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泰鈞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
在工業起家的高雄,倡議淨零排放,是一種默默含著苦甜巧克力的感覺:是重工業使打狗走向高雄,卻也是重工業讓高雄承受著密集、龐大的汙染。工業發展的偉大,與環境汙染的煎熬,就像勞動者心中無法傾訴的苦衷,常綠植物從不喊痛。我們是時候拋下故作堅強的面具,看看一座城市壓抑的那一面。
2023年6月,高雄市政府正式向自身的工業宿命,邁出了勇敢的一步。《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以下稱自治條例)終於在市議會三讀通過,讓佔全國碳排20%的高雄市,成為台北市後,第二個將地方淨零法規送出議會的城市。
訂定2030年減碳30%、2050年淨零的目標,就像為自己打造健身計畫,真誠面對過去不見得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該給努力改變自己的人事物喝采。
然而,華麗歡慶的重大政策背後,過程總是步履蹣跚。筆者作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曾參與自治條例的審議過程,讓我們回顧修法前到修法後的市府政策轉變,一睹高雄如何面對自身的陰霾吧!
推動淨零法案,議會不買單:空白授權、欠缺溝通,地方缺乏淨零課題盤點
2022年10月,市政府提送自治條例草案一讀通過,期間經過幾次專家學者會議、委員會討論,卻於二讀會審查時,被部分議員質疑法案明確性、社會溝通不足,一名在野黨議員質詢時指出:「應透過座談會等,邀請業者參與,才能知道自己排了多少、減了多少」,最終遭到議長擱置,遲遲等到隔年3月才又展開討論。
當時的草案內容,頗為前瞻,例如明訂「新設產業園區達一定規模,需使用一定比例再生能源,2030年達2成5、2050年達8成」等。隨後我們細究停擺的緣由,除了部分議員並未詳讀條文,亦發現草案中多數條文有「空白授權」的課題:即「一定比例」、「一定額度」等均留待主責機關定之,導致法案模稜兩可,隔年重啟討論時,相關空白條文幾乎皆遭刪除,從而彰顯了2個地方淨零的課題:
(1)地方欠缺淨零政策的研究:市政府因應淨零排放研擬法案,卻幾乎沒有針對「高雄」的產業特徵,做減碳策略的盤點。例如:高雄僅僅12家工業大戶,排碳即佔全市8成(如圖1),此等碳排放顯著課題,鮮少被對症下藥。若能建立地方淨零研究團隊,便能明確分析,高雄需要減多少碳;誰需要負責任、如何負責任等,法規撰擬之時,就有可循的政策資訊與路徑。
圖1 高雄市碳排大戶盤點
資料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製
(2)修法過程,缺乏社會溝通的「技術」:儘管立法過程已召開數場溝通會議,然而,如何設計公聽會的「議程」、邀請「哪些對象」、「事前知情」的工作、「議題討論的方法」以及「決策機制」等等,卻幾乎沒有被審慎規劃。
過去2012年首爾市推動「省下一座核電廠」第一期計畫時,便率先召集公民團體和市民一同組成市民委員會,並非只讓民眾配合活動,或是讓民眾在網路上留言申訴,而是讓公民實質參與能源計畫的擬定與執行,如此不僅能給予地方代議士、公務員更充分的資訊和信任感,更能靈活調整政策的推動方向,降低失敗風險。這在規劃公民社會與政策的互動機制,可說是成敗的關鍵。
淨零轉型,需要公民社會的民主轉型:政府主動開啟對話,方能深化政策路徑
訂定政策所涉及的概念、經驗,往往相當多元、複雜,只靠政府幾個局處的公務員、滿滿選舉行程的議員,恐怕難以掌握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觀點。
2023年,地球公民基金會及主婦聯盟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多次主動參與自治條例的公聽會,並不分黨籍拜會多位市議員,提出民間版本的修正意見書,經過數個月的公民團體倡議,讓關心淨零議題的議員獲得助力,在議會中成功說服反對意見,最終草案三讀通過。
我們成功落實四項訴求,如:「確立地方淨零條例目標」,堅持2030年減碳30%、2050年淨零排放,讓地方扣合中央政府淨零目標;「修正錯誤的名詞定義」,使用明確定義的「再生能源」而非「潔淨能源」;「避免中央地方法規不相容」及「明確納入公正轉型概念」等建議,讓原先定位不明的草案更符合高雄市眾多高碳排產業的現況,並在轉型之際,事先邀請地方民眾、勞工、產業鏈下游中小企業等利害關係人溝通、盤點可能受到衝擊的熱區。
然而,上述的成功關鍵,來自於積極的公民參與,換言之,搭建溝通橋樑的主角,仍不是掌握資源的市府。為了深化淨零轉型,政府有義務營造好的政策形成機制,讓民眾產生參與的「效能感」,讓「個人」的生活環保,轉向「公共」的制度討論。
化解「知行不合一」的難題,亟須事前知情、民眾培力、避免不對等的溝通
「碳排放」是一種看不見的汙染,其負面影響以全國、全球為尺度,造成氣候變遷和淨零排放,成為「高度民意共識」[註1] ,卻「缺乏落實途徑」的抽象議題,即筆者標題所謂的「知行不合一」的難題。
自治條例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莫過於碳預算(carbon budget),即高雄市目前每2年一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入法後隔年,我們極力要求環保局應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召開前,先開啟社會對話,並應依照自治條例中2030年減碳30%、2050年淨零的目標,規劃碳預算合理路徑(如圖2)。
基於公民團體的訴求,市政府才召開「2025-2026碳預算草案規劃說明會」,邀集地方各大企業、公民團體等,共同討論未來的減碳目標。為了避免資訊落差,我們亦建議會前、會後,均應公告相關資訊上網,未來更應擴大民眾參與,提前培力民眾閱讀資訊、參與討論。
圖2 高雄碳預算合理路徑
資料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製
借鑒南韓省下一座核電廠經驗:市府應邀集NGO和企業協力,展開高雄淨零的「社會」工程
高雄市區以工業建城,根據主計處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高雄市工業部門從業人員高達近41萬人,佔全市近39%,生產總額3兆3,290億元,佔全市71%,說是被工業「養活」的也不為過。進一步言,正是由於工業打下的城市基礎,高雄早已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工程技術和資本。
因此,結合自治條例中「淨零示範社區」、將調適概念納入「都市計畫」的「社會工程」,引導高雄產業鏈,建立民眾、企業、政府三方溝通協調的公共參與平台,讓「技術」、「資本與公共空間」、「公民活力」共生,將是邁向未來僅剩25年淨零時程的重中之重。
地球公民基金會曾在2016年參訪南韓首爾市「省下一座核電廠」的成功政策後,參考其2012年啟動第一期計畫的公民參與機制:邀請具有社會聲望的各界人士組成「市民委員會」;以及邀請環保、教育、文化、宗教等民間團體、學界、媒體與產業代表組成「執行委員會」,以此作為範本,向市府倡議一系列結合NGO、企業與政府的行動架構(如圖3),期待透過政策討論的「民眾參與管道」,由下而上發展具體的行動策略,達到能源轉型、深化民主社會的目標。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硬體設備、產業發展的科技知識,更需要發展出一套深化民主,凝聚公共意識的社會機制。淨零轉型並不是環保和產業之間的衝突課題,更是「公共利益」匯聚的過程,仰賴的是「民主治理」一詞從學理走向社會的開放實踐。
當未來每一年的夏天都成為餘生最涼的夏天、每一年的颱風都是破紀錄的颱風時,高雄市除了可以透過「省下一座電廠」(不限於核能)的能源轉型為做為話題,亦能透過打造「不怕水淹」的韌性都市,運用民眾「有感」的話題,邀集利害關係人共同研擬政策,著手打開具體的政策對話,化解「知行不合一」的難題。
筆者期待市政府體察民間的建議,積極援用自治條例,面對過去的產業史,在全球的共識下提前轉型,成為臺灣的淨零示範城市!
圖3 2016年地球公民倡議高雄市能源民主架構圖
資料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製
- 2023年台大風險中心民調,指出9成以上的民意同意氣候變遷相當嚴重。
- 台大風險中心(2023)。〈臺大風險中心「2023淨零轉型民意調查」發布記者會〉。
- 地球公民基金會(2016)。〈催生在地能源民主運動〉。蔡卉荀撰。
- 高雄市政府(2024)。〈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
-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2024)。〈2025-2026碳預算草案規劃說明會〉。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