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之風險溝通網絡」講座
由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委辦。
2016年3月7日(一)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4樓第一會議室
講者(依內文影片與談順序):
主持人:蕭代基研究員(中研院經濟研究所)
主講人:周桂田教授(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本中心辦理之系列活動「氣候變遷調適之風險溝通網絡」,首場講座於105年3月7日熱烈地展開!本次與會貴賓包括中央研究院經濟研所蕭代基研究員、國家發展委員會毛振泰副處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徐旭誠技正,以及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
毛振泰副處長在致詞中便點出,氣候變遷議題並不侷限在某國某地,而是世界各國必須共同面對、齊力因應的要務。由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辦的這一連串活動,便是為了向大家介紹在氣候持續變遷之下我們能有什麼樣的調適策略。此外,如何使得政策治理取得民眾信任,是相當關鍵的議題。因此國發會將藉由一連串活動,將氣候變遷調適的相關資訊推廣至民眾,並希望政府能夠得到民眾反饋,並激發更多討論來回饋至政策一環當中。
致詞過後緊接者便是本日講座的重頭戲。周桂田教授在與談中指出,當今社會已不若工業化初期階段,舊有的那套對現代化概念的解釋,早就無法精確描摹今日發達科技世界下的人類文明,現今的我們步入了對自然環境高度介入,對自然災害更是種難以遇料的「風險社會」。而在這樣的風險社會中,我們強烈需要的是研擬出跨領域、跨疆界的治理策略。因此,雖然對於氣候變遷的成因目前言人人殊,但應該透過減碳以保護環境的觀念卻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對於這樣的共識我們應當好好把握。
在談論到反身性現代化概念時,周教授談到這概念所涵括的正是人類共有的一種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到災難過後才反省的特性。比方說之所以有環保運動的產生,那是因為我們的環境早已受到破壞;之所以核能安全受到重視,那是因為歷史上的核災場面叫人怵目驚心。在我們所身處的風險社會之中,人們遭遇到的自然災害若無法受到良善治理,那麼將使得風險個人化,使得公眾基本安全感的獲取成為一種奢求。
演講致此,便有發問者提到PM2.5應可分為本土汙染和境外移入兩種汙染來源,僅降載本國火力發電廠是否能夠有效控制這般跨界汙染所造成的傷害?周教授對此的回應是,雖然PM2.5汙染不全來自本國,亦有來自國外的汙染源,然而光是本國汙染源就足以造成可觀空污,從農曆新年時許多工廠休廠時所偵測到的空氣品質較佳就可理解這點。
演講中途QA時間過後,周教授接著提到極端氣候的應變,還須面對倫理的不確定性,也會使得階級問題被凸顯出來。因為經濟、社會的弱勢,進一步成了環境的弱勢。很顯然目前人類科學已從常態科學,變遷至後常態科學,在這樣的情況下跨學科合作、提升公眾意識、促使政府與社會做為合作夥伴就成了重要的議題。政府將大量資源投注在科學評估上雖是重要的,但卻也是不夠的,同樣重要的工作在於說服,該要強化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溝通。建構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多元溝通,拋棄過去專家對環境開發的專制,這是臺灣在面對氣候變遷調適時的首要問題。以此論點,周教授做成了這場演講的結論。
在講座最後的討論時間裡,參與者提出了諸多問題,如:臺灣油電價是否真的太高、糧食議題、人口所造成的環境議題。對此,周教授表示農糧安全是過去國發會都一直在做的。而說臺灣油價電價太過便宜,那是有數據支持的,政府對油電的補貼是高過其他國家的。而人口問題確實需要考量,但還需注意的是,並非各國人必是呈現線性成長。
蕭代基研究員則補充指出石化能源有個特性,它在生產後會排放許多汙染物,這些成本我們也該納入考量,不只是生產這些能源時付出的生產成本而已,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其他國家油電價遠高過臺灣的原因。臺灣政府對油電價的補貼若對後代造成威脅,那麼這樣的問題是不合倫理的。而控制人口的問題,這是許多政府不敢講的,然而確實地球就是這麼大,資源就是這麼多,該要正面去面對。然而人的反身性,不見棺材不落淚,使得社會必須遭遇過災害才懂得反思。
接著參與者討論到還能怎麼做得更多以維護我們共同的環境,以及是否經濟發展就必然與環保產生衝突的問題。對此,周教授回應道,對於公有財,大部分人都有搭便車的心理。因此,公民意識的覺醒相當重要。過去臺灣經濟發展是一個犧牲的體系,以致如今政府與人民之間信任的不足。目前學界能夠做些什麼?第一,研究上做出更多的努力。第二,將風險社會研究轉譯為公眾可讀易懂的語言。第三,多方的參與各式活動。最後,對於公有財悲歌,蕭代基研究員則進一步補充,可參考ElinorOstrom的研究。而「氣候變遷調適之跨界風險治理與溝通」系列講座,也在參與者與講者、來賓的互動下圓滿落幕。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