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台灣陷減碳M型化風險!電子業壓力大、供應鏈脫隊)
文/管婺媛、程莉茜
台灣碳競爭力百強企業進步很快,值得欣喜,但這就代表,台灣的減碳表現有大躍進嗎?
事實上,台灣中小企業若跟不上,大家的減碳之路,仍有不少隱憂。
現在,供應鏈的上中下游企業,並不是用同樣的節奏前進。
一支iPhone,大約要一千五百個零組件,單是鴻海就有上百家供應商,鴻海若要繼續承接蘋果的訂單,它就必須確保大家都走上減碳之路,否則只能淘汰不合格的供應商;但這些供應商背後又有更多小供應商,僅靠汰換,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今年,商周與台大風險中心第一次針對製造業供應鏈減碳進度,發出問卷。我們發現,台灣大企業與整串中小企業供應鏈的減碳觀點,差異頗大。
國際客戶緊盯,大企業陷兩難
中小供應商:賺錢第一、減碳排後
第一,電子業確實受到國際客戶要求,減碳壓力最大,但大家同船不同心。
我們從上市製造業公司回收的七十一份有效問卷中發現,包括群創、廣達、鴻海、聯發科等八成電子業者,都受到客戶壓力,要求其供應商進行碳盤查、使用再生能源。這已成大型企業最大痛點之一。
但,即便他們對供應商祭出減碳通告,中小型供應商在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能達標者少之又少。根據商周調查,僅一六.三%的電子製造業,敢將碳盤查納入採購合約,也就是把「有沒有減碳」跟「會不會給訂單」掛鉤。
大企業擔心對廠商要求太多,供應商會「爆炸」。一家市值逾新台幣七百億元的上市公司永續長說,客戶壓力要求接連而來,「我們從碳盤查開始要求,花了幾年才做好,現在客戶還要我們叫供應商去填CDP(碳揭露專案)問卷,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叫得動⋯⋯。」此外,有些在關鍵零組件、技術或原料「僅此一家」的企業,真的是怎麼樣都叫不動。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無論是國際碳定價或綠色金融壓力,台灣因碳費決策或施行期程都較遲滯,因此淨零政策的向下滲透率不足。大廠部分有較充分的減碳、碳盤查、內部碳定價準備,但大部分廠商仍需強化。而供應鏈端的協作從調查中看來僅是起步,尚須更強健的政策導引,讓淨零政策滲透率向下,有助於台灣在全球的綠色競爭實力。
如這次入選碳競爭力百強企業的金像電,就面臨這樣的窘境。
推動永續業務的金像電處長徐英順舉例,金像電的關鍵銅箔原料供應商中,有一家外國廠商,始終不肯配合做碳盤查驗證,他們也只能先輔導、勸說、舉行供應鏈大會,讓供應商了解企業的「痛點」,勸之以理、動之以情。
調查的第二個發現,是百強企業認為供應商不願意減碳的第一名原因是「沒有法規規定」。對多數中小型供應商而言,法規只是鞭子,他們不願意跟隨的原因是,眼前有更大的麻煩在前面。中美貿易戰後的「脫中」趨勢,讓他們必須走出海外布局,這讓大家遭遇成本提高與管理難度提升的壓力,再加上人才難招攬。減碳,真的很難成為他們最首要的痛點。
多數中小型供應商坦言,顧好生意、賺不賺錢,才是他們最擔憂的事,「減碳、碳盤查我也知道要做,但不會是我現在最急著做的事。」
第三個發現,也印證了大小企業同船不同心的窘境,九成五電子業受客戶建議使用再生能源,但其中只有三成企業「敢」請求供應商也使用再生能源。
徐英順認為,台灣目前綠電供應不夠、價格不菲,連大企業都負擔很重,如何再要求資源規模更小的供應商夥伴?
減碳「鞭子」加重,就能推得動?
難!法規才剛上路,太急恐加速淘汰
連減碳永續資優生台達電,也推得辛苦。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透露,今年他們為了協助供應商減碳,發出問卷調查主要供應商意見,一開始回覆有意願者有三十多家,後來再三確認,僅剩十一家。
問卷調查中,多數大企業認為,供應商因為「尚未受到政策法規要求」,是他們推動供應商做碳盤查最困難的主因,因此建議法規要再擴及更多企業。但「鞭子」加重,大家就能快速跟進嗎?
答案,並不一定這麼理想。
碳競爭力百強調查評審、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林泉興認為,政府才剛把碳費規定催上路,金管會也祭出各種新法規,但過於急切與嚴厲的法規,可能會導致被各種綠色標準逼急的企業,加速淘汰,不利產業發展。
台灣供應鏈減碳,正往M型化落差發展,已是事實。接下來,如何跑得快已經不是台灣的挑戰,如何能讓大家同頻率、共行,才是新課題。
2024商周製造業供應鏈 調查問卷說明
為理解指標上市企業,在供應鏈協商溝通、以大帶小減碳方面的現況,商周今年與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先針對製造業設計供應鏈調查問卷,希望能理解目前在供應鏈減碳上的現況與問題。
此問卷由台大風險中心研擬8題組,內容包含企業在推動供應鏈碳盤查及使用再生能源時,是否面對下游客戶壓力與壓力大小,也涵蓋企業在面對上游關鍵及一般供應商時,協商溝通的作為與影響力。
問卷採由企業主動填答,並依填答內容進行分析,此問卷不計分,本次共回收71份有效問卷。
●研究與分析合作團隊
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
亞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郭雅婷
台大風險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趙怡萌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卞中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