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題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研究主題 navigate_next 治理與政策 navigate_next 我不認識我呼吸的PM2.5
2014-07-16
點擊數:8620
我不認識我呼吸的PM2.5

文/王敏玲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儘管學術界在PM2.5的研究與討論上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環保署所出版的年度空氣品質監測報告(以下簡稱空品年報或年報),卻是在去(2013)年才首度將細懸浮微粒(PM2.5)的相關監測值納入。

  到了2014年的今天,台灣的民眾終於有機會透過官方的空品年報窺探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含有多少PM2.5,但這樣的資訊公開不僅遲到太久,也含混不清。至少,像我這樣一個關注環境污染的NGO工作者,仍無法透過這些資訊,充分瞭解我所暴露的環境有多少風險,更遑論傳遞訊息給社會。

  首先,2013年空品年報所統計的「空品不良站日數比率」仍未將PM2.5計入,以致於民眾對於這相當低的數字(1.42%)無所感,無法意識到空氣品質不佳更可能誤以為既然「很少不良」,那應該就「經常很好」。當然,對於住在高雄各大工業區附近,一周有三到四天慘遭異味伺候的民眾,看到這個數字,通常總是先一陣錯愕,隨即大笑不已。

  再者,2013年空品年報中列出的「各測站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統計表」,仍然只列舉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將PM2.5遠遠拋在「主要污染物」之列以致於生活在長期被劃分為空氣污染三級防制區的高屏民眾,無法從各測站的資料中,瞭解自己去年365天究竟吸入了多少PM2.5 ?

  拿地球公民基金會總會所在地高雄市左營區來說,左營測站去年PM10平均值為72(單位為:微克/立方公尺,以下省略),相較於全台測站平均53.9高出甚多,比起花蓮測站年平均值28.1更高出2.5倍,當然也超出空氣品質標準(65),簡言之,這個地區的空氣品質就是不及格!我們身處在污染嚴重的地方,欲進一步了解傷害健康更甚的PM2.5濃度,年報中卻只提供高雄市兩個測站:前金站及美濃站的手動數值供參考。

  筆者要問,究竟是國際癌症總署(IARC)於2013年10月發出的警告(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列為一級致癌物)力道與說服力不足? 還是台灣PM2.5的濃度還不夠高、問題還不算大,尚不足以羅列於「主要污染物」中?

  第三,環保署或許主張高雄市的前金站與左營距離不算遠,其數值可以某種程度地代表(或解釋)左營的污染,但高雄其他離前金區更遠的地方呢? 還有,此地的PM2.5與美濃站、大寮站、鳳山站、小港站量測到的PM2.5一樣嗎? 與中、北部各測站一樣嗎?

  學術界的研究顯示,PM2.5的表面有可能附著戴奧辛、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 )以及重金屬等物質,我們自然擔心身處於石化業、鋼鐵業、燃煤電力業聚集的環境(高雄有許多大型工業區緊臨社區),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有多少PM2.5帶有這些有害或毒性物質的成分。但年報中並沒有任何一個章節甚至一個段落告訴我們,這些PM2.5裡面的成分是什麼? 沾附到哪些重金屬、哪些PAH? 有沒有那該死的戴奧辛?

  新聞節目屢次播報,台灣近年來肺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原因與空氣中的PM2.5濃度太高有關;學者莊秉潔也曾表示,中南部民眾罹患肺腺癌的比率未來恐將超越北部。

  我不知道上述的預測什麼時候會成真,但我知道,台灣應盡速將PM2.5納入空污指標,讓民眾確實了解當下完整的空品資訊,即時採取應變措施;我知道,空污減量是三級污染防制區民眾的最基本要求,絕非阻撓經濟發展的非分之想我知道,我不認識我呼吸到的PM2.5,而每年準時收我稅金的政府,有百分之百的義務給我答案!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