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東昱 中心專案執行
緊接亮相的第二場次,由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對焦本次論壇的關鍵議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發布「TCFD調查報告-高碳排產業面對淨零轉型的挑戰」。調查發布會由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主持,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雅婷偕同趙怡萌助理研究員進行此次調查,並由郭博士報告調查的重要發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則於最後與談時段加入共同討論。該調查由臺大風險中心與富邦金控、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共同合作,從今年(2023)2至4月共進行900家企業調查。
調查發布會由周主任引言,指出臺灣正處在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CA(美國清潔競爭法案)、碳費、碳盤查與碳權交易所等議題交織的發展脈絡之下,加上ISSB(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為強化企業面對實體及潛在氣候風險之韌性,預備整合SASB(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與TCFD架構的外生壓力,我國企業的TCFD架構如何落實得更精密、更具程序性的發展,便是當前的核心課題。周主任針對調查報告結果做出簡單的歸納及分析:在900家企業中,有129家有進行TCFD。企業有設定淨零目標的不到一成;依循TCFD框架的不到兩成;八成企業缺乏專業人力評估。尤其大部分企業對內部如何進行氣候相關實體與轉型風險的人才培育、如何推動組織、決策及製程創新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郭博士報告首先針對調查的背景表示,自2017年開始,世界與臺灣加入TCFD的累積家數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從臺大風險中心進行的產業統計發現,臺灣以資訊科技產業為主,不同於主要以金融業為領頭羊的世界趨勢。而自2020年起,從歐洲的英國、歐盟、瑞士;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非洲的埃及;大洋洲的紐西蘭;到亞洲的臺灣、香港、新加坡紛紛發布的TCFD強制施行政策,可以進一步說明各國逐漸看到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的影響,因此將TCFD列為上市櫃公司、金融保險業等必須強制揭露的資訊。呼應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於第一場次對綠色金融3.0政策規劃的簡介,郭博士回應臺灣在TCFD架構的行動進程其實算起步得早:包含2020年的綠色金融2.0、2022年的綠色金融3.0,到今年銀行保險業與部分上市櫃公司已被要求需在永續報告書與年報中揭露氣候相關資訊。
郭博士接著就這份調查報告進行細部的分享與解說。在900間受訪企業中,除了傳統高碳排製造業,依據臺灣產業的特殊性,也著重納入電子高碳排製造業作為重點調查對象。受訪對象以企業主管為主,佔60.8%。主要以營收1億以上未滿5億的企業為大宗。而這些企業主要面對的市場為臺灣,其餘有歐盟、美國與中國等。
首先就企業的氣候變遷感知部分,上市櫃有進行TCFD的企業顯著高於非上市櫃,且與去年相比呈現倍數成長,達到40.6%。調查中進一步詢問企業推動TCFD架構的動機,發現有過半數(52.7%)的企業表示為政府法規規定,而將TCFD視為公司重要營運策略的則僅佔三成(31.0%)。與此同時,針對未推行TCFD的七百多家企業訪問其未來進行TCFD的意願,發現主要市場在國際的企業較聚焦國內市場的企業意願高,分別為34.2%與22.7%,而上市櫃企業的意願亦遠高於非上市櫃企業,顯見政策壓力讓上市櫃公司開始動起來了。
接著,郭博士針對此129家有進行TCFD的企業,簡報其實行狀況。調查顯示,在治理層面,有超過九成進行TCFD的企業已由董事會監督,相比去年(68.6%)有顯著提升。也有七成以上企業針對TCFD設有專責人員與固定開會的頻率。另外,今年調查亦納入了一個全新的問項,詢問企業是否有將氣候相關的獎勵機制與員工的KPI績效相結合,發現全體900間企業僅有12.8%有將氣候行動落實在組織文化上。但有進行TCFD的企業比例更高,凸顯有在執行TCFD的相關企業較有概念能夠在氣候風險的營運策略中帶入員工的KPI績效。在策略層面部分,受訪企業中有五成以上(53.5%)的企業已經有進行十年以上的中長期氣候風險評估,但也仍有8.5%的企業沒有進行氣候風險評估。調查也進一步發現,已有62.0%的企業對氣候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進行量化分析、21.7%僅有質化敘述,甚至仍有16.3%對氣候可能造成的財務衝擊沒有進行評估。有趣的是,雖然相比去年(2022),今年針對不同氣候衝擊採用情境分析的企業已達五成(50.4%),但此也反過頭來顯示,仍有將近半數企業沒有透過各種情境評估不同氣候風險的能力。
至於在風險管理面,郭博士提醒,即便在NCDR(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有提供圖資平台的背景下,仍有大半在進行TCFD的企業在評估實體風險時未使用圖資。另外,因應國際法規變化的轉型風險下,全體企業只有1.7%導入內部碳定價,落實外部成本(碳排放)內部化。即使推行TCFD的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的也是不到一成(7.8%)。最後,在TCFD的指標與目標上,當詢問受訪企業有無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體企業僅有35.0%確實揭露。儘管有進行TCFD的企業在揭露排放量的比例算高,但真正取得ISO14064-1認證的企業僅佔不到四成(38.0%)。另外,全體企業只有不到兩成(19.2%)有設定淨零排放目標,進行TCFD的企業也只有不到半數(41.9%)。更只有一成左右(10.7%)的企業有對供應鏈落實碳盤查,意味著企業針對供應鏈的碳管理仍有待加強。
臺大風險中心根據調查結果,經將TCFD框架之內容加權評分後,顯示僅半數傳統高碳排製造業(53.3%)與金融業較符合TCFD的建議架構。最後在能源轉型、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架構中,調查報告顯示,即使政策確實是能源轉型的壓力來源,但仍約半數(45.9%)企業毫無感受再生能源的壓力。因此就整體企業而言,只有不到三成(27.3%)有建設再生能源,連有進行TCFD的企業也不到半數(45.0%)。建議政府應加嚴用電大戶條款,擴大用電大戶定義並增加義務容量。
本調查也顯示,有執行TCFD之企業,已有較高比例採取低碳創新行動,但綜觀整體,僅不到兩成(13.7%)有在產品、製程、行銷或組織任一項目做低碳創新。郭博士強調,面對低碳轉型的來臨,亟需政府大量資金與人才的投入,加上供應鏈中下游的協同合作,才能避免被排除在低碳供應鏈之外。而在人才策略上,全體企業有37.3%提供氣候人才的培訓課程,不到兩成(15.8%)有招募新人才,意味著臺灣企業傾向培訓既有員工大於招募新人才。調查也顯示,全體企業仍有八成(79.9%)無專業人力評估氣候風險。因此在淨零路上,加強相關人才的培育,才能落實氣候風險的揭露,將氣候行動深入組織文化,建立企業的氣候韌性。
最後,在永續金融的部分,絕大多數企業並沒有被要求提供氣候相關資訊,但有意願提供的有近四成(39.1%)。同時,多數金融業(87.5%)雖有意願對氣候相關評等表現良好之企業提供融資優惠,但實際獲取更優惠的融資條件之企業僅不到一成(3.8%)。而參與會後討論的林木興博士進一步補充,此問題也至彰顯了臺灣TCFD趨勢於法理面的轉型風險,特別是諸如公司法、證券交易法要如何修訂,才能從軟性指引走向較具規範力度的架構,是當前臺灣在淨零轉型的嚴峻挑戰。因此,最後周主任呼籲,政府除了強化氣候相關資訊揭露在政策與法理上積極性、導入企業之間以大帶小的策略,如何與企業對焦在組織、創新與人才培育上的共同合作,同時從方法學與行動面上因應氣候變遷風險的低碳轉型,將是未來仍需努力的方向。
於下午登場的第三場次「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首先由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陳佩利分享「淨零新局之下,臺灣產業升級轉型」。陳副局長從近期國際地緣政治因素的持續干擾與力道增幅,引出目前臺灣整體出口呈現負成長的因素。而中美貿易競爭的國際情勢也顯見世界正朝向紅色與非紅色的兩套供應鏈進行布局。在此脈絡之下,自2018年起國際大廠供應鏈逐漸從中國移往印度、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而伺服器供應鏈除了五成左右仍在中國,部分高階伺服器廠商已轉移回台。配合政府四年多來所推動之「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政府亦協助廠商排除在臺灣投資所面臨到的障礙。對此,陳副局長表示,目前投資臺灣的三大方案以協助台商推行智慧化與低碳化為兩大主軸。在成效上,已有1000多間廠商符合智慧工廠的條件;同時自2022年起新方案審查開始要求節能減碳的規劃,據工業局統計,通過新方案的178家廠商已有七成設置再生能源設備、六成採用節能或低碳設備。透過回流台商產業轉型的成果分享,她進一步強調政策引導的重要性:一旦政府有先行對智慧化與低碳化做出要求,便會促使廠商加速適應國家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
在國家層次的淨零路徑之外,陳副局長接著提到國際供應鏈的轉型趨勢。從國際大廠每年對臺超過2000億美元的採購金額來看,臺灣獨步全球的代工服務必然要符合各國際品牌對供應鏈的淨零規範。陳副局長歸結了四種企業淨零的驅動因素,分別為政府政策、客戶要求、市場銷售與投資評比,其中投資評比對企業貸款利率之高低影響至關重要。而製造業要做到低碳轉型要以落實製程改善、循環經濟與能源替代三種策略為主。至於資通訊供應鏈如何藉由智慧化的導入,加速淨零轉型的進程,陳副局長指出,工業局將持續積極與相關企業宣導,試圖強化企業主由電腦化、設備聯網、可視化、到AI模擬與決策等循序漸進的策略,掌握每日製程的產量。最後,陳副局長特別分享了近期政府為協助產業與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而訂定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說明推動製造部門淨零轉型的系統化策略,希望結合公協會力量,實行「以大帶小」的輔導措施,並由政府針對企業碳足跡與碳盤查的諮詢診斷進行補貼。與此同時,政府亦會為產業鏈整體的升級轉型進行補助,且針對低碳化與智慧化提供免費的人才培訓課程,以期打造多元產業的新紀元。
第二位講者為東和鋼鐵總經理黃炳樺,黃總經理以「良性對話與妥協對策」為題,帶出臺灣現階段在兼顧環境與產業競爭力的困局。他指出,當產業要減碳,首要任務便是溫室氣體盤查,尤其當前臺灣能源排放佔整體排放結構的90.4%。而在能源排放中又以電力的56.4%居首。所以當我們要面對淨零轉型,不可避免地必須直面電力的問題。對此,東和鋼鐵提出了解方:藉由對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掌握,包含風力、太陽能與沼氣發電等,取代現有化石燃料,並同時建立具經濟效益的發電方式。另外在燃料部分,東和未來期待往氫、綠氨,甚至是被黃總經理稱為「最後一哩路」的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CCUS)等方向研擬。然而,黃總經理也不諱言地說,再生能源的投入是目前唯一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其餘的解方在成本考量上暫時是不可行的。也正因如此,他主張我們現階段不可能完全放棄核能這個選項,要走向2050淨零碳排,核能的使用可能為必要的路徑。
承接將核電視為企業轉型的必要解方之一,黃總經理進一步反問,若依照現今分散式電廠的發展趨勢,氫除了被歸為再生能源一端,是否亦能於使用端加強企業轉型的韌性?若是以碳排來說,核電無疑是一種零碳排的電力,可以用於製造零碳排的粉紅氫。東和鋼鐵面對低碳轉型的第一要務就是從「節能」做起,能源的排放有來自電力和燃料,其中,電力要往再生能源或零碳電力發展,燃料則必須盡可能電氣化,因為前者已符合經濟效益。黃總經理也強調了電力在維持民生經濟、產業競爭力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他也藉此分享了日本即使曾深受核災之苦,也不得不將核電納入未來能源策略中,這樣的能源政策形成之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國深思的。最後,有別於許多企業跟隨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訂定RE100目標,黃總經理以東和所提出的RE30指出,臺灣的再生能源規劃也與企業的RE100存在一定的落差。黃總經理總結,在減碳過程中,東和支持任何零碳、低成本的電力與能源,才是企業真正的永續之道。
第三位講者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嘗試以環保團體的非官方視角切入,探討臺灣水資源利用現況對重新評估政府「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啟示。蔡理事長從臺灣降雨雖多,但因地形及人口稠密造成每人平均能用水量少的現實出發,回頭反問何以長處缺水風險的臺灣,水價卻遠低於各國平均水價?在水價如此低的情境下,不僅會造成水公司財務的問題、漏水率的增加,亦會使節水與再生水的利用受到打擊。而一般認為佔供水比最高的水庫(22%),其實遠不及地下水的抽用量(32%),此也顯示政府雖耗費許多成本進行水庫的管理,卻沒有看到地下水庫正在枯竭的情形。根據臺灣的用水結構與產業用水佔比,工業用水雖然只佔9%,但即使是在枯水期也無法減少用水量其中又以化材業、電子業、造紙業、基本金屬業、紡織業與石油業為六大高耗水產業;農業用水雖然佔73%,但枯水期可以休耕。而養殖用水佔7%,但多數是來自地下水,會有造成地層下陷的問題。蔡理事長也展示出台南的降雨量在枯水期時明顯低於全國降雨量,此問題尤其凸顯企業於南部設廠時在枯水期所必須面對的巨大用水缺口。蔡理事長也指出臺灣中南部因每年超抽地下水達15億噸,因而使地層下陷不斷在進行中。
蔡理事長接著針對國土計畫與用水需求推估提出質疑,因其推估臺灣各地區未來的產業用水幾乎都呈現上升的態勢。這不僅預設了人口未來必定不減反增,連同產業園區的設立也會不斷增加,似乎與當前生育率的逐年減少的事實相差甚遠。蔡理事長進一步主張,再生水廠可能是未來解決工業用水缺口的重要資源。生活廢水的循環利用,有別於水庫,能夠有效減緩枯水期的用水壓力。然而他也提醒,低廉的水價可能限制再生水廠的發展,因此如何推動水價合理化,健全財務及促進永續,或透過制度強化節水與再利用,是未來公私部門必須協力解決的重點。在結論的部分,蔡理事長由前述的水資源利用困境與機會,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提出建言,他認為若政府只注重投資總額度,忽略水電排碳等資源的耗用,對資源運用已達極限的臺灣未來將是危機與浩劫。另外,在審查投資案時,不能只看減碳方案而忽略該投資案的耗水、碳排強度、能源密集度及水污排放係數。與此同時,臺灣在低水價、低電價之制度下,也要避免接收被中國淘汰的高耗水、高耗電產業,避免成為他國的污染工業區。
最後一位講者為宏碁公司永續長劉靜靜,以企業經驗分享宏碁的永續與低碳轉型。談及宏碁的永續,劉永續長首先表示,宏碁的企業使命在於不斷思考如何縮短客戶與產品、科技之間的距離。企業的永續經營與不斷創新密不可分,而宏碁的創新主要以兩條軸線進行:第一個是擴展核心產品的使用族群,納入電競實況主、影音創作者為潛在消費族群;第二個則為對焦社會問題,特別是聯合國提出的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之中的第3項(健康與福祉)、第11項(永續城鄉)及第13項(氣候行動)等。宏碁也在多項永續評比中表現優異,除了反應永續績效外,因其「客觀性」與「永續領導性」宏碁更將永續評比當作企業管理永續的重要工具。宏碁的永續領導力彰顯在2008年開始施行的全球營運據點碳盤查、2011年的綠電購買、2012年的全球碳盤查第三方查證,以及2013年以後將供應鏈碳管理的績效納入供應商評分卡之內容。宏碁的高階主管會在業務會議中與供應商的主管商討如何強化後者在碳管理的績效。以此為基礎,宏碁在2021年便宣布在2035年達成RE100的目標,尤其在2021年,集團整體已達RE45的階段性成果。
劉永續長繼續分享,宏碁的能源轉型策略除了以節能為前提之外,亦自設太陽能裝置,最後才是購買綠電與綠電憑證。談完營運面,他在產品面以兩大象限為核心,分別是減碳與循環經濟,包括外殼使用回收料的比例、海廢回收塑膠製成的觸控板等。至於如何有效降低產品耗電率也是宏碁當前的產品開發重點。透過對綠色產品的設計,宏碁希望以量創造使用需求帶領材料開發,形塑一個更具循環經濟取向的產品生態鏈。宏碁作為臺灣少數CDP供應鏈會員的企業,自2008年就引領供應商一起加入碳盤查的行列(目前已導入第三階段的供應商),近年亦特別鼓勵供應商就宏碁在產品、服務方面提出更多元的永續解方。
在綜合座談的部分,觀眾提問在臺灣的產業結構下,中小企業如何提升綠電的使用比例,特別是大企業在實踐RE100的路徑上一定比中小企業容易許多。因此在以大帶小的策略上,相關部門有何更具體的規劃?首先回應的陳副局長建議中小企業,即使未參與政府的輔導計畫,也可以從對電費單的日常梳理做起,因為電費單與碳排具有一定的關聯度。政府也有提供「金好算」的數位碳排計算平台,鼓勵中小企業可以搭配電費單使用,從節能做到減碳。另外,陳副局長認為,臺灣的中小企業已具很強的生態系,因此藉由大企業的以大帶小措施,將這些中小企業納入供應鏈的管理之中,並且相互學習、觀摩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做法。黃總經理則提醒,不論對中小企業或是大企業而言,RE100是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必經路徑。在這樣的路徑中,臺灣電價必須有所調整,且並非只是在價格方面,而是整體結構的調整。只有將時間電價做結構性調整,才能透過改變用電習慣,從而解決能源分配問題。蔡理事長則提到中小企業應該對其節能方法重新審視,並應同時盤點廠區能否發展再生能源及循環經濟。節能做得好,臺灣2050淨零碳排才有可能。劉永續長則表示,要善用政府與客戶端的資源,並且一定要先做碳盤查,知道企業自身的碳排放基線,才能以此為基準訂定減碳目標。減碳目標在拓展對外的溝通之餘,也能對內形塑共識,並將該目標納入各部門的相關決策中。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二場次一 TCFD調查報告—高碳排產業面對淨零轉型的挑戰 - 周桂田 · 郭雅婷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二 TCFD調查報告—高碳排產業面對淨零轉型的挑戰 - 綜合對談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三 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 - 陳佩利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三 - 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 - 蔡志宏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三 - 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 - 黃炳樺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三 - 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 - 劉靜靜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三 - 前瞻未來—台商回流與投資臺灣大方案之風險與機會 - 綜合對談
-
場次二_簡報
Size: 746.77 KB
Hits:0 -
場次三_陳佩利副局長
Size: 3.01 MB
Hits:0 -
場次三_黃炳樺總經理
Size: 3.20 MB
Hits:0 -
場次三_劉靜靜永續長
Size: 4.20 MB
Hits:0 -
場次三_蔡志宏理事長
Size: 6.76 MB
Hits:0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相關文章
【新聞稿】企業承諾淨零難!依循TCFD揭露氣候相關財務風險者不到兩成
【活動紀實】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上)-氣候風險治理與綠色金融3.0
【活動紀實】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下)-全球多重風險與臺灣的危機及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