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王奕陽 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
圖片來源: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官網
在眾多指標性大企業家積極推展太空相關事業的同時,英國威廉王子對此趨勢提出具挑戰性的觀點。本文摘譯自BBC News對於威廉王子本人的專訪,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這位英國的精神領袖,如何主張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吧!
威廉王子建議企業家,與其發展太空旅遊,更應專注於拯救地球的項目。
劍橋公爵(即威廉王子之爵位)表示,優秀的頭腦與思維應當「試圖修復這個星球,而不是嘗試尋找下一個可以前往居住的地方」。
同時,他警示,青年世代間的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正在攀升。
在由威廉王子本人創立、為了獎勵保護地球者的「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首次頒發前,他接受了BBC’s Newscast頻道的專訪。
「為地球奮鬥獎」官方標誌 圖片來源: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官網
這個獎項參考的是美國1960年代「登月」(moonshot)野心,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 John F Kennedy)承諾在十年內讓人類登陸月球。
● BBC延伸閱讀:為地球奮鬥獎 — 入圍名單一覽(Earthshot Prize: shortlist in full)
● BBC延伸閱讀:威廉王子與大衛艾登堡爵士聯手打造「為地球奮鬥獎」
談到當前太空競賽與推廣太空旅遊的動能,威廉王子說道:「我們需要一些世界上最優秀的頭腦和思想,試圖去修復這個星球,而不是去嘗試尋找下一個可以前往居住的地方」
「所以這就讓我徹底意識到,我們應該做的是專心處理地球上的問題,而不是直接放棄,飛向太空尋找未來的解方。」。
10月13日,好萊塢演員威廉.薛特納(William Shatner)成為了進入太空的最年長者,他搭乘由億萬富翁、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開發的藍色起源次軌道太空艙(Blue Origin sub-orbital capsule)竄入高空。
目前,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爵士與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也正在發展太空旅遊等相關事業。
威廉王子向BBC主持人表示,他對於去太空那麼高的地方絕對沒有興趣(absolutely no interest),並補充太空航行具有碳成本(carbon cost)的根本問題。
他警示,在「未來基本上會一直受到威脅」的年輕世代間,「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正在攀升。
「這非常令人不安,且非常……你明白的,非常的讓人焦慮」他說道。
這位三位孩子的父親,要求成年人引導他們內在的那個孩子(inner child)去「記住身處戶外的意義,以及我們正在剝奪未來世代所擁有的。」
威廉王子也提到他的父親,查爾斯王子,在警示氣候變遷議題時,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歷程,補充道:「這對他而言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他說,查爾斯王子受到他的父親、已故愛丁堡公爵的啟發,「在大家開始意識到這是個重要的命題之前,他早就已經大量談及關於氣候變遷的事 」。
威廉王子補充道,「如果在三十年後或其他未來時間點,(兒子)喬治王子坐在這裡,跟你的接班主持人談論一樣的問題,那絕對是一場災難」(編按:威廉王子的這個比喻應該是指涉,如果狀況持續未改善,到了下一代仍在呼籲拯救地球,那就為時已晚了) 。
五位「為地球奮鬥獎」得主 ,將各獲得100萬英鎊獎金(根據當前匯率,約3,836.44萬新台幣),獲獎名單可直接參閱官網:https://earthshotprize.org/london-2021/。
2021 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得主
圖片來源:為地球奮鬥獎(The Earthshot Prize)官網
保護和修復自然(PROTECT & RESTORE NATURE)優勝者:哥斯大黎加
1990 年代,哥斯大黎加廣闊的森林遭到破壞,面積只剩下原來的一半。但是哥斯大黎加人民和他們的環境部門有一個拯救他們的計劃。其計劃向公民支付費用,以保護森林、植樹和恢復生態系統。結果非比尋常。哥斯大黎加的森林面積增加了一倍。動植物蓬勃發展,帶動了生態旅遊的繁榮,為經濟貢獻了 40 億美元。
政府現在正在對城市地區採取措施。其相信世界上30%的陸地和海洋也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得到保護。贏得「為地球奮鬥獎」將有助於其在全球範圍內分享知識和實踐,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哥斯大黎加的座右銘是「pura vida」或「pure life」 (純淨的生活),這些話很快就會迴響於全世界。
潔淨我們的空氣(CLEAN OUR AIR)優勝者:TAKACHAR (來自印度)
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每年產生 1200 億美元的農業廢物。農民賣不出去的東西經常會被燒掉,給人類健康和環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農業廢棄物的焚燒造成空氣污染,在某些地區,人們的預期壽命縮短了 10 年。這種情況每年都會 在新德里周圍的田野中上演。人造地獄的煙霧瀰漫在空氣中,對當地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後果。而Vidyut Mohan所創辦的社會企業Takachar則正在滅火。
Takachar 開發了一種廉價、小規模、方便攜帶的技術,可以連接到偏遠農場的拖拉機上。該機器會將作物殘渣轉化為可銷售的生物產品,如燃料和肥料。Takachar 的技術可將煙霧排放量減少多達 98%,對於預期壽命將因空氣品質 縮短達5年的受影響人口而言,這項技術將會帶來改善。如果擴大規模,其每年可以減少10 億噸二氧化碳:印度農民的勝利將是應對氣候變遷的勝利。
復甦我們的海洋 ( REVIVE OUR OCEANS ) 優勝者:CORAL VITA (來自巴哈馬)
2050年,海洋暖化和酸化將摧毀90%以上的珊瑚礁,這對需要它們才能生存的海洋生物來說是一種死刑。對於依賴珊瑚礁提供的利益的數十億人來說,這也將是一場災難。
在Sam Teicher和Gator Halpern在大巴哈馬創設Coral Vita的第一個設施的一年後,颶風摧毀了他們的珊瑚養殖場。這次經歷讓人們了解了氣候緊急情況的嚴峻程度,並強化了他們保護珊瑚礁的決心。Coral Vita在陸地上培植珊瑚並 在海洋中重新種植,為垂死的生態系統帶來新的生命。其方法使珊瑚生長速度比傳統方法快50倍,並提高了面對氣候變遷影響的韌性。
除了修復珊瑚礁,Teicher和Halpern 還與當地社區、公私部門合作、改善教育、創造新的就業前景,並建立一個模型,為環境保護注入更多資金。Coral Vita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新的生命,也給沿海經濟帶來了新的生命。
透過Coral Vita的做法,單一一個農場就有可能為整個國家提供珊瑚生態,他們最終設想在每個有珊瑚礁的國家建立一個這樣的農場網絡,啟動一個恢復經濟(restoration economy),以保護維持我們所有人的生態系統。贏得獎項將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願景。
建立一個零浪費世界(BUILD A WASTE-FREE WORLD)優勝者:
義大利米蘭市惜食中心(THE CITY OF MILAN FOOD WASTE HUBS)
全球所有生產的食物中會有三分之一被浪費掉。每一種被丟棄的食品都使用了寶貴的資源,並對農業造成了壓力。全球糧食系統產生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25–30%。與此同時,數億人遭受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之苦。
米蘭市的惜食中心將此二個問題結合。每個中心主要從超市和公司食堂回收食物,並將其交給非政府組織,由組織將食物分發給最需要的市民,該中心於2019年啟動,目標是到2030年將浪費減半。
米蘭是第一個在全市範圍內執行食物浪費政策的大城市,包括公共機構、食物銀行、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大學和私營企業。而且其仍持續在發揮作用。時至今日,全市有三個惜食中心,每個中心每年回收約130噸食物,或每天 350公斤,估計相當於26萬份用餐。米蘭已經創造了一個可以在全世界推廣的藍圖。如果有更多的人效仿米蘭的做法,眾多城市可能會成為人類邁向零浪費世界過程中的最大資產之一。
修復我們的氣候 (FIX OURCLIMATE)優勝者:
AEM ELECTROLYSER(來自泰國/德國/義大利)
Vaitea Cowan 出生於飽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南太平洋島嶼,其與夥伴共同創立了 Enapter以扭轉局勢。僅僅三年後,其綠氫技術就可以改變我們為世界供電的方式。我們在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我們還可以走得更遠。由於 我們 30% 的能源已為再生能源,我們需要關注剩下的70%的非再生能源。
Enapter提供了一個潔淨的替代方案。AEM Electrolyser技術可將再生電力轉化為無排放的氫氣。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比以往想像的更快、成本更低,且已經能為汽車和飛機提供燃料、為工業提供動力,並為家庭供暖。贏得「為地球奮鬥獎」將有助於擴大規模生產,同時加快團隊的發展並為進一步的研發提供資金。到 2050年,Enapter的願景是佔全球氫氣產量的10%。Enapter向我們展示,當面臨最大的挑戰時,我們可以力挽狂瀾。
- Bowden, G. (BBC News) (2021). “Prince William: Saving Earth should come before space tourism.” Retrieval Date: 2021/10/18.
- The Official Site of the Earthshot Prize (2021). “THE EARTHSHOT PRIZE WINNERS 2021.” Retrieval Date: 2021/10/18.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