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題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研究主題 navigate_next Open Energy navigate_next 台灣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暨退休基金高碳投資分析
2017-06-14
點擊數:18567
台灣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暨退休基金高碳投資分析

Open Energy 台灣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變化趨勢分析

圖文/中心能源資訊組整理
2017/09/13 依據台灣化學纖維、台灣塑膠、台灣中油、南亞塑膠四家公司各年度的CSR報告書,修正其溫室氣體排放資料

 

一、「2013年-2015年台灣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變化趨勢分析」

 

圖一 2013年-2015年台灣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環保署(2015)、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 本研究整理環保署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資料,台灣2015年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公司)依序為:台塑石化、中鋼、台灣化學纖維、中龍鋼鐵、台灣塑膠、台灣中油、南亞塑膠、台積電、台泥與亞泥,以上年排放量統計資料包含該公司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一係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範疇二為能源間接排放源,係指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因上述統計已包含範疇二(電力)排放資料,故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排名排除電力供應業(如:台電、麥寮汽電、和平電廠等),避免重複計算。
    • 前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有半數為石油化學事業分別為:台塑石化、台灣化學纖維、台灣塑膠、台灣中油、南亞塑膠,總計6207.51萬公噸,約占2015年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的51.80%;全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約2.8億噸)之22.17%。
    • 若進一步分析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2013年-2015年,三年的年複合成長率[註1],可發現:中鋼、中龍鋼鐵、南亞塑膠、台積電等四家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成長。而2013年-2015年工業部門溫室氣體年複合成長率為負值,約為-1.08%。
    • 雖然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於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出減碳措施,但國際碳揭露計畫(CDP, 2016)指出:制定內部碳價格( internal carbon price)並應用至經營決策中,為企業因應減碳的關鍵機制。依據CDP調查,台灣目前共有友達、台達電子、達方電子、精成科技、旺宏電子、揚昇照明、臻鼎科技控股公司等七家廠商表示已應用內部碳價格(internal carbon price)於其商業決策之中,而前述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目前均未採行此措施,但根據CDP(2016)的問卷回覆調查,台積電與中鋼兩家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制定與採行內部碳價格。

 

二、「養老本也該是環境本─勞退基金與退撫基金高碳投資分析」

表一 2015年新制勞工退休金與公務人員退休撫卹金運用情形

2015年新制勞工

退休基金總額

15212.72億元

 

2015年公務人員

退休撫卹基金總額

5653.26億元

資產運用項目

投資金額

占全部基金比例

 

資產運用項目

投資金額

占全部基金比例

自營-國內權益證券

(股票、受益憑證等)

625.47億元

4.11%

 

自營-國內權益債券

(股票及指數股票型基金、受益憑證等)

881.48億元

15.59%

自營-國內債務證券

(公債、金融債、公司債、短期票券)

2316.93億元

15.23%

 

自營-國內債務債券

(公債、金融債、公司債、短期票券及庫券)

1140.22億元

20.17%

國內委託經營

(股票、受益憑證等)[註2]

2481.00億元

16.31%

 

國內委託經營

(股票、受益憑證、

短期票券、債券等)

761.41億元

13.47%

合計

5423.40億元

35.65%

 

合計

2783.11億元

49.23%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2016)、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a)

 

表二 2015年新制勞工退休基金與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前十大持股及債券比例

2015年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前十大持股及債券比例[註3]

 

2015年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前十大持股及債券

十大個股

公司名稱

占全部股票投資比例 (%

十大債券

公司名稱

占全部債券投資比例(%

 

十大個股

公司名稱

占全部股票投資比例 (%

十大債券

公司名稱

占全部債券投資比例(%

1

台積電

14.26%

1

台積電

10.20%

 

1

台積電

9.80%

1

台電

16.58%

2

鴻海

5.29%

2

台電

7.63%

 

2

鴻海

4.91%

2

土銀

11.60%

3

國泰金

3.28%

3

台塑石化

6.89%

 

3

國泰金

3.80%

3

北富銀

6.78%

4

大立光

3.02%

4

台灣塑膠

6.59%

 

4

台灣大

2.89%

4

台積電

5.85%

5

中華電

3.01%

5

鴻海

6.47%

 

5

中華電

2.77%

5

第一銀

5.65%

6

富邦金

2.91%

6

台新銀行

5.45%

 

6

聯發科

2.68%

6

國泰銀

5.65%

7

台達電子

2.46%

7

富邦金

4.24%

 

7

第一金

2.68%

7

中鋼

5.22%

8

聯發科

2.41%

8

南亞塑膠

4.11%

 

8

台灣塑膠

2.38%

8

兆豐銀

4.68%

9

台灣塑膠

2.39%

9

中小企銀

4.06%

 

9

南亞塑膠

2.30%

9

上海銀

4.58%

10

可成科技

2.37%

10

玉山商銀

3.13%

 

10

富邦金

2.03%

10

新光銀

3.90%

高碳排公司持股比

台積電

+ 台灣塑膠

16.65%

高碳排公司持股比

台積電

+ 台塑石化 + 台灣塑膠 + 南亞塑膠

27.79%

 

高碳排公司持股比

台積電

+ 台灣塑膠 + 南亞塑膠

14.48%

高碳排公司持股比

台積電

+ 中鋼

11.07%

2015年新制勞工退休基金運用於股票及債券之總金額約5423.40億元

*黃色底表示該公司為2015年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

 

2015年公務人員退撫基金運用於股票及債券之金額約2783.11億元

*黃色底表示該公司為2015年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2015a)、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b)

 

    • 綜合上述表一、表二、並參考勞動局(2015b)以及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c)等資料,可粗估:2015年全國勞工與公務人員之退休基金投資於我國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的金額,保守估計為800億元。
    • 年金改革議題近年廣為台灣社會關注,然而其制度改革應採取更宏觀的角度。物價通膨導致退休金貶值、以及經濟成長停滯衍生國家財政破產的風險,均為退休金制度的兩大挑戰,而這兩大挑戰均與當前的全球環境與資源危機有關。在物價通膨上,依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於《資源革命》(Resource Revolution)報告中分析,全球的實質物價在過去一百年中,原本是呈現每年下降1%的趨勢,然而自2000年起,則卻逆勢上昇,且幅度近乎抵銷過往百年來因生產力進步所獲得的物價紅利。其指出過去十年的通膨,乃是因為全球資源性物資短缺,又因環境污染問題反噬各項農工業生產力所致。因此若將此兩項嚴峻條件納入退休金制度改革規劃中,首先要檢視退休金的流向是否因大舉投注至高耗用資源以及高排碳的生產業別中,變相加劇了資源性通膨以及環境限制的成長極限。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計畫(UNEP Financial Initiative)在2011年出版的《普世所有者》(Universal Ownership Why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matter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報告中,以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造成的漏油事件為例。BP於2010年4月發生漏油事件,除了399億美元的生態賠償和清理成本外,亦造成股價下跌等影響,且由於該公司大約占英國退休基金股權持有的8%,因此事故發生後,導致退休基金淨損失了2.5%。
    • 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AODP)提出全球氣候指數,[註4]檢視全球1000大退休基金、保險公司與主權財富基金在投資組合選擇上,氣候變遷風險考量的完整程度,如投資於碳密集產業的比例、碳排放揭露的透明性等。而南非公務員退休基金管理單位則已試圖將股價碳泡沫化(carbon bubble)納入其投資策略的研擬,法國退休金儲備基金(Fonds de Reserve pour les Retraites)的管理單位亦已研析將環境因素納入投資策略。
    • 知名記者Naomi Klein(娜歐蜜‧克萊恩)於《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一書中介紹化石燃料撤資行動(fossil fuel divestment)。該行動乃是鑑於化石燃料業所引發的氣候與社會風險,故呼籲跟公共利益相關的機構,如大學、宗教組織和地方政府,出脫他們在化石燃料公司的持股,目前已有安聯(Allianz)、挪威主權基金、加州大學、波特蘭市等503個組織承諾將撤離化石燃料業的投資。前述撤資行動聚焦於化石燃料開採業者,而台灣雖未擁有英國石油(BP)、殼牌汽油(Shell)或是美孚石油(Mobil)等大型化石燃料業者,但境內石化產業的發展以及對燃煤電廠的仰賴,亦驅動了化石燃料需求成長,故應思考藉由針對勞退基金、郵政儲金、國民年金等公有資金的監督,促使其撤消對高耗能產業的投資今年輔成立的臺大學生會永續部亦與國際NGO-350 Taiwan合作,針對校園撤資議題進行基礎研究,並倡議臺大撤出投資於中鋼、亞泥、台泥以及台塑各關係企業上的資金(總計約2.6億元),轉投資乾淨技術。[註5]
    • 年金改革的關頭,若無視其背後更宏觀的環境因素,不但失去將年金作為「社會本」,引領台灣邁向綠色經濟的契機,更將陷入資源性通膨與環境限制下的低成長交互產生的惡性循環之中,掏空大眾的「養老本」。

 

 





註解:

 

(1) 年複合成長率計算方式:{[(該公司2015年總排放量/該公司2013年總排放量)^(1/2)]-1}*100%

(2)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之債券皆為自營,無委外經營

(3) 表格內容不含ETF及受益憑證

(4) 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AODP: http://aodproject.net/

(5) 請參考:臺大學生會永續部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TUSA.Sustainability/photos/?tab=album&album_id=1199090310213565

參考資料:

 

      1.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2016). "Embedding a carbon price into business strategy"
      2.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1). "Resource Revolution: Meeting the world's energy, materials, food, and water needs" 
      3. UNEP Financial Initiative (2011)."Universal Ownership Why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matter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4.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a)。〈退撫基金運用明細表截至104 年12 月31 日止〉。
      5.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b)。〈退撫基金持有前10 大個股及債券比例截至104 年12 月31 日止〉。
      6.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2016c)。〈基金自營投資概況表-國內債券投資明細表截至104 年12 月31 日止〉。
      7.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社會責任報告書〉。
      8. 林鶯(譯),Naomi Klein(原著)(2016)。〈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台北:時報出版。
      9.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社會責任報告書〉。
      10.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2016)。〈104年年報〉。
      11.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2015a)。〈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04年12月31日前十大持股及債券〉。
      12.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2015b)。〈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國內債務證券投資明細表〉。
      13. 趙家緯(2012)。〈國際環境評論:退休金改革的環境因素〉。台灣立報:https://goo.gl/GZPc1x:2017年6月12日檢索。
      14. 趙家緯(2016)。〈《天翻地覆》與台灣轉型之路〉。苦勞網公共論壇: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4510:2017年6月12日檢索。
      15. 環保署(2015)。〈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資料〉。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