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研究主題
  • 媒體與出版
  • 國際交流
2025-01-14
41

2024年年終,環境部提出了台灣2030年的減碳「國家自定貢獻」。於此之前,賴總統也在「氣候變遷委員會」提到將遵循IPCC的主張,向《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規劃提出2035 NDC的目標;同時,因應賴總統兩個任期八年的努力方向,提出2032的減碳目標。時間點再往前,2022年蔡總統首次宣示2050淨零並入法;而2020年核定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依據是原2017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長期減量目標:「2050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基準年的50%以下」。

2025-01-13
28

青年諮詢委員會是一種近年來在全台遍地開花的政府內部組織。雖然各有運作的制度和法規,但是各縣市青諮會其實都有一個目的,讓各縣市政府的高階官員們聽見青年們的訴求,拉進政策與青年的距離。筆者任第二、三屆台中市政府青年諮詢委員。同時,現任為台中青諮會第三屆都市發展組組長,在本組會議中擔任主席的角色。

2025-01-09
62

臺灣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青年國是會議」,這是臺灣青年首次在審議式民主框架下參與政策討論的平台。會議以公平公開為原則,讓青年能直接提出訴求與具體建議,開啟了臺灣青年審議民主的實踐之路。此後,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進一步激發了青年對公共事務的熱情,促使政府設立更多青年參與機制,傾聽青年聲音並回應其需求。

2025-01-08
71

在工業起家的高雄,倡議淨零排放,是一種默默含著苦甜巧克力的感覺:是重工業使打狗走向高雄,卻也是重工業讓高雄承受著密集、龐大的汙染。工業發展的偉大,與環境汙染的煎熬,就像勞動者心中無法傾訴的苦衷,常綠植物從不喊痛。我們是時候拋下故作堅強的面具,看看一座城市壓抑的那一面。

2024-12-20
427

甫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上,「氣候融資」與「國際碳市場」成為本次國際氣候談判的焦點,並取得「新氣候融集體量化目標」、「巴黎協定第六條」兩項重大決議。然而,相較於去年COP28在淘汰化石燃料議題上的進展,各國對此議題卻因主辦國亞塞拜然在COP29期間的言論和行動,以及產油國與燃煤大國的經濟利益考量,而加劇分歧。

2024-12-19
149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全球建築部門聯盟於2024年聯合發布《全球建築現況報告》,其中顯示建築部門對全球氣候變遷產生了重大影響。統計至2022年,建築營運和施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歷史新高,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37%。另外,建築產業對於能源的需求,包含暖氣與冷氣的使用以及生產建築材料所需的能源加總,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4%(UNEP, 2024)。儘管該報告顯示,建築部門在過往的減碳成果缺乏進展並令人擔憂,但在延續COP28所提出的「建築突破倡議」(Buildings Breakthrough)之後,今年COP29大會上也提出「韌性與健康城市多部門行動路徑宣言」(Declaration on Multisectoral Actions Pathways (MAP) to Resilient and Healthy Cities)來共同應對實現永續、氣候調適和健康城市的挑戰。

2024-12-09
1119

臺大風險中心連續三年以「公正轉型」為題進行民意調查,詢問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相關政策及議題的感知與意向。

2024-10-21
1151

臺大風險中心連續三年進行「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於每年論壇活動公開發布調查摘要簡報並撰寫電子報專文介紹。今年2024第三屆調查報告歷經數月編輯、彙整前兩年調查結果,現發行正式報告,歡迎各界公眾瀏覽下載參考。

2024-05-31
1324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自2022年開始進行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在富邦金控持續贊助支持下,於2023年擴大調查範圍,於今(2024)年延續深化此重要議題,並在6月5日...

2023-12-14
10366

臺大風險中心連續兩年進行「臺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今(2023)年亦於聯合國氣候大會後發表最新調查結果。近年「公正轉型」已經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全球金融機構、企業、勞工的焦點所在。

2023-07-17
5251

臺大風險中心已持續多年進行氣候與能源相關民調,為了解民眾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之氣候風險感知、政府治理信任、能源政策支持、淨零科技使用等面向上的認知與態度,進行淨零轉型民意調查。

 

2023-05-22
6788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加劇,企業利害關係人與投資者日漸關注企業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臺大風險中心針對此關鍵議題進行企業調查,並於5月23日發布「TCFD調查報告-高碳排產業面對淨零轉型的挑戰」。

2024-12-10
249

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堂副教授Gregory Trencher於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拜訪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進行學術交流及討論研究合作對接。他的研究專長為去碳化政策與國際再生能源供應鏈、氫能與永續能源、次世代移動、自願性碳市場,受邀於2024年11月20日發表演講 ...

2024-07-02
542

荷蘭恩荷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助理教授Mila Davids於2024年6月24日拜訪風險中心,分享近期研究關於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所面臨的永續挑戰。中心周桂田主任、林竣達研究員、李仲軒研究員與中心成員也一同與來訪學者交流風險中心近期在產業永續轉型、能源相關議題上的研究成果及未來的工作計畫。

2024-02-06
1052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於2024年1月24日舉辦「發展引發風險?重新定義發展風險社會中的公民身份(Developmental Contributory Risks? Reconfiguring Citizenship in Developmental Risk Society)」國際交流演講,主講者為韓國首爾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張慶燮(Kyung-Sup Chang)。本場演講由本中心周桂田主任主持、與談,同時也邀請到台大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簡旭伸教授與談。

 


 

  本場演講張教授分享了「風險公民」(risk citizenship)在社會政治及相關領域的理論與實務意涵,並佐以韓國社會的案例分析。面對隨時可能併發的系統性風險,風險公民的特殊意義在於,要求政府能在識別轉型風險對公民造成的侵害,更須公平地為後者建構出相應的補償機制。

  在張教授演講後,周桂田主任及簡旭伸教授分別以世界公民方法(cosmopolitan approach)與風險社會溝通為主題,與張教授的「風險公民」概念有精彩的對話與交流。演講最後由周主任總結,肯認面對東亞社會的轉型困境,細緻的社會政治分析與國家間風險情境的參照,才能為東亞社會的淨零轉型建構緊密的合作基礎。

2023-12-25
792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下稱臺大風險中心)於今年(2023)11月30日(星期四)邀請威尼斯大學管理學系Pietro Lanzini副教授來訪,並以「義大利的運輸電動化:一個通勤者為本的觀點(“The Electrification of Mobility in Italy: A Commuter-based Perspective”)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同場邀請到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兼任研究員,以及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學孔教授共同與談。
Lanzini副教授先以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場。他的研究興趣主要聚焦在永續的消費者行為,包括在運輸業、食品業以及飯店餐飲業等行業。他舉例自己在威尼斯大學所教授之行銷與管理,課程名稱已改為「永續管理」(Management E Sostenibilità),該系未來已規劃將永續發展納入多數課程。第三,他在研究方法上著重原始數據,藉由對消費者進行訪談或網路調查等途徑蒐集資訊。接著,他說明本次演講將涵蓋四大主題,分別是「永續:真的重要嗎?」;「私人車輛在環境退化裡的角色」;「電動化以及參與的主要行為者」:「從政策制定者到汽車產業;通勤者為本的觀點」。

2023-08-15
872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台大風險中心)於2023年7月26日舉辦「後常態政治與不確定性及風險治理(Postnormal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of Uncertainty and Risk)」演講,主講者為Andreas Klinke教授,本場演講同時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何明修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楊智元助理教授與談。

  Klinke教授指出,我們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就如同由Ulrich Beck所提出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在這樣的變化中,新舊不確定性(uncertainty)、各種風險(risk)無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他接著提到由社會學家John Urry提出的「全球社會物質系統(global socio-material system)」,並用此概念來描述議題與未獲滿足的需求之間,無可避免的自然和社會交互關係(natural-social interrelations),例如在氣候、能源、生物多樣性、全球經濟和政治議題中會產生的現象。

  Klinke教授接著分享,政治學和政治社會學專家已經認知到,傳統的民主治理面臨著分裂、缺乏協調、低效和無效等挑戰。正如在應對Covid-19疫情、氣候變化和脫碳政策中所見,這些問題同時存在於國內和全球治理中。Klinke教授提出了「後常態政治和不確定性及風險治理(Post-normal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of Uncertainty and Risk)」,以改進傳統的風險相關決策、政治和監管方法。這個概念主張,在治理中納入審議民主,以處理不確定性和風險。

2022-10-27
511

全球氣候變遷衝擊日趨嚴峻,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都提出相關政策因應,各大產業也進行技術革新及減碳措施。各產業的氣候變遷風險將影響金融業獲利;金融業也能積極帶動產業進行永續轉型,顯示金融業有龐大的產業效應。台大風險中心長期致力於低碳社會轉型治理分析研究,提供社會科學研究視角,並透過多元途徑推動社會長程、前瞻與持續的對話,讓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等相關利害方發展創新治理框架與政策倡議。緣此,台大風險中心與富邦金控合作,共同推動氣候風險研究及政策倡議,並提供企業內部對於氣候變遷、能源轉型、永續金融等跨領域議題的教育訓練課程。

ARTICLE
OPEN
ENERGY
專欄
Open Energy
  • Open Energy
  • 國際永續新知
2024-11-28
1409

2023年台灣出口總額為4,324億美元,我國十大出口產品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礦產品、電機產品、光學及精密儀器、運輸工具及紡織品(財政部,2024)。從這些主要出口產品可以看出,台灣的核心產業對能源和電力需求量高,使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能源和電力密不可分。今年八月,《遠見雜誌》以「沒電力就沒國力的AI時代,10%綠電撐得起台灣矽谷?」作為封面標題,突顯在半導體業、AI產業用電需求增長的情況下,如何找到同時兼顧淨零目標與產業發展的能源黃金組合?《今周刊》也以「搶救!全民缺電焦慮」為題,顯見台灣各界在「減媒、增氣、展綠」能源轉型目標與進度落差的擔憂。

2024-06-27
5620

台大風險中心自2017年關注台灣前十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並自2019年發布第一篇企業氣候行動追追追專題,每年持續追蹤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名列前茅之產業與企業。今年2024企業氣候行動追追追已邁入第六年,從排碳大戶應盤查登錄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新數據,看2022年排碳大戶從2021年289家增加至550家的排放量與家數變化,並了解排放關鍵產業與前三十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

2024-04-01
87140

COP28 通過的「阿聯酋共識」(UAE Consensus)呼籲各締約方在2030年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到2022年的三倍,或至少達到11,000GW;同時要求2030年之前,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從2%提升至4%,相當於2022年的兩倍(COP28 UAE, 2023)。這項目標不僅將成為全球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能源轉型治理挑戰。

2023-12-28
14600

今年的COP28,全球盤點決議(global stocktake)強調各國應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兩倍,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採取更具前瞻性的策略和行動,以最大化減排效益。然而,單純仰賴光電和風電的成長並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引入其他的新興再生能源。

2023-09-22
5956

為使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落地,立法院在今(2023)年1月10日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是臺灣氣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定目標到底能不能有效達成淨零?引發社會各界討論及關注。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各國減碳條件大不相同的情況下,我們須重新回到「放眼全球、行動在地化」的基本原則。

2023-06-29
15594

本期電子報主題為企業進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首先追蹤在2023年3月公布的2021年排碳大戶盤查登錄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21年289家排碳大戶的直接排放量、各製造業排碳大戶直接與間接排放量、到前三十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整理。再透過檢視這些企業2021年永續報告書,盤點台灣高碳排企業的TCFD揭露狀況。

2024-04-11
18301

024年世界經濟論壇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在開頭即提醒全球領導人,世界局勢正受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嚴重影響,全球的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全球面臨地緣、人口與科技以及氣候變遷等四結構的系統性轉變。而今年報告的重點也在於這些結構性力量是如何導致全球風險與危機的提升。

2023-12-22
8029

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採用各自永續分類標準,部分國家正在擬定各自的分類標準,幫助投資者、企業和金融機構識別和支持環境友善投資。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永續經濟活動的定義不同,也使國際間永續投資面臨挑戰。

2023-03-23
29576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針對未來一年、未來2年、與未來10年的風險重大性,與風險治理成效進行彙整分析,並提出「多重危機(Polycrises)」壟罩下的新興未來可能與相關籌備建議,以下將分成五個部分說明。

2022-09-30
4215

你聽過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嗎?是由金融穩定委員會於2017年發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後,全球各企業不僅紛紛響應簽署TCFD倡議成為支持者,而且更進一步地於永續報告書、財報,或網站等處,提供TCFD架構下的「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的風險與機會揭露資訊,以協助投資者與決策者了解企業面臨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以及進一步可提升企業永續經營的競爭力。

2022-07-26
6355

俄烏戰爭引起各國在能源供應上的擔憂,使得各界關注能源轉型進展可能受到的衝擊。為了回應眾人的顧慮,Carbon Tracker(2022)特別對此公開了一份評估報告以FAQs的專頁的形式,從能源轉型概況、燃油與燃氣、電力事業、潔淨技術、運輸與金融等面向,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敘述。分析雖以全球為尺度,但相信對於臺灣關心氣候與能源問題的朋友們,亦會有所幫助。

2022-03-03
2861

 HyDeal Ambition為30家歐洲公司與機構發起的一項氫氣大型平台計畫,而「HyDeal西班牙」即將為該計畫揭開序幕,這也意味著歐洲最大的綠氫計畫將漸具規模。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多個角落也正不遺餘力的推動綠氫,值得觀察後續發展。

  HyDeal計畫的生產規劃將於2025年開始;預計到2030年,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將達9.5GW,電解槽(electrolyzer)的裝置容量將達7.4GW。在世界各地,印度和巴西正在制定促進綠氫的規範和法規,而針對提高氫燃料電池效率,以及將氫氣應用在航空部門的研究也在持續進行中。

OPEN ENERGY
活動回顧

台大風險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自去年(2023年)啟動「青年淨零力實踐平台」專案,盼能以政策、法制及企業治理為基礎,扮演國內青年在淨零知能與永續倡議上的共學網絡。此平台透過舉辦青年對談沙龍、產官學專家論壇,及「淨零青年學院」培訓課程,期許與青年世代一同形塑公共影響力,共織台灣穩健長遠的轉型進程。

 

2024-12-13
377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簡稱「本中心」)持續與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國家環境研究院合作,共同規劃與執行課程專案,以強化公務人員面向公眾的風險治理與政策溝通能力。

2024-10-17
245

台大風險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在青年倡議規劃上,作為第一線面對青年的校園研究智庫,為回應各界青年對淨零知識與實務培訓之期待,自去年(2023)起,在富邦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開展「青年淨零力實踐力平台」的青年培訓專案。本中心於今年8月15日、22日及29日,盼能承接去年12月開辦第一屆淨零青年學院的量能,同時拓展青年世代對淨零轉型意識的思考,以「淨零轉型治理」與「產業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兩大研究主軸,推出第二屆淨零青年學院。本屆學院三週次分別以「全球與台灣的公正轉型」、「淨零路徑下企業的永續轉型」與「企業轉型治理與綠領人才培育」為規劃,盼能讓青年接軌全球的轉型情勢、了解企業與政府如何協作推展台灣的淨零路徑。

2024-09-13
37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簡稱「化學局」)於112年8月22日正式轉型,升格為「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簡稱「化學署」)。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簡稱「本中心」)及台灣發展研究學會持續與化學署合作,共同規劃專案課程,以強化學員面向公眾的風險管理與政策溝通能力。

2024-07-11
402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簡稱「本中心」)周桂田主任同時也是台灣發展研究學會第一屆與第二屆理事,自108年迄今持續主持及帶領本中心研究團隊,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簡稱「化學局」,現為「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合作專案課程。為因應經濟發展與研發成就所帶來的化學物質的大量製造及環境污染等危害,設計「環境風險治理及永續轉型」教育訓練,共同面對系統風險,以有效管理並降低化學物質風險。

2024-07-10
316

場次三主題為「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與永續轉型」,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周素卿教授主持,再由內政部董建宏次長引言,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黃啟瑞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與談。

2024-06-18
2900
EVENT
風險VLOG
「迎戰未來氣候,企業即刻行動!」
【轉載】「迎戰未來氣候,評估風險不落後」
【轉載】「迎戰未來氣候,企業風險要揭露」
【轉載】「迎戰未來氣候,TCFD一起做!」
【轉載】碳關稅"起跑!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國家對此不容忽視台大教授周桂田點評台灣"綠色競爭力"!曝淨零時代該如何生存...|黃寶慧主持|【世界面對面】20230316|三立inews"
【轉載】《POP大國民》黃國昌 專訪 周桂田 談 「臺灣的下一關-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2050淨零排放如何達標?」
【轉載】台灣電價漲不漲,如何平衡成難題。|電價的難題|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760集 20220727
【轉載】歐盟碳稅衝擊出口?台灣產業恐大洗牌?淨零碳排海嘯將襲!不減碳就淘汰!《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
【轉載】能源轉型「深水區」 台怎因應 英國.南韓率先發展「氫經濟」|沈瑾暘、周桂田|FOCUS午間新聞 20220110
【轉載】台灣碳排人均 驚人之高 歐美日研擬碳關稅 台灣憂|黃星樺、周桂田|FOCUS午間新聞 20211101
【轉載】氣候災難全球老化疫情問題 社會風險專家憂心 台灣脫節|黃星樺、周桂田|FOCUS午間新聞 20211101
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