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建宏 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隨著都市的擴張與發展,新世紀的都市文明又開始召喚軌道系統,來提供都市的交通運輸。特別是在台灣近幾年因為縣市合併而形成的五大都會(以及即將升格的桃園縣),軌道運輸的發展,就成為許多市民心中可以連結城鄉發展的交通運輸工具。而伴隨著油價的高漲,以及越來越嚴重的極端氣候變遷,軌道運輸系統作為一種綠色的交通運具,更成為當前綠色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
回顧二十世紀的發展,都市的急速成長與複雜化,和汽車公路系統快速取代鐵道文化,成為上一個世紀最顯著也是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變化。在個人消費主義的驅使,以及汽車工業強力主導下,汽車與公路取代鐵道而成為二十世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這個變化也使得都市的景觀與機能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都市不再是一個集聚的中心,隨著個人汽車的盛行,都市不斷的向外沿生,一個完整的都市機能於是便被公路以及汽車切割。而統治者更透過四射的公路系統,來分化市民社會。有著「後現代城市」之稱的洛杉磯市正是公路系統城市的最佳代表。透過綿密的公路網路,美國的上層統治菁英巧妙的切割下層社會各種膚色的人民,使它們孤立的站立於洛杉磯這個碎裂的城市,而喪失了美國都市中對抗上層菁英的傳統特色。
在台灣都市的發展史上,航運與鐵道是促成台灣都市發展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後者,在後藤新平,這位號稱「以生物學原則經營殖民地」的日本殖民政府民政長官大力推動下,台灣的主要鐵路系統以及都市體系逐漸成形。通過縱貫線、森林鐵道與糖廠鐵道等公、私部門共同建構的鐵道網,深入台灣各地,並串連城鄉空間,進一步讓台灣許多地區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被充分應用。根據葉高華與劉孟奇(2013)的研究,清楚指出:「鐵路建設減少運輸成本,使車站附近地區更容易進行交易分工而提高農業產出水準。」而也因此,造就了台灣的城鎮的興起。在郭統譽(2013)的論文研究亦指出,日治時代,由於鐵道、縱貫線等公共建設的興建,台灣許多城市逐步的興起。
台灣許多城市,其主要的都市動線必定是由火車站前開始。而火車前後站的分別,也成為許多城市都市功能與群聚的主要分界線。對許多早年遠離故鄉,前往台北找尋新希望的中南部鄉親來說,台北舊車站後站是他們人生一個重要的轉略點。這樣一個豐富的社會、人文的都市機制,隨著台灣社會不斷的向汽車文明前進而逐步消失了。我們對我們所生存的都市愈來愈陌生了。都市規劃學者林區(Kevin Lynch, 1918-1984)在其最主要的著作—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書中,提到我們對都市的認識,是透過各種不同的都市意象、節點景觀的組合,來構成我們對所居住的成是之基本認知。但是隨著汽車公路文明的興盛,都市中的各種意象不再為我們所在意。道路的指向遠遠勝過各種節點的意象。於是,我們逐漸習慣生活在一個沒有歷史意義,沒有特定都市意象的城市。而北到南,我們辨識不出個個城市的差異。
為了活化城市機能,重新賦予台灣不同的城市各自的生活風範,我們應該善用台灣已有的鐵道系統,透過新的鐵道文化的建構,來活化我們僵硬的都市機能。 對許多人而言,台灣現有的交通狀況簡直就是一場惡夢。不但在市區內時常動彈不得,在區域間的交通狀況更是許多駕駛人的惡夢。再看看現在台鐵的經營狀況,龐大的人事支出、以及過多的長程運輸,使得鐵道做為都市間與都市內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功能,無法發揮出來。其實許多歐陸國家的城市,透過綿密的鐵道系統—包括長程高速鐵路、區間鐵路系統、市內電車以及地下鐵道系統,建構起一個完整的交通運輸體系。任何人只要一進入這個系統的任一部份,就可以快速的連接到另一個系統,交通的便利性自然就達到了。而近幾年的科技的發展,更讓新世代的個人式大眾運輸系統(personal rapid transit),成為連結主要交通動線與傳統街墎的便利運輸系統。這樣的交通系統,在倫敦奧運時,展現了新世代交通運具的便利性與私密性,更在西雅圖等地,成為活化舊市區的主要動力。因為,個人式大眾運輸系統的運量,是以小型運量(不超過6人)的運輸量,透過減變得軌道舖設,與較狹小的運具空間,進入傳統狹小的舊市區街墎,讓舊市區與主要都會區連結,達成都市復興的功能。
再看看近鄰日本,在日本國鐵民營化之後,通過市場機能的驅使和各種地方魅力事件的積極發展下,電車之旅成為日本的國家特色之一。不但讓鐵道系統起死回生,更讓許多地方活化起來,而都市的機能也更加完備。最新的日本學者研究也指出,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日本的都市發展,開始回歸到車站的周邊,透過集合式住宅與消費商場的共同發展,讓人口逐漸老化的日本都市社會,其高齡人口得以通過緊湊城市(compact city)的建構,降低他們通勤所耗費的時間,增進生活與消費的便利性。畢竟都市的空間有限,唯有透過便利的交通網,在交通運輸導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緊湊城市建構下,都市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才能充分展現,並完成一個有機都市的建構—在這樣的都市中,它的各處都市景觀是充滿著許多不同的文化、歷史與社會功能。一個有機的都市,不但提供都市居民居住與交通的便利性,更重要的它能使的居住於其中的居民,快速的集結去參與各式各樣不同的社會活動,並清楚的辨識出都市內不同的功能結構。而這是現在這樣一個汽車文明宰制的都市規劃所不能呈現的。
面對當前台灣的都市發展困境,特別是主要都會中,以火車站為發展中心的傳統市區的沒落,我們應該重新規劃台灣的都市意象,建構起一個以鐵道文化文主體的都市,促進都市的再生,並且建構綠色運具的城市發展策略,以和緩劇烈氣候變遷。以台北市為例,筆者建議應配合著博愛特區的改建計畫,將台北的都市動線做大幅度的改變。將總統府及周遭許多政府機構,重建為台灣歷史文物特區,仿效1980年代法國密特朗總統的巴黎重建計畫,重塑台灣的歷史記憶。而將政府重要機構到松山機場,使該區成為一個機能統合的政府辦公特區。而透過台北市捷運系統的延伸、機場捷運與高鐵的興建,和新竹市的輕鐵建設,將大台北都會區擴展至新竹地區。而這就必須積極整頓台鐵系統,延伸許多區間的通車,並積極建構新的鐵道系統於台北—新竹區間,將新竹空軍基地納入都會區中,取代原有松山機場的機能,興建機場至大台北地區的機場捷運線。透過這些綿密的鐵道系統的建構,我們便可以將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北都會商區緊密的結合,在網路的串連下,一個嶄新的新世紀都市意象將會浮現出來。而台中市,則應該透過連結山線與海線的鐵道網,讓大台中市的整體空間,可以串連在一起,進而透過公車快捷系統(Bus Rapid Transit)或個人式大眾運輸系統的串接,恢復台中市舊市區的發展。而高雄市,也應該利用輕軌系統的建設,完成高雄市雙風箏的交通連結系統,並透過橫向的公車系統,建構魚骨式的一日交通生活網。通過這樣的鐵道交通建設,重建都市內部有機的生活。
鐵道文化是台灣邁向現代化的第一個重要指標,也曾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與歷史記憶場所。迎接新世紀的來臨,我們應該要積極回復並重塑台灣的鐵道文化,並將其深化入台灣現有的都市體系中,讓台灣的城市展現出各自獨特的風範,並未我們以及未來的一代,書寫台灣本土的都市意象。
參考書目:
- Lynch, Kevin.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葉高華、劉孟奇 (2013),再探鐵路對於20世紀初臺灣農業生產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1:3,251-277。
- 郭統譽(2013),消逝的生命之河:從人口與產業探討城鄉發展的階段性-以台中市豐原區為例,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