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ory Trencher為日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堂副教授。他的研究專長有:去碳化政策與國際再生能源供應鏈、氫能與永續能源、次世代移動性(城市治理與運具電動化)、自願性碳市場(產業/企業碳抵換之跨國風險分析)
장경섭 研究專長為風險社會、社會制度與公民比較研究,他目前正聚焦與「壓縮的現代性」(compressed modernity)相關之東亞風險社會研究。
Pietro Lanzini 為威尼斯大學管理系消費者行為學副教授。其研究興趣為跨文化背景、跨行為領域的永續和節能行為。 Lanzini副教授近期的兩大研究核心為: 歐美運具電動化的跨國比較、綠色消費與運輸行為 本次演講中,Lanzini副教授將從跨領域角度分析義大利和歐洲永續交通和電動化,公共政策和相關產業的趨勢,亦將聚焦負責任的消費行為與移動性。 同時,他也將以南美洲和歐洲為案例,從通勤者對運具電動化的態度與感知影響力進行跨國分析。
面對全球的生態、社會文化與政治轉型所伴隨的新舊不確定性與風險,Klinke教授提出並主張「後常態政治與不確定性及風險治理」的概念。此概念通過汲取審議式民主諸多要素,補強傳統風險政治與管制的缺陷與不足之處。在本演講中,Klinke教授亦將針對審議工作提出職能分配作為後常態政治的解方。
納奇斯諾維奇教授目前為IIASA的資深客座研究員,於2008年至2018年8月並擔任IIASA副主席兼執行長,主要研究領域包含科技革新、經濟發展下與氣候變遷互動的長期態樣分析,特別是針對能源、運輸與資通訊技術的發展。納奇斯諾維奇教授並為能源、氣候變遷情境模擬領域的專家,自1999年開始即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成員(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為第3次至第5次評估報告、排放情境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SRES)的第一作者之一。
石化業曾奠定台灣重要的經濟發展基礎,但因過去環境管制的鬆懈,造成污染與環境外部成本長期被忽略,政府過去雖宣示將進行產業轉型,但對於化石燃料的補貼卻從未中斷,加上石化業對台灣近十年來的GDP貢獻僅占1.6%。舊有的褐色經濟,仍綑綁了社會對於發展的認知。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問題引起輿論的注目,減煤減碳的能源轉型路徑逐漸形成社會共識。
人類社會正面臨著鉅變。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福祉,然而人口爆炸性成長,當前的消費生產模式與生活方式正大量掠奪全球資源;科學家提出「地球限度」的概念,警告世人關鍵的九大地球系統運行程序,已瀕臨人類文明安全生存空間的臨界點;聯合國訂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其下169細項目標,含括永續發展三大面向:經濟、社會與環境。屬於亞熱帶島國的臺灣,深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與威脅,據Germanwatch組織調查報告指出,臺灣氣候風險指數高達全球第7名。
永續發展不會自然發生,需要我們有意識地進行整體系統性的創新與變革,即進行永續轉型。歐盟轉型社會創新宣言(Manifesto for Transformative Social Innovation)指出「我們需要變革才能有所作為:挑戰、改變和取代社會中已根深蒂固的主導體制(如個人主義、階層制、競爭)。這種挑戰、改變和取代我們主要的行為方式、思考和組織的過程,即是轉型社會創新」。
臺灣過去以後進追趕的姿態,在全球產業分工鏈博得一席之地。然而唯經濟發展的單線思維,累積對勞動、環境系統的脆弱性與破壞,成為犧牲的體系,造成今日經濟、社會轉型的難堪,尤其面對快速崛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若未能迅速調整,將很難在新的時代建立創新型的社會來應變、並引領全球的發展。臺灣需要前瞻、創新的轉型,早日啟動創新所需的總體社會條件:永續、安全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社會認同、團結與信任,方能在新一波的大轉型變動中發展為強健的經濟社會系統。
臺灣需要衡量與建構經濟、社會、環境與永續的全體觀並與全球同步,特別是地理相近,文化、經貿上亦緊密互動的東亞國家。此次論壇由台大風險中心與國際產學聯盟合作舉辦,以永續轉型為主題,邀請來自台、日、韓、菲等東亞國家的專家學者,他們除了在學術上的傑出表現,亦參與官方政策規劃與公民團體組織,掌握學界、官方與社會的發展趨勢。菲律賓政府如何規劃其氣候災害風險調適,當中原住民社區的角色如何突破既有思維提供不同視角?福島核災牽動東亞各國經濟與能源政策變遷,日、韓至今又有何新發展?在此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動態過程中,氣候變遷驅動下的永續轉型有何新契機?本論壇將帶給您嶄新思考!
德國波茨坦前瞻永續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ility Studies, IASS)致力於創新與跨領域研究以落實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SDG),與風險中心近年積極倡議的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能源轉型等議題相符。風險中心為強化台德雙方學術與知識外交互動,於2017年8月底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承諾每兩年於台灣合辦KLASICA研討會。
Hans Peter Peters教授是柏林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也是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社會科學家。Peters教授長期研究在媒體傳播下,科學環境與公眾輿論如何形成,並關注新聞工作者和科學家之間的互動以及科學知識對公眾的影響。今年 (2017年)11月14日Peters教授來臺的首場演講「科學家與記者的第一支舞:彼此的期待與互動(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What they expect from each other and how they interact)」將在臺灣大學登場。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受環境保護署委託,執行「環境影響評估社會影響評估技術規範推動計畫」。經過一年以來的努力,相關規範設計也逐漸成形,過程中團隊深感國內相關學術和實務領域,雖有部分成果但尚未成為重要研究主題,適時引介國外文獻顯得格外重要。因此選擇翻譯由Frank Vanclay教授於國際影響評估學會(IAIA)出版之《社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的社會影響評估與管理指引》一書。Vanclay教授是國際社會影響評估領域的重要學者,此次特別造訪臺灣,希望借此機會讓國內學術、實務相關領域工作者可以與國際社會影響評估的研究趨勢進行對話,也期望讓社會大眾對於相關制度的建立與認識有更多不同的收穫。
(註:本場活動兩場次皆備有逐步翻譯,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主題:東亞能源轉型論壇:臺日韓能源轉型的挑戰與展望
時間:2017年10月19日(四)14:00-17:20(14:00-14:30報到)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樓303室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報名連結:(名額有限,敬請提早報名,以免向隅)
歷經今夏的「和平電廠電塔倒塌之限電危機」、「815全臺大停電事件」,臺灣社會對於政府現所設定的2025年非核家園下的「再生能源占比躍升至總發電量的20%、燃煤占比降至30%、燃氣占比提高至50%」能源轉型方向興起諸多質疑,包括供電穩定性、減煤目標的兼顧、高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的可行性等。但前述邁向非核低碳過程中所遭逢的轉型挑戰,並非臺灣獨有。韓國文在寅總統五月上任後,亦宣示該國能源政策大轉彎,以削減燃煤與核電占比為政策目標,於2030年將再生能源的發電結構占比由現今的5%提升至20%,燃氣發電占比由18%提升至37%,以期將核電占比由現今的30%降至18%,燃煤火力占比由現今的38%降至25%。日本在福島核災後,當前執政黨雖持續提出核電重啟的規劃,但迄今僅5座機組重啟,而安倍政府提出的2030年發電結構配比為核電占比達20%~22%,再生能源占比為22%~24%,火力發電占比達56%。但依據今年三月民調,56%以上的日本民眾仍反對核電重啟,而日本預計將於2018年4月公布新一期的能源基本計畫,仍將會以削減核電依賴與提升再生能源為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