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簡稱WEF)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4)在開頭即提醒全球領導人,世界局勢正受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嚴重影響,全球的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全球面臨地緣、人口與科技以及氣候變遷等四結構的系統性轉變。而今年報告的重點也在於這些結構性力量是如何導致全球風險與危機的提升。 ...
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採用各自永續分類標準,部分國家正在擬定各自的分類標準,幫助投資者、企業和金融機構識別和支持環境友善投資。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永續經濟活動的定義不同,也使國際間永續投資面臨挑戰。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針對未來一年、未來2年、與未來10年的風險重大性,與風險治理成效進行彙整分析,並提出「多重危機(Polycrises)」壟罩下的新興未來可能與相關籌備建議,以下將分成五個部分說明。
你聽過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嗎?是由金融穩定委員會於2017年發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後,全球各企業不僅紛紛響應簽署TCFD倡議成為支持者,而且更進一步地於永續報告書、財報,或網站等處
俄烏戰爭引起各國在能源供應上的擔憂,使得各界關注能源轉型進展可能受到的衝擊。為了回應眾人的顧慮,Carbon Tracker(2022)特別對此公開了一份評估報告以FAQs的專頁的形式,從能源轉型概況、燃油與燃氣、電力事業、潔淨技術、運輸與金融等面向,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敘述。分析雖以全球為尺度,但相信對於臺灣關心氣候與能源問題的朋友們,亦會有所幫助。
HyDeal Ambition為30家歐洲公司與機構發起的一項氫氣大型平台計畫,而「HyDeal西班牙」即將為該計畫揭開序幕,這也意味著歐洲最大的綠氫計畫將漸具規模。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多個角落也正不遺餘力的推動綠氫,值得觀察後續發展。
HyDeal計畫的生產規劃將於2025年開始;預計到2030年,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將達9.5GW,電解槽(electrolyzer)的裝置容量將達7.4GW。在世界各地,印度和巴西正在制定促進綠氫的規範和法規,而針對提高氫燃料電池效率,以及將氫氣應用在航空部門的研究也在持續進行中。
在全球淨零轉型的壓力之下,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公部門和私部門致力於氣候行動,但挑戰依然存在,特別是轉型過程中對經濟影響的程度,以及因準備不足或延遲轉型所產生的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於2022年 1月發布之《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揭示2022年將會是氣候風險以及國際政治更加不穩定的一年,面對這些風險相伴而生的,是經濟發散以及面對社會凝聚力侵蝕等動盪全球背景下之風險新局勢,其後反思全球在COVID-19疫情的局勢下,決策者應以韌性策略因應今年度的挑戰。
因COVID-19 疫情而延期一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倍受大眾關注,主辦單位在永續發展上的創舉更是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話題,其中在能源的選擇上,氫能在大會中的大量使用更是使人眼睛為之一亮。本次系統風險系列文章將介紹氫能發展上的關鍵議題,先說明氫能為何日漸受到重視,再帶各位讀者們看看近年來各國在氫能項目上的布局,最後介紹台灣各產業對氫能技術應用的情況。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認為氫氣有機會為能源部門的永續轉型帶來新氣象,更可能在各經濟體淨零碳排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目前,相較於其他能源,氫能的成本高出許多
今年COP26大會中,東道主英國在11月10日交通日發表一項題為「加速向100%零排放汽車和貨車轉型的宣言」,其目標最遲在2040年前全球所有銷售的新車和貨車100%為零排放汽車,城市、州和地方政府的目標則於2035年前將所有公務或租賃的汽車和貨車車隊全部汰換為零排放車輛。
在眾多指標性大企業家積極推展太空相關事業的同時,英國威廉王子對此趨勢提出具挑戰性的觀點。本文摘譯自BBC News對於威廉王子本人的專訪,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這位英國的精神領袖,如何主張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吧!
威廉王子建議企業家,與其發展太空旅遊,更應專注於拯救地球的項目。
劍橋公爵(即威廉王子之爵位)表示,優秀的頭腦與思維應當「試圖修復這個星球,而不是嘗試尋找下一個可以前往居住的地方」。
同時,他警示,青年世代間的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正在攀升。
在由威廉王子本人創立、為了獎勵保護地球者的「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首次頒發前,他接受了BBC’s Newscast頻道的專訪。
在COP26前夕,國際上開始盤點各國在巴黎協定後的減碳成果,實際上是很不樂觀的。日前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便指出各國最新的減碳規劃,是不足以避免全球升溫到危險程度的(環境資訊中心、姜唯,2021)
在2020年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1)。全國碳交易市場被中國視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之重要政策工具,中國於今年7月16日正式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上線交易,其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40億噸,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12%,也因此成為目前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場(CarbonBrief, 2021)。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碳交易市場的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已達到1764.90萬噸,累計成交額高達8.01億元人民幣(新浪財經,2021)。究竟中國是如何從地方試點走向全國碳交易市場?而中國碳交易市場又與其他地區或國家的碳交易市場有何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