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書淮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2015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和全台多個NGO共同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針對地方政府能源治理能力進行評比,今年為了因應國際淨零趨勢,新增氣候及淨零指標,並且首次納入離島縣市。金門縣初次參與便躋身非六都第五名,金門是如何建立氣候與能源治理機制,邁向淨零之路又有哪些挑戰呢?
氣候治理基礎雄厚
金門縣於2016年通過《金門縣低碳島自治條例》,是離島唯一訂定自治條例的縣市,法條不只明定各局處職責,針對再生能源、低碳觀光、低碳運輸、低碳建築等面向皆有相關規範,奠定金門氣候治理穩固的法制基礎,期待未來縣府可以朝向淨零自治條例邁進。
實際執行方案《建置金門低碳島第二期計畫》明確訂定計畫期間(2019年至2022年)各年度能源、住商、運輸部門的減碳目標及行動策略,針對離島特性優劣盤點也相當清楚。然而,金門目前僅設定2025年較2012年溫室氣體減量10%的目標,期待草擬中的第三期低碳島計畫,能夠因應國家淨零路徑,規劃更為前瞻的各部門策略,提出階段性減碳目標並宣示淨零。
金門能源轉型如何轉?
金門縣由於離島獨立電網特性,較難從其他地區調度電力,因此台電目前以多個小型柴油機組做為發電主力,避免單一機組故障導致全島跳電危機,同時積極發展儲能系統,於斷電時迅速補上電力缺口。不過柴油發電排碳量相當高,台電與縣府應評估轉型成其他發電方式的可能性,規劃發電端明確的減碳路徑。
在綠能發展方面,金門縣積極裝設太陽光電,不只於畜牧業屋頂建置936kW[註1]、金湖陽光車棚建置1368.5kW,也與水利署合作於金湖水庫設置水上型太陽光電,同時規劃擴大風電裝置量。另外,《建置金門低碳島第二期計畫》強調公有建築應裝設再生能源,以供建物本身電力使用,金門縣在盤點公有屋頂光電潛力後,目前已達到建設率100%,總裝設量為5850.46kW[註2]。由於離島綠能原物料和維運團隊相對成本較高,期許縣府協助民眾降低裝設門檻,以加強私有屋頂光電的推動力道,提高整體屋頂光電比例。
各部門如何邁向淨零?
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金門縣目前溫室氣體主要排放來自住商部門(36%),其次為製造部門(29%)及運輸部門(24%)(行政院環保署,2022),針對三大排碳部門,金門目前政策有哪些改進方向呢?
住商部門排放主要來自於電力使用,台電已於2020年在金門全面裝設智慧電錶,民眾可以使用台電APP檢視自家用電狀況,縣府應與台電共同合作,要求台電提供用電資訊,以利縣府思考如何結合中央節電相關計畫,更全面推動需量反應、抑制尖峰用電。
以觀光為主要商業模式的金門,民宿數量近500家,縣府推動節能旅宿示範場域,透過加強採光、通風、循環、建築外殼隔熱、熱水器改成熱泵系統等方式減少耗能,也會依據旅宿規模提供相應改善建議。可惜目前多停留在示範階段,縣府應多善用離島建設基金等資源,廣泛推廣節能民宿,另外若有民宿為當地住家改造,也可設計誘因機制讓民眾改善自住空間。
金門縣除了金門酒廠外,較少大型工業,縣府針對100kW用電大戶進行節能輔導時,已包含金酒幾個大廠,期望縣府能協助金酒以產業淨零作為目標,進行更細緻的製程改善、加強綠電責任等;另外,運輸淨零除了針對大眾運輸及居民汽機車電動化之外,縣府應考量觀光需求,提高遊覽車、小巴士電動化比例,並增設共享電動運具等。
讓淨零成為全民行動!
金門縣在民間參與上較顯不足,主要推動低碳業務的「低碳家園推動小組」未納入民間委員,政策擬定過程較少納入民間意見,值得鼓勵的是會議結果刊登於金門日報,若能將節電、綠能、氣候等資訊也整理並放上網,可增加資訊公開的完整性、方便民眾查詢。
節電方面金門縣配合中央住商節電計畫,提出「社區提案節電行動徵選補助計畫」,由居民因地制宜發想社區節電方針,但此計畫僅為單次活動,並未進行長期穩定的參與式預算規劃,除此之外也較少其他多元公民參與機制;針對綠能也缺少公民電廠的輔導協助措施,縣府應思考如何讓民眾更廣泛的捲動進淨零轉型的過程中。期待金門能進一步善用居民習慣的資訊接收管道,從單向宣導轉為雙向回饋,發展符合離島特性的公民參與模式。
身處氣候緊急時代,離島面臨比本島更嚴峻的災害風險,能否捲動全民參與氣候行動,結合人口及產業特性,減少能源消耗並完善綠能建置,提升能源自給率以維持能源安全,將是金門邁向淨零的重要關鍵。
-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2022)。〈首座大型陽光公車棚啟用 年發電量151萬度〉。2022/11/21 檢索。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新聞專區(2022)。〈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成果論壇 展現成果 邁向淨零生活〉。2022/11/21 檢索。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1]、[2] 資料源自:「能源轉型推動聯盟」2022年評比訪談金門縣政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