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沙龍主持人開場
文/王涵 中心助理研究員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你是否知道氣候變遷並非中性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有提到在氣候災難發生時,文化和性別角色往往會限制女性做出及時的回應。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因氣候變遷而流離失所的人中有80%是婦女,相對來說,性別越加平等的國家,承受氣候災難程度也越高。若看到台灣,在氣候變遷委員會的表現上,女性在環保署環評委員會的比例偏低,僅有19.1%,需要增加女性在環評委員會的席次。不論是在國際還是在台灣的氣候治理上,我們都必須增強性別的敏感度。本次沙龍透過分享女性在氣候變遷上提供的幫助及力量,檢視台灣現況及未來需再更強調女性以及弱勢族群在氣候變遷上的發聲。
本次沙龍共有三位與會來賓,分別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副教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吳心萍資深主任,以及新竹市議員廖子齊。主持人陳米蘭博士簡介後,由吳心萍資深主任揭開序幕,分享女性能以更多元的視角去面對氣候變遷。其後林副教授以偏鄉婦女的韌性及能動性,講述婦女在氣候變遷的重要性。最後,廖議員則從法律推動者的角色分享在地方上推動氣候治理的觀察。
圖二 吳心萍主任分享
吳心萍主任以為什麼氣候治理需要性別視角為主題作分享,少了性別角度,將無法全觀的看事件,吳主任以科學發展、經濟發展談論少了女性會造成的疏漏,從統計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性別平等能讓公司有更好的收益。接著進入今天的主軸,氣候變遷也會性別歧視,由於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後重建以及現今各國再推進的能源轉型,如果少了性別角度,將缺乏更多元的視角。
主婦聯盟是以女性為主體的倡議團體,女力,也是能源轉型的原動力!倡議推動者很多是女性,主婦聯盟近期跟台北市政府合作公民電廠,發電收益2%會投入到能源教育中,吳主任語重心長地說,用愛發電這句話其實有什麼問題呢?以女性觀點來看,正是用愛下一代、愛環境的心去發電!
女性可以用更多元的視角去面對氣候變遷,因為女性關注環境議題,在社區上有較強的動員力,除了能在災後提供需要的復原幫助外,也能在糧食安全維護上注入力量,而加入女性的聲音更能避免中央政策的失衡,韓國首爾市減少一座核電廠,就是從社區婦女開始節能,利用公民社會的熱情進而擴大成首爾市的政策。很多故事的解方其實就在人的身上,因此我們設定的人不能只有一種性別,我們需要不同的視角,才能更全面的面對氣候變遷。
圖三 林津如副教授分享
接著分享的是林津如副教授,專注於性別研究的林副教授從近日台灣的大事件談起,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除了氣候變遷、能源危機之外,更有疫情災害,我們正處於複合式災害的環境中。林副教授從質化角度觀察氣候變遷怎麼影響女性,概念性分享來自於台灣偏鄉的經驗。
氣候變遷會對偏鄉婦女造成飲食習慣改變、被迫移居、必須重新適應環境等不利的後果,但同時氣候變遷也能型塑改變的機會。林副教授以高雄那瑪夏的婦女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行動舉例,婦女們只要有一塊土地,種植傳統作物就能夠提供糧食安全,在原鄉生活的方式,不需要靠外來資源也活得下去,回到原鄉發展原住民族女性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不只是復育傳統作物,同時也復育傳統知識,偏鄉婦女需要在地的就業機會,因此種植南瓜、紅藜、小米等傳統作物也能產生經濟價值。
接著林教授提出婦女其實很有力量的例子,莫拉克風災下由魯凱族婦女相互組織,蓋了三和中繼屋,三年時間的自主重建、拆屋返鄉,最後得以重返哈尤溪。災難的確帶來創傷並且暴露出社會結構的不平等,援助的資源往往不會直接到女性手中,但是女性具有高度韌性,她們具有守護環境、守護土地的動力,如果能夠集結起來將有高強度韌性。底層女性所處的位置與觀點往往被社會結構壓抑與噤聲,氣候變遷治理者需向女性請益,更加傾聽女性的聲音,讓女性甚至是弱勢族群進入氣候變遷的治理。
圖四 新竹議員廖子齊分享
學界與NGO界的專家都分享了重要的視點,自然也不能少了民意代表的觀點。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新竹廖子齊議員從法律推動者的角色分享女性在氣候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對地方上推動氣候治理的觀察。
從數據顯示中可以看出,女性碳排低於男性。運輸上,雙北因為有大眾運輸,女性開車比例低,因此相較於男性碳排量較低,另外從台鐵、高鐵、北捷、公車等大眾運輸使用者來看,女性都是大於男性,女性往往選擇低碳運具,也希望新竹未來可以提供更多大眾運輸,以利偏鄉民眾和婦女使用。飲食習慣上,長期茹素者有64.6%是女性,另外,地方很多倡議也是以女性為主體去推動,廖議員強調,女性是改善氣候變遷的一個重要力量。
本次沙龍由於疫情關係,採用線上會議形式舉辦,參與民眾依然非常熱烈的提問。首先針對女性相對來說氣候、社區參與力比男性多,但卻無法反映在決策層面上,要如何讓女性進入到決策體系中?對此,林教授說明,從在地到中央女性都尚有一定影響力,但是生理女性的委員、代表並無法保證她就會關注環境議題,因此從女性進入機制的調整至委員會是否能夠接納不同的聲音?機制上要如何完善非常重要。吳主任則是認為,除了政策之外,對幼兒的教育相當重要,父母親以及學校老師怎麼去引導小朋友怎麼認識性別將會影響未來在政策的決策者。而廖議員說明,新竹科學園區很多優秀女性最後會投入家庭,社會對於家庭的不平等也是原因之一,由於家務分配比例上,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因而在家庭結構上,要如何讓大家意識到兩性的公平相當關鍵。
另外參與者也想知道除了原先女性關注氣候變遷外,要如何讓男性在氣候變遷更加關注?林教授認為,這其實要看到社會文化整體結構,男性不僅在決策面上有重要角色,同時領導者要在性別平等上有更好的教育,男性視角的改變是重要解方。吳主任則認為在性別刻板印象上,男性往往會拉不下臉在社區上做事,這個觀念需要被破除。廖議員則是說希望在地方政策上能有支持系統,讓男性找到投入的動機並且對於女性角度有更深度的認知相當重要。
回顧這次沙龍,可以了解台灣過去在氣候治理上女性觀點的不足,但同時從各講者的不同面向的介紹,又帶出了女性在氣候變遷、氣候治理的重要性,這值得我們深切思考以及作為未來氣候治理的參考。
完整的會議內容,可參考下方影片。
活動紀實影片:2021鉅變新視界沙龍 - 氣候變遷治理之中的性別議題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