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初,原本應該是雨季的洛杉磯,那幾天卻一反常態地極度乾燥,甚至我的臉部皮膚都因此裂開,只好不斷地擦著乳液。晚上睡覺時,強烈的聖塔安那焚風,也吹得我的窗戶咯咯作響...
青年諮詢委員會是一種近年來在全台遍地開花的政府內部組織。雖然各有運作的制度和法規,但是各縣市青諮會其實都有一個目的,讓各縣市政府的高階官員們聽見青年們的訴求,拉進政策與青年的距離。筆者任第二、三屆台中市政府青年諮詢委員。同時,現任為台中青諮會第三屆都市發展組組長,在本組會議中擔任主席的角色。
臺灣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青年國是會議」,這是臺灣青年首次在審議式民主框架下參與政策討論的平台。會議以公平公開為原則,讓青年能直接提出訴求與具體建議,開啟了臺灣青年審議民主的實踐之路。此後,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進一步激發了青年對公共事務的熱情,促使政府設立更多青年參與機制,傾聽青年聲音並回應其需求。
在工業起家的高雄,倡議淨零排放,是一種默默含著苦甜巧克力的感覺:是重工業使打狗走向高雄,卻也是重工業讓高雄承受著密集、龐大的汙染。工業發展的偉大,與環境汙染的煎熬,就像勞動者心中無法傾訴的苦衷,常綠植物從不喊痛。我們是時候拋下故作堅強的面具,看看一座城市壓抑的那一面。
甫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上,「氣候融資」與「國際碳市場」成為本次國際氣候談判的焦點,並取得「新氣候融集體量化目標」、「巴黎協定第六條」兩項重大決議。然而,相較於去年COP28在淘汰化石燃料議題上的進展,各國對此議題卻因主辦國亞塞拜然在COP29期間的言論和行動,以及產油國與燃煤大國的經濟利益考量,而加劇分歧。
臺大風險中心連續三年進行「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於每年論壇活動公開發布調查摘要簡報並撰寫電子報專文介紹。今年2024第三屆調查報告歷經數月編輯、彙整前兩年調查結果,現發行正式報告,歡迎各界公眾瀏覽下載參考。
聯合國於2006年發佈「責任投資原則」,並且支持「機構投資人」將「環境、社會與治理」納入投資決策的考量,並且瞭解ESG因素對於投資組合績效的影響。因此ESG投資出現在國際文件當中並且作為一種投資行為。而責任投資符合投資人、金融市場、環境與社會的長期利益,聯合國鼓勵投資人進行責任投資,以提升報酬與管理風險。亦即責任投資目的在於促進永續發展目標,並減少因為投資對於ESG的負面影響。
大家對台灣水泥 1101(股票代號)的印象,多數直覺用名稱理解,就是在「台灣」做「水泥」。然而已經78歲的台灣水泥(台泥),經過七年積極低碳轉型與國際化,已蛻變為跨足11種產業、布局全球13個跨國市場的集團控股公司。隨著公司全球版圖擴大,橫跨事業體多元,且同步投入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如何讓過去減碳成果看得見,未來淨零規畫看得到,是極度燒腦的工作。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建築業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 的報告,建築業消耗佔全球40%的能源,並產生相應比例的碳排放(IEA, 2023)。因此,如何透過提升能源效率、引入循環經濟並減少建築業的碳足跡,已成為各國推動氣候中和目標的重要議題。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之召開,有兩個重要命題需要各界審議:第一、氣候與能源轉型的典範鬥爭。第二,氣候治理體制需典範轉移。就第一命題,目前台灣社會陷入核能延役、新建核能或核能中止的論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