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出版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媒體與出版 navigate_next 媒體露出 navigate_next 【轉載】名家觀點/新政府面臨的淨零碳排系統風險
2024-05-16
點擊數:922
【轉載】名家觀點/新政府面臨的淨零碳排系統風險

(本文轉載自:2024/05/14 經濟日報 / 周桂田》名家觀點/新政府面臨的淨零碳排系統風險

 240516 轉載內文

 

文/周桂田 中心主任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形成的供應鏈重組、美歐對中之去風險政策、科技競爭圍堵、China plus1、Taiwan plus 1之科技產業全球布局、AI算力競爭與連動電動車產業、軍工產業的國際競逐,新政府團隊已經面臨與八年前截然不同的全球治理格局。這些科技、國際政治經濟變局是屬於產業與科技策略之因應,而另一番具有國際強制規範導向、對政府治理與企業衝擊甚鉅的為2021年全球在COP26立下的2050淨零碳排共識要求,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愈來愈具規範化、制度化導向的要求。

  前者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民間企業只要謹慎布局、擬定與創造新穎條件,或可以加入開創國際競爭新局;而後者則屬於經濟與社會體質全面更替與轉型,對於習於褐色經濟架構下低電價、低水價、低勞動價格與鬆弛環境、勞工權利保障與監督的台灣,屬於高強度的外生變革力道、驅動遵循國際規範。

  然而,光看近期國會反對黨錯置為民生把關而凍漲電價之作為與修法、行政部門推出高度碳洩漏疑慮之碳費徵收辦法草案、工業團體要求暫緩、延遲或降低碳費等,這些作為、制度與話語表徵行政部門與部分企業長期以來被高度鎖定在能源密集、廉價環境與社會成本的路徑,堆疊轉型障礙。

  事實上,台灣推動能源稅已經歷經2006年、2009年、2015年三次機會之窗的失敗,而這期間競爭對手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已經早在2012年、2015年、2021年實施碳稅或碳交易;而電價、油價、水價等攸關能源成本也早順勢調漲以驅動產業邁向高質化競爭變革,並遠遠高過低廉成本而致企業忽於變革的台灣。若說這些期間台灣還可以躲過國際的制約,享受搭便車的利益,當前的局勢已經完全不可能。況且,台灣準備碳費徵收已經從2020年談到現在,企業沒有再推諉延遲時程理由。

  看來,新政府團隊的核心考驗在於未來競爭、發展價值典範的抉擇,若沒有覺醒台灣系統性的落後與中、長程政略視野,將繼續陷入國內這些遲滯、自我囈語的漩渦,再空耗數年。而AI行動內閣若無淨零與ESG國際規範與競爭作為與決心,將使得過去遲滯造成今天已經進退兩難的台灣,很快喪失國際供應鏈樞紐的優勢。

  近期淨零與ESG的外生驅迫力,架構上弱規範屬性為歐盟永續分類標準、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這兩者並與ESG的環境、社會、治理面相互嵌入。而中強度規範屬性為氣候財務相關揭露報告(TCFD),目前將從企業自願到強制揭露,涉及公司財報的誠實揭露規定。同時,關涉到企業生產對生態、自然衝擊的自然財務揭露報告(TNFD)也日漸納入國際體系。高強度規範屬性規範為眾所皆知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或各國的碳關稅立法,逼迫台灣訂定碳定價機制,以防競爭落隊。

  而另一個高強度規範屬性為國際正推動倡議注重企業人權、勞工與社會平等之不平等財務揭露報告(TIFD),也需要注意;尤其,歐洲議會4月24日甫通過歐盟《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俗稱供應鏈法案)。對於做為全球供應鏈但過去在勞動人權、工會組成、團體協約等落後的褐色經濟台灣,勢必要儘快提出因應改革。

  簡言之,蔡總統已經踏出第一步宣示2050淨零碳排,但此攸關經濟、環境、社會共時轉型的政略,需有戰略性的價值抉擇與執行路徑;台大風險中心近年的TCFD調查與公正轉型調查,都清晰顯示再繼續蹉跎與躊躇,企業已經陷入溫水煮青蛙情境而遲於變革,更難建構引領台灣進入下世代國際競爭與舞台契機。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