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次一《以肺換電?甭想!看我們如何反空污》
今年4月25日第一場講座於誠品臺大店舉辦,主持人為政大公行系杜文苓教授暨本中心研究員,杜教授首先開場說明,空污議題希望民眾的聲浪可以傳達給政府高層。主講人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同為本中心研究員,則提出空氣污染不僅牽涉到火力發電、以肺換電等爭議,亦包含大眾依賴機車及2017年的宗教減香爭議等。但一般大眾卻認為自己與污染源無關,都是別人的問題,導致「有環保意識、無環保知識」。最後反問民眾,是否願意為了好的空氣品質,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例如降低機車的使用、搭捷運等。
台下有來賓提出,綠色能源的使用有破壞棲息地與環境的存疑,但氣候變遷問題亦很重要,到底該如何衡量?我們的電力是否夠用?一名臺大學生也詢問,大部分人皆知道氣候暖化、空污的嚴重性,但應該要要求上位者,還是應以民眾教育為主?杜文苓教授回覆,我們要對高耗能、高耗電產業有所割捨。柯文哲市長表示臺北市省1%的電都很難,但我國勢必產業須轉型、都市要節能。而為了加速能源轉型進行,我們沒有更細緻的討論,導致環境破壞、基礎設施架構及轉型不足,如集中或分散的輸配電該如何分配,並建議須透過企業投資綠能設備發展及城市發展。何明修教授則說明,學術須要求制度先行,而教育則從小就開始教導,其比例該如何分擔,將視議題做後續的考量。
影音回顧
場次二《邁向轉型時代-破除「以煤易核」、「犧牲生態」與「成本昂貴」的三重迷思》
2018年4月27日的場次二講座於誠品R79舉辦,主持人為本中心張國暉執行長,並由本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擔任主講。趙博士首先介紹能源轉型脈絡,過往能源使用型態轉變的驅動力主要原因是為求生活便利、新技術發展及成本考量,但為此我們亦付出了代價,如空氣污染、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核災風險。而現在要追求的能源轉型,則是應為了降低過往環境外部成本,故需要的政策配套除了管制標準、價格以外,還需要促成民眾行為上的改變。接著,趙博士分析不同電力結構情境下,從排碳量、空污量上,檢視2025年能源轉型方向,指出推動非核家園下,是可以兼顧減碳目標以及改善空污。而對電價的影響上,若只看內部發電成本中,最昂貴的是太陽光電,最便宜的則是燃煤,若是加上環境外部成本,最高的即是燃煤火力發電。因此達成2025目標,我們的電價最多較2015年增加3成左右,但是拉成10年來看,其實每年僅增加2.6%。
最後趙博士說明了能源轉型現行的進度。正向進展上,包括台電於空污季時,以「環境調度」取代「經濟調度」,因此迎來史上第一次燃煤火力發電量低於燃氣火力發電量的空污季,且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的占比提升至1.2%。但壞消息是,我們的用電量卻上升了2.3%,其主要貢獻量在於工業,尤其是電子業。若要達成能源轉型願景,我們必須要將用電成長量抑制在0.5%。以上兩場活動參與踴躍,歡迎各界持續共同關注永續轉型議題。
影音回顧
轉給你看 — 開啟臺灣能源轉型
本書特邀十餘位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十三篇專文向讀者介紹:書籍介紹
【主編序】 【推薦序】關於能源,我們還需要知道更多! 【書籍導讀】鉅變時代下的新導覽 【讀後心得】引領台灣永續的可能性搶先試讀
想像澎湖的發展願景:從賭場到綠能低碳島 啟動能源之長程轉型路徑 邁向轉型時代 政府資料開放政策下的電力資訊與解析新書發表座談會
4/25 誠品臺大店場次 4/27 誠品R79場次 5/19 誠品松菸店場次廣播特輯
【系列報導1】我們都是行動者! 【系列報導2】投資愛地球,綠能做公益 【系列報導3】轉型,行?不行? 【年假好讀】轉給你看:開啟臺灣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