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貞岑 蘋果綠環境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註1]
壹、前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建築業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 的報告,建築業消耗佔全球40%的能源,並產生相應比例的碳排放(IEA, 2023)。因此,如何透過提升能源效率、引入循環經濟並減少建築業的碳足跡,已成為各國推動氣候中和目標的重要議題。
本文將從城市循環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透過循環經濟的應用和建築淨零實踐來推動建築業的永續發展,並分析德國和台灣的經驗與挑戰。在此過程中,我們將重點介紹德國的國際建築展 (IBA) Thüringen 的Nordhausen 氣候友善社區示範計畫,並探討其對台灣未來淨零建築發展的啟發。
貳、循環城市計畫中的建築資源再利用實踐
循環經濟是實現氣候中和的重要工具,歐盟在2020年發布的「綠色政綱」(Green Deal)中,將循環經濟作為實現碳中和的核心策略之一。主要是針對減少對新資源的依賴,並促進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這樣的理念在建築業的應用尤其重要,因為營建與拆除廢棄物(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CDW)是城市廢棄物的主要來源之一。
歐盟的「循環城市計畫」(City Loops Projects)主要是將循環經濟融入城市建設和翻新中,透過減少資源浪費並延長建築材料的壽命來實現建築領域的永續發展(UNEP, 2023)。該計畫有六個歐洲城市參與,包括丹麥的Høje-Taastrup和芬蘭的Mikkeli,這些城市透過在拆除舊建築時回收材料,並在新建築中再次利用這些材料,實現材料循環的目標。
圖1 關於建成環境循環策略的計劃與策略
資料來源: City Loops ( 2023:13)。
這些城市的循環經濟示範行動,不僅展示在建築領域推動永續發展的可行性,更提供地方政府實際可操作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全球其他城市,包括臺灣的城市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臺灣正積極探索如何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城市發展中,以應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壓力。
參、實現氣候中和:建築減碳與永續轉型的路徑
實現氣候中和的關鍵在於降低建築業的碳足跡。德國作為全球建築業領域的領先者,在推動低碳建築和永續建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德國的《建築能源法》(Gebäudeenergiegesetz, GEG)為建築行業設立嚴格的能源效率標準,要求新建建築和翻新建築必須達到高效的能源使用標準,並鼓勵更多地使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地熱能(IEA, 2023)。
此外,德國的《德國永續建築評估與認證系統》(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 DGNB)為建築業提供全面的永續發展標準,涵蓋建築物從設計到拆除的整個建築全生命週期。這個系統不僅考慮建築物的能源消耗,也包括材料的選擇、資源的使用效率、室內環境的品質以及整體環境影響(IEA, 2023)。透過完善永續建築認證體系的推廣,使得德國在低碳建築領域的實踐走在世界的前端。
在此前提,臺灣或許可以借鑒德國的經驗,推動更高效的綠色建築標準,並導入循環經濟的理念。臺灣目前已有綠建築標準的推動基礎,如《綠建築標章》,進一步可以再強化建築物全生命週期的環保措施,以達到國際標準並實現氣候中和目標。
肆、氣候友善社區的創新實踐:IBA Thüringen Nordhausen 的低碳轉型
德國國際建築展(IBA Thüringen)的 Nordhausen 氣候友善社區示範計畫是一個典型的結合城市循環經濟和建築淨零排放實踐的案例[註2]。Nordhausen 位於德國圖林根州,擁有約42,000名居民,社區主要由1970至1980年代的東德社會住宅組成,藉由老舊建築亟需進行翻新改造,來促成這個行動。
這計畫的核心理念是以多元的社區庭院設計和綠色交通設施規劃,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例如,計畫中導入混合動力電車系統,並在社區內建設無障礙的步行道,而這些措施大幅減少居民對私家車的依賴,促進公共運輸和綠色交通的使用率。因此,居民移動行為的改變,使得交通設施不僅降低碳排放,亦減少社區對停車位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城市空間的利用效率。
計畫中提出「更多土地!微調適應!」的策略,主要是將社區中的空地轉化為兼具社會、生態和基礎設施功能的開放空間。這些空間的建設過程中,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逐漸將其發展為公共活動場所,亦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特別是一些空置的庫房被改造成「休閒樂園」或「慢活小屋」,這些新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閒活動空間,同時也創造新的社區地標,並連接城鄉的漫步路徑。
Nordhausen氣候友善社區的示範計畫,不僅強調社區生活方式的轉型,亦透過創新的能源管理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實現建築物的低碳轉型。這個案例展現如何利用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實現氣候中和目標,並為其他城市和社區的更新與改造提供其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圖2 奧西茨基庭院的社區概念
資料來源:IBA Thüringen ,Lamm & Kirch 與 Casper Reuss 根據 ARGE Ossietzky-Hof 的範本製作。
伍、氣候中和目標下的都市與建築轉型挑戰
儘管德國和其他國家在推動氣候中和建築領域均有顯著進展,但挑戰依然存在。首先,如何在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下進行老舊建築的節能翻新,仍是一個主要問題。許多舊建築的翻新成本極高,尤其是那些已使用數十年的建築,需要全面更新電力、供水和隔熱系統(UNEP, 2023)。
不僅如此,建築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雖然是循環經濟的重要一環,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材料的品質和再利用性不穩定,導致其應用仍然有限。如何在大規模的建築和拆除中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建築材料,仍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援。
陸、臺灣淨零建築政策展望:創新、永續與氣候中和
面對全球淨零排放的壓力,臺灣也開始積極推動建築業的轉型。根據臺灣政府的氣候政策目標,計劃在2050年實現淨零,這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系統性的變革,包括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推廣再生能源的應用以及加強建築材料的循環利用。
目前,臺灣《綠建築標章》已為新建築物設定一定的環保要求,但要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建築的翻新和能源效率提升。因此,建議政府應鼓勵更多的創新技術,如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和高效隔熱材料的應用,以幫助減少建築物的能耗。德國的經驗顯示,成功的政策實施依賴於政府、企業和居民之間的密切合作。臺灣可以借鑒德國的經驗,透過政策支援、經濟激勵和技術創新來推動建築業的全面轉型。
柒、結語
建築業的氣候中和轉型對於達成全球淨零排放目標至關重要。從歐盟的城市循環計畫到德國的國際建築展 IBA Thüringen Nordhausen 示範計畫,這些案例經驗呈顯,如何透過有效政策支援和技術創新實現建築領域的低碳發展。臺灣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從這些國際經驗中獲得啟發,並結合在地的實際情況,推動建築業的全面綠色轉型。隨著全球對減碳技術和政策的持續投入,建築行業的未來將更加綠色、高效和永續。透過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並結合在地生活文化差異,臺灣的建築業可以在全球淨零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加速邁向氣候中和的未來(IEA, 2023)。
- CITYLOOPS(2023). "City Loops Circular Construction handbook."
- IEA(2023). "Global Energy Review: CO2 Emissions in 2023." Paris: IEA Publishing.
- UNEP(2023). "2023 Global Status Report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Nairobi: UNEP Publishing.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1] 蘋果綠環境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聯繫email:eco.plan@msa.hinet.net
[2] IBA Thüringen. "Nordhausen, Multitalent Ossietzky-Hof." Thüringen: I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