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春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教授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2.5,細懸浮微粒)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粒徑小於2.5μm的粒子;其中稱為原生性PM2.5是由六輕之火力發電廠、石化工廠等所排放的重金屬、戴奧辛、多環芳香烴等細懸浮微粒;另外稱為衍生性PM2.5是由六輕之火力發電廠、石化工廠等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等受到日光照射後所產生的硫酸鹽、硝酸鹽及有機碳等細懸浮微粒;
又六輕之石化工廠等所排放至大氣中之揮發性有機物(VOCs)氣體經過光化學反應而產生半揮發性有機物(VOCs衍生物)氣體,而這些半揮發性有機物(VOCs衍生物)氣體會被大氣中既存的PM2.5所吸附或被PM2.5中所含的水分所吸收;
因此PM2.5可能含有的有害污染物包括半揮發性有機物(VOCs衍生物)、多環芳香烴、重金屬、戴奧辛等,如依其有害性來考量時,半揮發性有機物(VOCs衍生物)與VOCs相類似,皆是有害性較大的,而且六輕之石化工廠等所排放至大氣中之VOCs的數量相當可觀,故VOCs應與PM2.5同時被關注之;
因PM2.5是無色無味而不易察覺,因此又稱其為隱形殺手,又因PM2.5之顆粒較小,故其即可帶著這些禍害無窮的半揮發性有機物(VOCs衍生物)長驅直入進到肺泡微血管中,再藉由血液循環將其帶到人體很多器官,其常期吸入可能導致人體很多器官之慢性病或甚至癌症,其嚴重危害鄉親健康;
所以鄭重呼籲政府應重視VOCs的嚴重危害性而要將其與PM2.5一併處理之。
更多相關訊息請上臉書『環境安全衛生監督聯盟』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