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出版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媒體與出版 navigate_next 媒體露出 navigate_next 【轉載】減碳百強48%大汰換解讀 營建業最脫隊、中小企業危險了
2023-12-05
點擊數:1741
【轉載】減碳百強48%大汰換解讀 營建業最脫隊、中小企業危險了

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減碳百強48%大汰換解讀 營建業最脫隊、中小企業危險了

文/楊乃錚

  愛護地球,也能同時賺錢,把挑戰變成創新的動能,這是商周與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合作的「碳競爭力100強」調查的起心動念。

  今年,我們從近千家上市公司中,篩選出符合評選資格的401家企業,再比較其公開揭露的碳排、營收資料,並回收194份上市企業調查問卷評分後,選出100強企業。以下是本次調查重點發現:

 

發現1》百強企業變動率近5成

日月光、長榮航成遺珠,廣達入榜

  除了今年有揭露完整碳排資料的企業增加到401家外,本次回收的上市企業問卷也增加了51家,不少優秀企業加入填答。

  今年的調查為拉高企業在減碳創新上的評分權重,問卷權重增加10%,使得今年「碳競爭力100強」名單相較去年,變動率近一半,連續兩年入榜的企業僅52家。

  去年入圍,但今年因少了問卷分數,掉出榜外的企業包括日月光、旺宏、開發金、豐泰、信義等。部分企業,則因為減碳幅度相比同業少而落選,如長榮航、美律等。而去年未入榜的廣達,今年因綠電使用比率上升,碳排年均減少高達26%;加上AI業務助長營收,其碳生產力也成長24%,因此入榜。

  統一超則以優化門市設計等措施減少能源使用,碳排年均減少達12%,加上問卷調查分數表現突出,成為新入榜企業。

  「台灣企業這幾年進步很快,碳盤查資訊完整度年年提升,因此名單變動不小,我們在未來2、3年內可能都會看到這個情況,這是好事,代表大家都在進步,台灣不是只有固定幾家企業在行動。」本次調查評委、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說。

 

 同步檢視碳排、營收,上市企業黃金名單出列!

圖表01 圖表02

 

發現2》金融業表現最突出

75%不只律己,連客戶碳排都掌握

  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為例,從最初金管會要求銀行揭露,到今年擴大要求上市櫃企業也要遵循永續揭露原則,有監管力量,就會推動企業執行。本次調查中,依據TCFD架構揭露碳盤查的企業逾8成,對比去年僅3成,大幅進步。而問卷分數表現最好的是金融業,不只盤查自己的碳排量,連自己投、融資的客戶,也一起盤查。

  「75%的金融業不只盤查自己的碳排,甚至盤查旗下投、融資組合碳排,可見在金管會的強力監管下,真的有好成果。」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雅婷說。我們的調查也發現,台灣企業開始在永續上展現更多產業創新力,針對企業減碳痛點,提供系統工具服務。

  超過百年歷史的英國標準協會(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表示,「很多台灣企業在提供解決方案這一塊很厲害,比如ISO碳盤查系統工具,就有4、5家廠商在做,而且品質跟國際比不會輸。」

 

圖表03-2

 

發現3》營建業慢半拍!

僅25%完整揭露近3年碳排放量

  然而,在所有上市的55家營建業中,揭露近3年碳排放量資料的僅14家、占比約25%。而且,他們的碳排盤查不完整,例如只算用電碳排量,或只算了總公司大樓碳排放量。

  「很多營建業只盤點總公司辦公室的碳排,且只以辦公室用電碳排為主,通過ISO認證的也很少。」台大風險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趙怡萌說。營建業者在減碳上脫隊,除了本身不夠積極,也缺乏公部門的資源協助。

  「營建業承包商複雜、供應鏈破碎,施工過程許多器具或車輛進出,要盤查工地碳排確實不簡單,」調查評委、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說,「尤其政府又沒有提供資料串接工具。他們需要資料銜接的技術、平台,降低盤查負擔。」一名負責碳盤查的上市營建業主管去年就向商周抱怨,「蘋果甚至會提供盤查範例給它的供應鏈,但工地要怎麼盤查?我去問內政部,他們要我去問環保署,到環保署還是沒人幫忙,到底要怎麼計算,政府好像沒人可以給我們問。」

 

圖表04-1 圖表04-2

發現4》政府規範、資源延遲

不到3成企業把碳排列為成本

  政府宣布延遲1年徵收碳費,也連帶降低企業執行碳定價的意願。今年不到3成的企業開始把碳計入經營成本中,期待以價制量,促進部門減碳。比率相較於去年,只進步不到5個百分點。反倒是今年熱門話題——碳權交易,有近4成企業著手相關規畫。

  企業施行內部碳定價,其實是提早做碳成本的風險控管,讓企業習慣未來政府收取碳費的商業環境。但,台灣企業在這塊落後,也凸顯出仍有許多企業還不願接受現實——碳排須付費,碳排也是企業經營成本。

 圖表05

發現5》永續M型危機浮現

大小企業難同步,恐齊遭殃

  許多大企業已經採取行動,而這次入榜百強、營收最小的企業,從新台幣16億元起跳。

  「台灣企業存在一種『永續斷鏈』,上市企業很認真、踏實的推動,但中小企業還是覺得跟自己無關,像溫水煮青蛙慢慢等,」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這次調查針對上市企業,整體表現不錯,但對比台大針對中小型企業做的研究,「很多(減碳)措施實施的比例沒有那麼高。」但,這些中小企業,許多都是上市企業的供應鏈,他們不肯動,也會拖慢上市企業減碳的腳步。「我們很急著要減碳,但這些供應商落差太大,叫不動的就是叫不動,」一位市值前10大的企業永續長,無奈表示。

  不少國際品牌如蘋果,都宣布供應鏈要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如果台灣大企業拉不動小企業,最後很可能落得被踢出供應鏈的下場。不論大小企業,一起遭殃。莫冬立認為,最重要的是政府法令要跟上,如歐盟就透過制度,要求建商減碳,「不像台灣碳費只以製造、能源產業為主,」其他沒被列為碳費開徵對象的產業,根本就不痛不癢。

 

圖表06-1 圖表06-2

 

國際借鏡》減碳法令更迭驅動產業

碳有價時代到,不能「只依靠國外」

  永續的M型化與斷鏈,還可能造成國家在碳有價時代下,喪失競爭力。蒲樹盛舉歐盟為例,歐盟每天都有新的法令更迭,成為引導產業創新技術的驅動力;相較之下,台灣法令慢半拍,產業沒有新做法,「到2030年,我們的製程要走向永續,可能只能依靠國外研發的技術、產品。」

  今年商周「碳競爭力100強」調查中,入圍評選的401家企業,有180家的碳排比2020年減少;其中,有8成企業的營收都能維持成長,這證明,台灣企業絕對有能力在永續壓力下,既減碳又獲利。

  現在,正是考驗從政府到民間,所有人能否同步前行的關鍵時刻。

 

商周碳競爭力100強調查說明

  商周與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自去年起舉辦「碳競爭力100強」調查,要看在法規還未強制要求下,有哪些企業卻已跑在前面,提前備足未來所需的「碳競爭力」。

  本調查有2部分,公開資料及問卷評分。

  公開資料由商周主動蒐集公開資訊觀測站、企業永續年報的量化資料,根據同業的相對表現進行評分,共占70分,本次篩出過去3年有碳排資訊,且出版永續報告書者共401家企業。而問卷則由企業主動填答,並由填答內容進行評分,此部分占30分,無填答者以0分計算,本次共回收194份問卷。最後,依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之產業分類,進行產業內的評分、排名,最後以入圍評選的各產業企業家數對百強的占比,取出碳競爭力100強名單。公開資料及問卷說明如下:

一、公開資料,由評審團選定5項指標,再由企業之永續年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之資料進行計算。

  (一)碳生產力:指每噸排碳量能創造之營收。以企業2020年至2022年平均營收除以平均碳排量(範疇1+2),此項目越高,得分越多。

  (二)碳排成長率:企業2020年至2022年之年均碳排成長率,此項目越高,得分越低。

  (三)減碳承諾度:企業最新公布之減碳目標,再經年化處理。

  (四)管理階層:企業永續或環境工作之最高負責層級。

  (五)範疇3碳排:企業是否已揭露範疇3碳排(編按:範疇1為來自製程或工廠的直接碳排,範疇2為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熱、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碳排,範疇3包含員工通勤、商務旅行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間接碳排)。

二、調查問卷,由台大風險中心擬定13題組,包含:淨零目標、減碳計畫、揭露準則、低碳創新、再生能源使用、實行碳費及碳權等,以檢視企業的實際減碳作為。

三、本評比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之上市企業自主公開揭露、經第三方驗證的報告書資料,為評比標準;本評比結果可能因各別企業揭露範疇邊界不同,而產生差異。

 

調查合作夥伴:

評委名單
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邱奕嘉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時芳

調查合作夥伴:

合作研究單位名單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雅婷
台大風險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趙怡萌

 

AI股廣達、緯創減碳最猛,統一超因循環杯亮眼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