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偉任 中心助理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和全球建築部門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GlobalABC)於2024年聯合發布《全球建築現況報告》(The Global Status Report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其中顯示建築部門對全球氣候變遷產生了重大影響。統計至2022年,建築營運和施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歷史新高,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37%。另外,建築產業對於能源的需求,包含暖氣與冷氣的使用以及生產建築材料所需的能源加總,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4%(UNEP, 2024)。儘管該報告顯示,建築部門在過往的減碳成果缺乏進展並令人擔憂,但在延續COP28所提出的「建築突破倡議」(Buildings Breakthrough)之後,今年COP29大會上也提出「韌性與健康城市多部門行動路徑宣言」(Declaration on Multisectoral Actions Pathways (MAP) to Resilient and Healthy Cities)來共同應對實現永續、氣候調適和健康城市的挑戰。
圖1 2022年建築物在最終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左)及建築物在全球能源與製程排放中的占比(右)
資料來源:(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4)。
COP28的「建築突破倡議」
2023年COP28由法國、摩洛哥共同主導,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發起「建築突破」(Building Breakthrough)倡議,以2030年為目標促進「近零排放且韌性的建築」推動並成為新常態。過去一年主要透過六大優先行動領域展開規劃,以作為實現2030年目標的基礎。
表1 2024年建築突破:國際優先行動計畫
六大行動 | 優先行動計畫 |
B1.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標準與認證 |
|
B2. Demand Creation 創造需求 |
|
B3. Finance and Investment 金融與投資 |
|
B4. Research and Deployment 研究與部署 |
|
B5. Capacity and Skills 能力與技能 |
|
B6. Landscape Coordination 領域協調 |
|
資料來源:(GlobalABC, 2024)。
COP29的「韌性與健康城市多部門行動路徑 (MAP) 宣言」
COP29的MAP宣言強調了多個利益相關者(如國際組織、金融機構、慈善機構、私部門、學術界和民間社會組織)在推動城市韌性和健康發展方面將扮演重要角色,並提出了具體的行動計畫。這些計畫包括促進健康公平與自然友善的城市發展、加強城市氣候韌性,並將減災與調適措施融入城市規劃中。特別是在建築部門,該宣言強調了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率和推動綠色建築的重要性,這對減少城市的碳足跡和提升城市永續性至關重要。在建築與施工領域上,此宣言也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宣言呼籲推廣節能材料、技術、智慧系統及相關認證,並優化建築過程以減少新建及既有建築的溫室氣體排放,並強調未來可以透過公共和私部門的氣候融資支持,推動綠建築與建築能源效率提升,成為建築部門發展氣候韌性與永續性的重要支柱(COP29 Baku Azerbaijan, 2024)。
歐盟所實施之具體政策
根據歐盟的預測,通過翻新既有建築,可實現整個歐盟總能耗降低約5-6%的目標。歐洲建築性能研究所(Buildings Performance Institute Europe, BPIE)估計,歐盟境內擁有2.2億棟建築單元,其中75%為住宅類型。根據BPIE的預測,2020年至2030年間,歐盟可翻新約3,500萬棟建築。然而,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歐洲各國必須將其年改造率提高至目前的兩倍。在某些情況下,這一比例需達到三倍。具體而言,BPIE指出,到2030年,年改造率應達3%,以實現歐盟的氣候目標。根據理特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 ADL)對9個國家(涵蓋歐洲住宅建築總量的65%以上)進行的抽樣分析顯示,當前的翻新率遠不及每年3%的目標(圖2)。此外,翻新過程中還需重視建築翻新品質。BPIE強調,每年應對0.2%的建築群進行深度改造,並有效提升能源效率至少60%。為達到碳中和目標,預計在2030年至2050年間,歐盟需對60%-80%的建築進行翻新(Trancart, D et al., 2024)。
圖2 2030年前住宅建築的年度翻新目標估計(包括挪威和英國在內的部分歐盟國家樣本)
資料來源:(Arthur D. Little, 2024)。
為了推動建築能效提升,歐盟於2024年4月12日正式通過了修訂版《建築能源效能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 EPBD),提到應制定統一的計算方法來評估建築的能源效率。新建築需達到零排放標準,既有建築則必須進行深度節能改造,並要求逐步改善最低能效的建築,同時建立能源績效登記系統,進一步加強透明度和監管。具體來說,會員國需努力減少住宅建築的平均主要能源消耗,其中到2030年需減少16%,到2035年需減少20%-22%。對於非住宅建築,到2030年,需翻新效能最差的16%建築(European Union, 2024)。
我國建築部門仍須更具體的政策
COP28與COP29作為國際間對於全球氣候變遷對話的重要平台,這些倡議說明了建築部門在實現淨零目標中的關鍵角色,這不但推動建築部門在淨零和建築能效提升方面的共同責任外,更提出了包括加速綠色建材使用以及推動再生能源整合的具體目標與行動計畫。這將進一步加速全球建築部門的技術創新與政策調整,促使各國政府和業界更加積極地實施相關措施。
台灣作為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參與者,應該積極響應這些國際倡議,進一步加強國內建築部門的綠色轉型與淨零政策。在全球淨零趨勢下,台灣將能夠加速推動建築領域的低碳發展,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其在應對氣候變遷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決心與作為。
然而,台灣在高密度國土利用與自然資源稀缺的背景下,我國建築部門的低碳轉型正面臨轉型遲滯的挑戰。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2024年第三季,全國住宅數量已達929萬宅,平均屋齡高達33年,其中台北市50年以上建築占比已達18.09%。此類老舊建築在能源效率低下的同時,亦存在顯著的防災與耐震安全風險,應儘速納入政策優先議題以妥善應對。而當前建築淨零政策多以公有建築與新建建築為主,在住宅存量持續攀升且改建速度緩慢的情勢下,極需深化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與升級。
表2 2024年第三季全國住宅數量
縣市/地區 | 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宅) | 住宅平均屋齡(年) | 50年以上比例(%) |
全國 | 9297201 | 33 | 13.29% |
新北市 | 1716271 | 31.9 | 8.74% |
台北市 | 909614 | 38.39 | 18.09% |
台中市 | 1133442 | 29.99 | 8.78% |
台南市 | 746494 | 34.42 | 14.57% |
高雄市 | 1135367 | 33.55 | 13.52% |
宜蘭縣 | 201439 | 34.45 | 16.59% |
桃園市 | 927252 | 27.97 | 5.90% |
新竹縣 | 232717 | 27.89 | 11.39% |
苗栗縣 | 214864 | 36.22 | 20.82% |
彰化縣 | 422189 | 37.21 | 18.37% |
南投縣 | 173724 | 38.3 | 21.27% |
雲林縣 | 247736 | 40.29 | 26.96% |
嘉義縣 | 180774 | 39.97 | 22.85% |
屏東縣 | 302370 | 37.6 | 19.81% |
台東縣 | 88277 | 37.84 | 23.37% |
花蓮縣 | 133842 | 37.5 | 20.08% |
澎湖縣 | 34129 | 43.62 | 31.30% |
基隆市 | 171264 | 34.36 | 11.39% |
新竹市 | 186651 | 28.81 | 8.89% |
嘉義市 | 110846 | 35.45 | 16.81% |
金門縣 | 24775 | 28.79 | 15.06% |
連江縣 | 3164 | 35.54 | 37.93% |
資料説明:
1. 資料來源:由内政部統計處向財政部索取原始資料,經統計處去識別話後,提供至國土管理署產製統計資料。
2. 更新頻率:其資料來源為季更新,約每季後兩個月提供。
3. 項目定義:計算住宅相異地址數。住宅係指一住址使用面積大於、等於該住址總面積之50%。
資料來源:(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4)。
另一方面,內政部於2024年12月表示將近日辦理「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預告,初期先推動強制屋頂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增建及改建之建築物皆需設置太陽能板(內政部,2024)。這無疑將帶動未來新建建築設計的變革,並帶來示範效應。但該政策仍需面對新建建築的結構與成本挑戰,這可能增加建築設計與施工負擔,且其經濟誘因是否足夠帶動我國目前龐大且老舊的民間既有建築進行改建仍不明確,該政策對建築淨零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但成功實施仍需要解決相關技術與經濟挑戰。
簡言之,我國建築部門既然已經設定「2040年:50%既有建築物更新為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的具體政策目標,在推動建築部門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應儘快提出對既有建築的翻新與能源效能提升策略,並加速政策的全面落實。
- 內政部(2024)。「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將預告 劉世芳:內政部穩健推動屋頂光電設置及淨零碳排政策
-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4)。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
- COP29 Baku Azerbaijan (2024). “COP29 declaration on multisectoral actions pathways map to resilient and healthy cities.”
- European Union (2024). “DIRECTIVE (EU) 2024/1275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4 April 2024 on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GlobalABC (2024). “Buildings breakthrough: Priority international actions 2024-2025 launched on buildings and climate. 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 Trancart, D., Terlinden, A., Keleman, D., Baes, K., van Oene, F., & Duclos, F. (2024). “Accelerat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 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2024). Global Status Report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 Beyond foundations: Mainstreaming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cut emissions from the buildings sector. https://wedocs.unep.org/20.500.11822/4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