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國廷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永續辦公室主任
當水泥公司也是能源公司
大家對台灣水泥 1101(股票代號)的印象,多數直覺用名稱理解,就是在「台灣」做「水泥」。然而已經78歲的台灣水泥(台泥),經過七年積極低碳轉型與國際化,已蛻變為跨足11種產業、布局全球13個跨國市場的集團控股公司。隨著公司全球版圖擴大,橫跨事業體多元,且同步投入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如何讓過去減碳成果看得見,未來淨零規畫看得到,是極度燒腦的工作。
以水泥事業體為例,台泥公司在兩岸、土耳其、葡萄牙等都有水泥廠,每個廠因應當地特性,其減碳措施、製程創新、未來策略都各有特色,如何用共同量化公式與關鍵指標當作通用語言,呈現至2050淨零路徑,是一大挑戰;以能源事業體為例,台泥發展光電、陸域風電、地熱發電、海洋溫差發電、儲能、電池等,如何量化協助客戶減碳的影響力,也是重要課題。
基此,台泥今年發布的永續報告書特色之一,就是將「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外部減碳影響力(Avoided Emissions)」分開呈現,具體量化台泥目前為止的全球綠色轉型階段性成果與未來展望。為何要分開呈現?這兩張圖如何量化?對台泥與全球淨零的意義為何?將在本篇與各位讀者分享。
水泥業自身減碳及對建築減碳之影響力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22年提出淨零指引(IWA 42),定義淨零路徑是基於科學證據且為達成限制升溫1.5度目標,制定以科學為本路徑(Science-based Pathways);並定義外部減碳影響力(Avoided Emissions)是組織範疇一、二、三以外,因產品或服務產生之溫室氣體減量,提醒企業淨零路徑與外部減碳影響力應分開呈現。
若要分辨淨零路徑、外部減碳影響力兩者差異,可以拿量體重來舉例。所謂淨零路徑,是減少水泥業自身的碳排放,就像減重,每年量體重都要比前一年更輕,逐年達到自己設定的減重目標。而外部減碳影響力則是比較兩個人體重的差值。例如A水泥公司的低碳水泥每噸排放0.8噸CO2,B水泥公司的一般水泥每噸排放1噸CO2,某間營建公司要蓋大樓需要10萬噸水泥,選用A公司的低碳水泥,而非B公司的一般水泥,則可以避免2萬噸CO2排放到大氣中,這就是A水泥公司對營建業的減碳影響力。
台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
延續前面的減重比喻,台泥提出積極減重目標,今(2024)年7月依循1.5°C路徑提交2030年減碳目標設定,同時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成為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淨零夥伴。
為了達成目標,需要設定詳盡的減重計畫,因此台泥今年更新「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範圍涵蓋台灣、中國大陸、土耳其、葡萄牙之水泥廠與製品廠等。並參考國際能源總署(IEA)之全球能源與氣候模型(Global Energy and Climate Model)邏輯與Kaya identity概念,依據台泥ISO 14064-1盤查結果,拆解企業團溫室氣體影響因素。
另依聯合國誠信至上(Integrity Matters)反漂綠報告建議企業淨零應與IPCC、IEA模型淨零情境一致,故參考IEA 2023年版淨零路徑報告與2023年能源展望報告書,搭配企業團減碳管理平台歷年生產數據與減碳實績,模擬水泥事業體至2050年淨零路徑。
依據水泥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在法令、替代原燃料許可與市場需求下,透過以下策略,可達成企業團設定SBTi限制升溫1.5度目標。讀者若想了解詳細制定步驟,可參考台泥全球水泥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制定步驟。
圖1 台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
資料來源:台灣水泥2023年永續報告書。
一、製程排放
製程排放主要減碳策略包括替代原料、替代熟料,經計算前述減碳措施,至2050年約占整體淨零路徑貢獻42%。進一步說明替代原料、替代熟料如下:
(一)替代原料:
台泥投入替代原料開發,與產業工會及事業單位合作取得廢棄物,再利用作為替代原料。台泥現階段替代原料中的矽鐵及鋁原料,從其他工業廢棄物提取,並持續開發矽酸鈣板類及營建廢棄物等替代原料料源,有效降低碳排並落實循環經濟。
(二)替代熟料:
水泥減碳關鍵是降低熟料於水泥的比例,台泥持續投入開發熟料替代品彙整如表1。以台泥喀麥隆廠為例,擁有獨步全球的煅燒黏土生產技術 deOHClay,煅燒黏土因成份中不含碳酸鹽,故在製程之熱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只會釋放水蒸氣和一些微量排放物。
表1 台泥各廠替代熟料來源
地區 |
替代熟料來源 |
台灣與中國大陸 | 石灰石、粉煤灰 |
中國大陸、科特迪瓦廠、喀麥隆廠 | 煅燒黏土 |
維德角廠 | 火山灰 |
資料來源:台灣水泥2023年永續報告書。
二、燃料燃燒排放
燃料燃燒排放主要減碳策略包括替代燃料、工藝改善之能源效率提升,經計算替代燃料、工藝改善之減碳措施,至2050年約占整體淨零路徑貢獻35%。進一步說明替代燃料如下:
台泥積極與當地政府、企業攜手合作開發適合當地使用且供給穩定的替代燃料料源。例如花蓮和平廠及宜蘭蘇澳廠,分別與中央及地方政府、農會等簽署合作備忘錄,清除的外來種銀合歡透過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轉換成生質燃料,解決台灣嚴重的外來種銀合歡入侵及行道樹堆積問題。前述提到的喀麥隆廠使用非洲當地的可可果殼、腰果殼作為生質燃料,取代傳統水泥廠使用的煤炭,搭配前述提到煅燒黏土製作水泥,與傳統水泥廠相比減碳量達40%。
三、電力之能源間接排放
電力之能源間接排放主要減碳策略包括再生能源、餘熱發電,經計算再生能源、餘熱發電之減碳措施,至2050年約占整體淨零路徑貢獻5%。像是台泥所有營運據點包含營運總部、水泥廠、製品廠及關係企業之屋頂及閒置區域均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落實再生能源自建自發自用。
四、碳捕獲
台泥優先採取前述措施減少碳排,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後手段。2050年集團碳捕獲約占整體淨零路徑貢獻18%。相較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GCCA提出碳捕獲占整體淨零貢獻36%,台泥提出18%相對務實。
台泥持續推動碳捕獲發展,今年與德國知名蒂森克虜伯工業集團旗下子公司 thyssenkrupp Polysius(簡稱tkPOL)合作,將以花蓮和平廠一號窯做為碳捕獲技術場域,共同開發第三代純氧燃燒製程與技術,透過水泥煅燒過程加入純氧,使製程中捕獲的二氧化碳濃度提升至90%以上,同時降低碳捕獲過程中所需能源。未來捕獲之二氧化碳應用除提供工業焊接、化工業、食品加工等跨產業服務外,配合政府政策評估進行封存或加值化利用,都將是規劃方向。
台泥對於建築之外部減碳影響力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於2023年提出Avoided Emissions方法學,量化企業產品與服務之減碳影響力。WBCSD言明,企業範疇一、二、三減碳絕對是第一要務,但是本業減碳(do less harm)已經不夠,更須提出氣候解決方案發揮企業的減碳影響力(do more good)。
同年英美日法德等七大工業國組織(G7)於2023年4月發布氣候能源與環境部長公報,正式提出企業除自身淨零承諾,也應發揮外部減碳影響力,並肯定WBCSD方法學,將建立可靠機制,引導資金投入具減碳影響力的計畫。
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成員包括50個國家之銀行、保險,資產管理等八大金融產業共675家大型公司,於2023年提出減碳投資轉型影響力方法學,亦有參考WBCSD方法論。
至今有多家國際企業採用Avoided Emissions量化產品減碳影響力,像是Panasonic Group 2024年永續報告書,量化產品如電池、再生能源、電器為顧客與社會減碳效益。法國第二大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今年6月2023年綠色債券影響力報告(Green Bond Impact Report),利用Avoided Emissions量化投資綠建築、再生能源、大眾運輸專案的減碳效益。
日本最大證券公司野村證券,身為日本企業綠色轉型聯盟(GX League)揭露與量化氣候相關機會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Disclosure and Evaluation of Climate-related Opportunities)主席,與聯盟會員提出Avoided Emissions量化指引與案例。台達電子2023年永續報告書,也以Avoided Emissions提出產品節能的減碳效益。
台泥量化外部減碳影響力的方式,參考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 Avoided Emissions指引、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產品減碳影響力量化方法學、歐盟創新基金量化減碳影響力方法學。
量化結果摘錄如下,詳細資訊詳見台泥2023年永續報告書:
一、 低碳建材:台泥低碳建材2023年度將協助全球營建業減少109萬噸 CO2e;2030年度將協助全球營建業減少169萬噸CO2e。
二、 再生能源:2023年光電與陸域風電助能源部門減碳6萬噸CO2e。因台泥持續建置太陽光電案廠,以及2024年地熱發電、預計2028-2029年海洋溫差發電與公司能源採購協議(CPPA)等貢獻,企業團2030年度將協助能源部門減少53萬噸CO2e。
三、 電池:2023年Molicel電池協助電動工具客戶減少2,300噸CO2e。因台泥之加拿大100% 綠電低碳高動力電芯廠2028年投產,以及2030年Molicel電池應用12,130輛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預計可取代62萬噸航空燃油,2030年當年度電池事業體外部影響力為32萬噸CO2e。
四、 儲能:台泥儲能與NHOA儲能事業體2023年外部減碳影響力共7.5萬噸CO2e;至2030年外部減碳影響力共16萬噸CO2e。
圖2 台泥外部減碳影響力
資料來源:台灣水泥2023年永續報告書。
前述減碳影響力,呼應台泥今年提前接軌之國際永續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氣候相關揭露(IFRS S1, S2),發布首份永續及氣候相關財務報告,報告中顯示台泥來自低碳水泥及混凝土產品、儲能及充電服務、再生能源交易之營業收入達451億元,占2023年營業收入41.25%。
無論對企業或是全球社會而言,淨零就好比是攀岩,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想一起努力攀登到終點。淨零路徑,就好像是企業規劃攀岩路徑,現在腳要踩在哪顆石頭上,接下來手要擺在哪,都有所依循。外部減碳影響力,好比是企業化身成牆上的石頭,幫助其他企業與社會每個人一起攀登到終點。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也曾說:碳紀元是一個全新的紀元,關於永續以及能源轉型的行動與反思,人類的歷史上沒有前人留下的航標,沒有人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全球水泥及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外部減碳影響力」是台泥務實梳理低碳與淨零轉型進程規劃的紀錄,並繼續尋求環境健康與經濟健康平衡可以齊頭並進的方向。
- 台灣水泥(2023)。〈台泥2023年永續報告書〉。
- 台灣水泥(2024)。〈台泥全球水泥混凝土事業體淨零路徑執行步驟〉。
- 台灣水泥(2024)。〈台泥攜手德國 tkPOL 開發新世代純氧碳捕獲技術,目標 2030 年二氧化碳年捕獲量達 10 萬噸〉。
- Crédit Agricole (2023). "Green Bond Impact Report."
- GFANZ (2023). "Scaling Transition Finance and Real-economy Decarbonization, Supplement to the 2022 Net-zero Transition Plans report."
- GX League (2024). "Hypothetical Cases for Avoided Emissions Disclosure."
- ISO (2022). "IWA 42:2022(en) Net zero guidelines."
- Panasonic Group (2024). "Sustainability Data Book."
- The UN High-level Expert Group (2022). "INTEGRITY MATTERS: NET ZERO COMMITMENTS BY BUSINESS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ITIES AND REGIONS."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