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喬琪 中心助理研究員
德國國家科學院(Academy of Sciences Leopoldina, 利奧波帝納研究院)是德國聯邦政府最重要的科學顧問機構,為德國的國家政策提供實際的科學背景及建議。德國國家科學院針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表第三份聲明。
德國國家科學院於3月底及4月初,分別發表兩份聲明,第一份聲明提到如何抑制疫情、如何保護脆弱族群及提升公衛系統的能力等。德國全國暫時性的封城及社交距離看起來是有用的,但必須在封城的期間準備經濟活動或生活如何恢復。第二份聲明聚焦於健康議題,提出三大建議:廣泛使用口鼻遮掩物、短期手機數據的使用及提高檢測。
本次為第三份聲明「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永續方式克服危機」(Coronavirus Pandemic – Sustainable Ways to Overcome the Crisis),內容針對心理、社會、法律、教育和經濟面向,提出有助於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的策略建議。聲明也針對經濟和金融部門及教育領域提出建議框架:必須保護每個個體並促進有尊嚴的生活、逐步恢復公民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能力,這些措施都應該遵循永續性及韌性概念去建立。
聲明重點整理如下:
1. 優化決策基礎
新冠病毒的流行已造成大規模的社會衝擊,有鑑於病毒帶來的影響具不確定性。因此科學背負著重大責任,需要持續更新所有目前可及的知識及數據,以高度的動態分析予以行動建議。目前為止,僅基於症狀的資料蒐集,可能會導致感染過程的感知失真。因此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代表性及區域性的民眾感染及免疫情形的調查。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數據資料應適時地納入正在進行的動態模型中,以得到更可靠的短期預測,用來支持決策並實證政治措施是否有效,例如韓國徵求自願者使用GPS來追蹤活動軌跡,以提高現行模型的精確度。尤其可以提供脈絡依賴、地方性解決方案,從而對流行傳染病做出有區別性的預測。
2. 對風險進行差異性評估
一個有效數據提供的情境分類對社會及個體在因應新冠病毒是很重要的,必須將重症及死亡人數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也進行與各年齡層的預期死亡風險相關性分析。除此,也要更清楚說明能反應實際情況的個體風險代表及其他系統風險,如醫療系統超載風險及商業、社會的負面結果。這是確保民眾可以合作並執行必要措施的唯一途徑。
3. 減輕心理及社會影響
以一個出於內在自我保護或團結的動機來執行防疫措施,比起強制威脅的方式更為重要。實際的時間規劃及清楚的措施來逐步讓生活正常化,可以增加每個人對生活的掌握度及預測性,有助於最小化目前負面心理及生理的影響。同時必須為當前特別受到限制的風險群體提供援助和支持,例如兒童或受家庭暴力的人。
4. 權衡要採取的措施時,應包括多種觀點
為保護在流行傳染病時期的生命健康,國家所研擬的規定可能會犧牲了其他合法利益,但這些措施不能忽略比例原則,在整體評估中是必須被考慮的。因此,需要多方考量,仔細權衡各種措施的複雜性。當前因應危機的政治決策必須有認知瞭解到問題的多面性,要考慮到受影響者和處於不同風險中的人的觀點,並且在權衡利弊的過程中保持透明並進行溝通。例如,僅為保護個別人群體(如老人)就對其施行預防性隔離的作法,就必須被視為家長主義的父權制度而加以否定。
5. 逐步開放教育
這次的危機導致育幼、教學服務大量減少,也造成社會不平等的加劇。因此應盡快重新開放教育機構。此外必須取消教育限制,但要將新感染的風險降至最低。在教育系統中,年幼兒童需要更多的照料,因此必須逐步重新開放小學和國中教育。針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使用數位或遠距教學,因此高等教育課程可以後續再開放。因此如果允許,傳統方法及遠距教學間需要採用不同形式的過渡方法並經過試驗,特別是針對有學習困難的兒童,需要特別努力以減少他們可能面臨的挑戰。但由於較小的兒童無法遵守社交距離和保護措施,因此應以有限的方式重啟托兒所。
6. 使日常生活正常化
- 控制新感染穩定並處於低成長、
- 建立必要的臨床儲備能力並恢復對其他患者的護理、
- 應當有紀律地遵守已知的保護措施(醫療措施、口鼻掩護、社交距離、加強對新診斷的病例發現)。
例如零售、飯店業及一般商業、公共交通都是可以恢復運營的行業。另外,如果採取上述保護措施,則可以進行商務旅行和私人旅行。如口罩為公共交通等某些領域的因應措施,如果可以保持參與者的社交距離和接觸強度,則社交活動、文化和體育賽事也可以逐漸恢復,但持續地監測新感染的數量是必要的。
7. 利用經濟和金融政策來穩定局勢
由於目前仍在採取管理冠狀病毒的醫療政策措施,因此必須提供經濟和金融政策的短期幫助,以彌平困難局面。包括短期工作、流動資金的支持、減少破產的租稅緩課和補助金。此外,只有在極端緊急情況下才應使用國有控股(State holdings)來幫忙穩定公司,隨著當前醫療政策措施的緊縮,從中期來看,有必要進一步擴大財政政策動力。在稅收方面,可提出對附加稅(solidarity surcharge)的部分減免,甚至是完全取消附加稅。在支出方面,應提供更多資金用於公共投資,例如在醫療、數位基礎設施和氣候保護。這場危機更需要歐洲團結,因此也應進行社區危機管理,例如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的流動性擔保、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EIB)的財務支持,並以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ESM)來因應受流行傳染病影響的信貸額度。
8. 應制訂永續發展的路徑
現有的全球挑戰,例如氣候和物種保護危機不會隨著冠狀病毒而消失。國家和國際層級採取的政治措施應根據生態和社會永續、未來永續性和強化韌性的原則制訂。在冠狀病毒危機前制訂的相關措施也不應被削弱,而是必須持續優先地被實施,甚至加強執行,刺激經濟計畫也要與歐洲綠色政綱的目標保持一致。
9. 持續運行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秩序
在危機後必須盡快減少或調整經濟危機期間採取的經濟政策措施,以支持將永續業務作為自由市場秩序的一部分。例如,對公司進行的危機緊急投資應在此後撤回,以減少公共債務,且債務的停止應在現行法規框架內進行。如此一來在緊急情況下才可以允許較高的債務,然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減少債務。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