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題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研究主題 navigate_next Open Energy navigate_next 2022台灣能源情勢回顧

文/施怡君 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涵 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蕭彗岑 中心計畫專員、黃偉任 中心助理研究員
美術設計與圖資製作 / 張淨盈 中心助理、初云亭 中心助理
資料架構審訂/周桂田 中心主任、王瑞庚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2022年為台灣淨零的元年,台灣能源情勢發展如何?繼2022年3月國發會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後,同年12月國發會進一步發布「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上修「2030年減碳目標」,以逐步實現2050淨零排放之永續社會。其中,「能源轉型」為我國淨零排放路徑的首要之務,政府不但極大化風電、光電的設置,也重視氫能的佈局,以及地熱、生質能、海洋能等前瞻能源的技術發展。本期電子報Open Energy專欄,台大風險中心團隊延續「台灣能源情勢回顧」專題,透過全面性盤點台灣發電結構,蒐整2022年台灣能源結構基本數據,剖析全台能源消費變化趨勢、全台用電量變化趨勢、運輸部門電動車成長趨勢及地熱發展趨勢,提供各界參考及掌握台灣最新的能源情勢發展。

  本期情勢回顧,因應台灣如今已經進入淨零路徑實踐,做了小改版。首先,因應台灣的地熱發電加速進展,本期新增台灣地熱能開發的進度更新,對照看出臺灣相當多地熱能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未來大規模開發,需要重視原住民、在地社會的公正轉型。其次是簡要之相關政策追蹤與評析,融入各段以BOX呈現,更有利讀者閱讀。

 

一、2022年台灣發電結構與再生能源發電種類占比

  • 整體而言,我國2022年總發電量為2881.48億度,較2021年減少0.97%,減少28.16億度電。 配合我國「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的能源轉型政策方向,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大幅增加2.27%,從6.00%增加到8.27%,燃氣增加1.59%;相反地,燃煤則減少2.24%、核能減少1.31%,其餘的燃油、抽蓄水力各微幅減少0.29%、0.03%(經濟部能源局,2023a)。
  • 2022年發電量占比,以燃煤仍最高,占42.07%,其次為燃氣(38.81%)、再生能源(8.27%)、核能(8.24%)、燃油(1.54%)、抽蓄水力(1.06%)(經濟部能源局,2023a)。值得一提,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以0.03%差距首度超越核能
  • 火力發電目前仍是我國主要發電方式,2022年度火力發電量2374.87億度,占比高達82.42%。其中,燃煤發電量達1212.09億度,占42.07%;燃氣發電量為1118.28億度,占38.81%(經濟部能源局,2023a)。燃煤發電量自2019年呈現下降的趨勢,2022年較2019年減少4.11%,反觀燃氣發電量則自2019年起逐年增加,較2019年增加22.69%,也符應減煤、增氣的能源轉型發展方向
  • 2022年再生能源發電種類占比,以光電為主,占3.70%,其次為慣常水力(2.03%)、廢棄物(1.25%)、風力(1.23%)、生質能(0.05%)、地熱(0.01%)(經濟部能源局,2023a)。較2021年相比,光電、風力、地熱的發電占比皆有增長
  • 在再生能源發電量方面,2022年再生能源總發電量達238.43億度,對比2021年再生能源發電量174.56億度,一年之間成長了36.59%。其中,以地熱能成長幅度最大,從2021年總發電量0.09億度增加至2022年0.25億度,較2021年大幅成長了175.60%,其次為慣常水力增加68.24%、風電增加60.41%、太陽光電則增加33.97%(經濟部能源局,2023a)。
  • 核能按照進度進入除役階段,核二廠1號機已於2021年7月停機除役,2號機於2023年3月14日執照屆滿後,將正式宣告除役,使核能占比自2019年起逐年減少,核三廠也預計於2025年除役,有望走向非核家園(經濟部能源局,2023a)。
 

圖1-1 2022年台灣發電結構與發電量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a) ,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二、全台能源消費變化趨勢

政策目標

  1. 節能貢獻評估:經濟部的《節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草案)》涵蓋工業、商業、住宅、運輸等部門,同時整合新興節能科技應用,制定七大策略來達成「能源效率極大化」之目標,預計到2030年整體計畫可新增節熱227.3萬公秉油當量之目標(經濟部,2022c:5、6、13)。
  2. 能源密集度目標:根據2018年核定之能源轉型白皮書《節能目標暨路徑規劃》之期程與目標,2017至2025年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4%(能源局,2020:43)。

 

 圖2-1 節能戰略計畫推動路徑

圖2-1 節能戰略計畫推動路徑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2)。

 

趨勢分析

  1. 2022年台灣哪些部門能源消費最多?
  • 2022年能源總消費量為8,421萬公秉油當量,整體能源消費呈現負成長,較2021年減少5.72%(經濟部能源局,2023b)。
  • 檢視2022年能源消費占比,工業部門為最大宗,占總消費量32.60%;非能源消費次之,占26.99%;運輸部門占15.59%;能源部門自用占8.62%;住宅部門占8.21%;服務業部門占7.04%;農業部門占0.95%(經濟部能源局,2023b)。
  • 細觀各部門的能源消費變化,2022年「非能源消費」及「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費減少幅度最大,相較2021年分別減少14.95%、5.10%,帶動了整體能源消費驟減。住宅部門則下降2.65%,其餘之服務業、運輸、農業部門皆呈現成長趨勢(經濟部能源局,2023b)。

 

 

圖2-2 2022年部門別能源消費量及占比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b),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表2-1 2021與2022年全台能源消費變化比較表(單位:萬公秉油當量)

 

能源部門自用

工業部門

運輸部門

農業部門

服務業部門

住宅部門

非能源消費

總計

2021能源消費量

724.84 

2,892.62

1281.98

78.73

571.78

710.07 

2,672.57

8,932.59 

2022能源消費量

725.85 

2,744.98 

1,313.09

80.18 

592.98

691.26 

2,273.13

8,421.46 

2022能源消費成長率

0.14%↑

-5.10%↓

2.43%↑

1.84%↑

3.71%↑

-2.65%↓

-14.95%↓

-5.72%↓

能源消費變化量

1.01 

-147.64 

31.11 

1.45 

21.20 

-18.81 

-399.44 

-511.13 

負成長貢獻度

-0.20%

28.89%

-6.09%

-0.28%

-4.15%

3.68%

78.15%

100%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b) ,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1. 工業部門各行業別的能源消費變化趨勢如何?
  • 工業部門能源消費量較2021年下降5.10%。各行業別的能源消費均有下降趨勢,化學材料製造業的能源消費下降幅度最大(-12.42%),其次為塑膠製品製造業(-8.40%)、紡織成衣及服飾業(-7.18%)、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6.81%)、金屬基本工業(-6.02%),唯有電腦週邊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之能源消費呈現正成長(2.94%)(經濟部能源局,2023c)。

 

表2-2 2022年工業部門能源消費變化趨勢圖(單位:萬公秉油當量)

 

紡織成衣及服務業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化學材料製造業

塑膠製品製造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金屬基本工業

金屬製品製造業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

其他

2021年

  109.4

  115.68

   851.5

88.57

217.84

470.05

100.68

616.34

322.55

2022年

  101.55

  112.44

745.74

81.13

203.01

441.75

99.40

634.43

325.52

能源消費變化量

-7.85

-3.24

-105.77

-7.44

-14.83

-28.30

-1.28

18.09

2.98

較2021年能源消費量成長率(%)

-7.18%

-2.80%

-12.42%

-8.40%

-6.81%

-6.02%

-1.27%

2.94%

0.92%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c) ,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1. 能源密集度變化趨勢如何?
  • 自2016年以來我國能源密集度正持續改善,2022年能源密集度僅3.89公升油當量/千元,較2021年下降7.96%,不僅符合能源局訂定《節能目標暨路徑規劃》2017到2025年能源密集度需每年下降2.4%的目標,更高於國際能源總署全球能源效率策略(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所設定的年均改善2%(能源局,2020:43;IEA, 2022:8)。

 

Box 2.1 為什麼能源密集度改善率呈現下降趨勢?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其計算方式是能源總消費量除以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我國2022年能源密集度以較快速度下降,其降幅為7.96%,為近年以來最多。降幅度如此大的主要原因是整體能源消費量下降5.72%,同時GDP也增加2.54%(經濟部能源局,2023e;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a),使2022年能源密集度改善率為2016年以來最低。

 

圖2-3 2016至2022年能源密集度歷年趨勢圖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e),下載日期:2023年2月24日,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說明:能源密集度改善率(rate of energy intensity improvement)為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 (GDP) 總能源供應比率的下降百分比。

 

三、全台用電量變化趨勢

政策目標

1. 整體發電端之開發規劃:

  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之潔淨能源發展方向為規畫原則,短期目標以2025年太陽光電達到20GW及離岸風電5.6GW裝置容量為主要發展目標,並以地熱、生質能、小水力發電發展為輔,有望2025年達成全國發電占比15.1%的目標。燃氣的部分,目前已規劃陸續增加大潭、興達、森霸、台中、協和、通霄等燃氣機組,預計111~117年間新增裝置容量1,884萬瓩,此外,經濟部要求中油公司追趕第三接收站工程,預於114年6月完成供氣。燃煤部分,以「氣主煤從」的發電組合調整超超臨界機組發電(經濟部能源局,2022a)。

 

2. 整體用電端之需求成長預估:

  國發會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提到,電氣化為淨零主要趨勢,且民生產業、資通訊系統的發展,將驅動電力需求成長,因此全球主要國家電力需求規劃,均呈成長趨勢。

  圖3-1所示,2021年至2030年政府將納入大投資案與部門電氣化的用電需求預估,預計將增加超過200億度的用電需求,每年用電需求平均成長2.6%±0.1%。至2050年的用電需求年均成長2±0.5%,全國用電需求約落在4,275~5,731億度(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a)。考量包括國內產業重大投資、車輛電動化政策推動及國際經貿情勢變化、疫情管制措施等影響社經條件下,經濟部能源局預估2022至2028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2.3%,尖峰負載成長率約2.5%(經濟部能源局,2022b)。

 

 圖3-1 電力需求情境分析

圖3-1 電力需求情境分析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a)。

 

趨勢分析

1. 2022年台灣哪些部門用電最多?

  • 檢視2022年電力消費占比,工業部門占全台56.22%的電力消費,住宅部門占18.22%、服務業部門則占17.02%,三大部門占全台九成電力消費(經濟部能源局,2023f)。
  • 2022年總用電量2798.60億度,較2021年微幅減少1.24%,主因在於工業、住宅與農業部門皆有微幅下降。其中,工業部門減少40.94億度,為電力消費減少最多的部門,住宅部門減少17.53億度、農業則減少0.45億度(經濟部能源局,2023f)。運輸部門、服務業部門、能源部門的電力消費皆較2021年成長,服務業部門增加21.23億度,為電力消費增加最多的部門,而能源部門也增加1.37億度、運輸部門增加1.24億度(經濟部能源局,2023f)。

 

圖3-2 2022年部門別電力消費量及占比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f),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說明:

1. 全國電力消費量包括台電系統總售電量、能源部門及自用發電設備之自用電量 。

2. 百分比加總存在小數進位誤差。

 

 

圖3-3 2022年工業部門各行業別用電量占比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f),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說明:百分比加總存在小數進位誤差。

圖3-4 2022年工業部門電力消費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度)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3f),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Box 3.1 用電量評析


1. 電價調漲,使產業用電大戶回頭檢視自身用電並提升其節電率

2022年6月底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定,將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5%,並自7月1日開始實施。調漲電價後,可以看到2022年整體工業用電減少40.94億度,較2021年減少2.54%,特別是自7月起工業部門用電量有逐月減少的趨勢(經濟部能源局,2023f)。


2. 後疫情時代民眾生活逐步回歸正常,影響住宅用電量減少

2022年因疫情解封、民眾生活逐步恢復疫情前的生活型態,整體住宅用電量509.77億度,較2021年減少17.53億度(經濟部能源局,2023f)。


3. 後疫情時代景氣回升,帶動服務業用電量成長

因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加上振興五倍券及各部會加碼券政策激勵下,2022年第三、四季的民間消費呈現正成長(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b),間接帶動倉儲業、住宿餐飲業、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服務業用電量顯著增加,整體服務業的用電量約476.46億度,較2021年增加約21.23億度,為電力消費增加最多的部門(經濟部能源局,2023f)。


4. 電子業用電將持續成長

2022年電子業的用電量為621.03億度,占工業用電近四成,且唯有電子業的用電量較2021年增加20.40億度,工業用電之其餘行業的用電量變化皆是負成長。經濟部在2022年7月公布的《110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表示,在2021年高用電成長基期下,納入國內半導體產業未來擴產計畫及臺商回臺投資擴產等相關用電需求,預估國內 111~117 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可達 2.3%(經濟部能源局,2022b:1)。

 

四、運輸部門電動車成長趨勢

政策目標

1. 提高電動運具數量:根據國發會2050淨零規劃,2030年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電動小客車及機車市售比100%(交通部,2023)。

2. 完善使用環境配套:交通部將在所轄管場域協助設置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如國道服務區、公有停車場及運輸節點,預計於2025年之前設置6,000個慢速充電樁,和500個快速充電樁(交通部,2023)。

3. 產業技術升級轉型:2030年電動小客車、電動機車市售比各占30%、35%,其中2030年國產電動小客車占比至少占新車的5成(交通部,2023)。

 

 圖4-1 運具電動化推動里程碑

圖4-1 運具電動化推動里程碑

資料來源:(交通部,2023)。

 

圖4-2 電動化車輛占新售車比例及階段性推動目標

趨勢分析

1. 電動汽車

  • 如表4-1所示,2022年純電動汽車的新車領牌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128%,成長幅度超過2倍。如表4-2、4-3所示,儘管電動汽車的銷售量有明顯逐年成長的趨勢,但其市售比仍不到5%(4.00%)、普及率更不到1%(0.43%)。
  • 2022年電動公車的新車領牌數占整體新購電動公車的占比近五成,首創新高,且2020年至2022年每年皆有顯著的成長(見表4-2)。截至2022年底止,全國一萬五千餘輛公車當中,僅有1,170輛電動公車,普及率約7.7%,僅是2025年中期目標的五分之一(見表4-3)。

 

表4-1 2021-2022年純電動汽車登記掛牌趨勢(單位:輛)


2021年

2022年

累計登記數

新車領牌數

累計登記數

新車領牌數

較2021年同期成長

(比例)

1

12,040

238

19,236

216

-9%

2

12,509

475

20,089

854

80%

3

13,340

836

22,065

1,993

138%

4

13,475

132

22,342

284

115%

5

14,599

1,129

24,207

1,862

65%

6

15,444

858

25,124

946

10%

7

15,619

183

25,401

288

57%

8

16,154

548

27,441

2,041

272%

9

16,989

838

28,699

1,261

50%

10

17,167

176

29,246

553

214%

11

18,532

1,356

30,642

1,407

34%

12

19,022

505

35,471

4,851

861%

合計

19,022

7,274

35,471

16,556

128%

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a)、(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說明:

1. 車種包含大客車、小客車與小貨車。

2.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底領有統一牌照車輛為限,軍車及未領牌照車輛不在統計內;亦不包括臨時牌照車輛。

3. 「累計登記數」欄位為電動車輛登記數,並非新車領牌數,意即此數據會因車輛除役而變動,不代表累計銷量。「新車領牌數」欄位則較能反映銷量。

 

表4-2 近十年電動汽車市售比成長趨勢(單位:輛)

車種

大客車(不含遊覽車)

小客車

小貨車

總計

類別

新車領牌總計(含燃油、電能)

電動車新車領牌數

電動大客車占新車領牌大客車之比例

新車領牌總計(含燃油、電能)

電動車新車領牌數

電動小客車占新車領牌小客車之比例

新車領牌總計(含燃油、電能)

電動車新車領牌數

電動小貨車占新車領牌小貨車之比例

新車領牌總計(含燃油、電能)

電動車新車領牌數

占比

2013

1,546

49

3.2%

341,607

100

0.03%

26,154

5

0.02%

369,307

154

0.04%

2014

1,843

48

2.6%

382,840

54

0.01%

29,275

0

0.00%

413,958

102

0.02%

2015

1,089

23

2.1%

379,026

56

0.01%

29,393

0

0.00%

409,508

79

0.02%

2016

1,249

86

6.9%

393,793

22

0.01%

34,434

0

0.00%

429,476

108

0.03%

2017

1,281

57

4.4%

396,190

766

0.19%

36,266

2

0.01%

433,737

825

0.19%

2018

1,096

202

18.4%

384,083

598

0.16%

36,752

7

0.02%

421,931

807

0.19%

2019

662

33

5.0%

383,987

3,361

0.88%

40,352

0

0.00%

425,001

3,394

0.80%

2020

432

98

22.7%

396,345

6,243

1.58%

45,640

7

0.02%

442,417

6,348

1.43%

2021

560

209

37.3%

382,918

6,997

1.83%

47,576

68

0.14%

431,054

7,274

1.69%

2022

872

429

49.2%

364,231

16,106

4.42%

49,160

15

0.03%

414,263

16,550

4.00%

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說明:

1. 車種包含大客車(營業用,不含遊覽車)、小客車與小貨車。

2. 大客車(營業用,不含遊覽車):泛指巿區汽車客運業或公路汽車客運業之電動大客車,本文以電動公車稱之。

3.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底領有統一牌照車輛為限,軍車及未領牌照車輛不在統計內;亦不包括臨時牌照車輛。

 

表4-3 近十年電動汽車普及率成長趨勢(單位:輛)

車種

大客車營業(不含遊覽車)

小客車

小貨車

總計

類別

總計(含燃油、電能)

累計掛牌電動車輛數

電動大客車占累計掛牌大客車之比例

總計(含燃油、電能)

累計掛牌電動車輛數

電動小客車占累計掛牌小客車之比例

總計(含燃油、電能)

累計掛牌電動車輛數

電動小貨車占累計掛牌小貨車之比例

累計掛牌總車輛數(含燃油、電能)

累計掛牌電動車輛數

占比

2013

15,084

81

0.5%

6,236,879

386

0.01%

875,544

17

0.002%

7,127,507

484

0.01%

2014

15,315

122

0.8%

6,405,778

434

0.01%

890,703

16

0.002%

7,311,796

572

0.01%

2015

15,500

126

0.8%

6,573,746

478

0.01%

903,739

16

0.002%

7,492,985

620

0.01%

2016

15,663

205

1.3%

6,666,006

475

0.01%

911,524

7

0.001%

7,593,193

687

0.01%

2017

15,890

262

1.6%

6,763,422

1,236

0.02%

919,294

5

0.001%

7,698,606

1,503

0.02%

2018

15,966

463

2.9%

6,845,711

1,795

0.03%

926,128

9

0.001%

7,787,805

2,267

0.03%

2019

15,867

473

2.98%

6,919,256

5,100

0.07%

934,456

6

0.001%

7,869,579

5,579

0.07%

2020

15,782

564

3.57%

6,984,750

11,194

0.16%

941,016

13

0.001%

7,941,548

11,771

0.15%

2021

15,561

754

4.80%

7,104,034

18,145

0.26%

954,793

77

0.008%

8,074,388

18,976

0.24%

2022

15,246

1,170

7.70%

7,210,327

34,160

0.47%

968,843

89

0.009%

8,194,416

35,419

0.43%

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a),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說明:

1. 車種包含大客車(營業用,不含遊覽車)、小客車與小貨車。

2. 大客車(營業用,不含遊覽車):泛指巿區汽車客運業或公路汽車客運業之電動大客車,本文以電動公車稱之。

3.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底領有統一牌照車輛為限,軍車及未領牌照車輛不在統計內;亦不包括臨時牌照車輛。

 

Box 4.1 運具電動化評析-電動汽車


1. 電動汽車在台灣有不少成長利多因素,包括:2023年初環保署公布「汰舊汽車換電動車方案」,預計實施至2024年底,依環保署所提供的最低獎勵及補助計算,民眾汰換10年以上的舊汽車購買電動車,至少可獲得新台幣1萬5000元(馮建棨,2023),以及特斯拉於年初公布旗下車款跟進國際降價的消息,在購車補助政策與市場降價營銷策略雙管齊下,有望提高電動汽車的普及率。


2. 2022年電動汽車的新車領牌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128%,綜觀趨勢如下:(一)2022年總計有16,106輛新車領牌,其中特斯拉的領牌數為11,520輛,占七成以上(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此外,2022年特斯拉的領牌數較2021年增加5,985輛,成長超過2倍(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由此推知,特斯拉推出的新車款深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間接帶動國內整體電動車市售比成長;(二)各縣市的電動車快充、慢充設備皆有成長趨勢,間接促進公眾對電動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快充以台東縣、嘉義縣、台南市成長幅度較大,慢充則以台東縣、新竹縣、屏東縣成長幅度較大(Thomas Chen, 2022)。

 

Box 4.2 運具電動化評析-電動公車


1. 交通部於2020年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補助」,提供業者完善誘因,加速汰換為電動大客車,使電動公車的新車領牌數自2020年至2022年每年皆有顯著的成長。


2. 2023年元旦起,交通部配合公車電動化趨勢,將不再補助市區客運購置汽柴油大客車,僅補助電動大客車。自先導期(2020-2022年)結束後,2023年起電動公車汰換補助不再區分一般型及示範型,並將整合以單軌補助方式普及推動,交通部公路總局及環保署補助電動大客車車輛(含電池)之49%,甲類大客車每輛以333.8萬元為上限,乙類大客車每輛以260萬元為上限(交通部,2023)。此最新一階段的電動公車規劃是否會因資金的挹注而起效用,則尚待追蹤與觀察未來幾年的狀況。

 

2. 電動機車

  • 如表4-4所示,相較於純電動汽車,2022年電動機車的新車領牌數較2021年微幅下滑6.71%。
  • 如圖4-3所示,2022年電動機車占整體機車市售比為11.95%,目前累計掛牌的電動機車數量超過 63 萬輛,但這數量僅是所有掛牌總機車數的4.38%,也就表示燃油機車的占比超過九成。

 

表4-4 2021-2022年電動機車登記掛牌趨勢(單位:輛)


2021年

2022年

累計登記數

新車領牌數

累計登記數

新車領牌數

較2021年同期成長(比例)

1

456,941

1,443

549,197

3,025

109.63%

2

458,399

1,705

553,320

4,283

151.20%

3

465,457

7,338

562,772

9,757

32.97%

4

473,672

8,467

568,921

6,419

-24.19%

5

481,316

7,846

575,553

6,874

-12.39%

6

487,278

6,156

583,126

7,902

28.36%

7

494,347

7,356

590,244

7,436

1.09%

8

501,654

7,660

597,553

7,737

1.01%

9

510,734

9,372

605,941

8,753

-6.60%

10

521,336

10,910

613,087

7,514

-31.13%

11

532,933

11,870

621,580

8,852

-25.43%

12

546,438

13,876

630,223

9,138

-34.15%

合計

546,438

94,000

630,223

87,690

-6.71%

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a)、(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說明:

1. 為對應交通部提出的《「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電動運具成長目標,本期電子報與過往能源情勢回顧專題不同,除了普通重型機車、普通輕型機車、小型輕型機車的數據,首次納入大型重型機車的數據。

2.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底領有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3. 「累計登記數」欄位為電動車輛登記數,並非新車領牌數,意即此數據會因車輛除役而變動,不代表累計銷量。「新車領牌數」欄位則較能反映銷量。

 

圖4-3 近十年電動機車市售比及普及率成長趨勢(單位:輛)

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a)、(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說明:

1. 車種包含大型重型機車、普通重型機車、普通輕型機車、小型輕型機車。

2.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3. 市售比:該年度電動機車新掛牌數 ÷ 新掛牌總數。

 

Box 4.3 運具電動化評析-電動機車


1. 2022年上半年的新車領牌數大部分呈現正成長,主要是部分縣市推出限額的振興加碼補助刺激買氣,下半年則連續4個月出現負成長。其中一個原因推測是電動機車龍頭品牌商宣布於2022年4月1日起全面調漲電池資費方案,因而降低民眾的購車意願。


2. 自行政院在2017年提出燃油車逐步退場的規劃後,電動機車的市售比在2018年突破5%的關卡,甚至於2019年達到18.68%新高,主要是各縣市推出購買電動機車補助、充電設施日趨完善,以及車型設計新穎等原因,吸引許多年輕消費者購買(康彰榮,2019);2020年則因為環保署首度補助七期燃油機車適用汰舊換新,導致七期燃油機車補助遠超過電動機車,使2020年市售比較2019年下降9.10%;2022年受到環保署宣布全面停止七期燃油機車汰舊換新補助之影響,電動機車的市售比較2021年微幅上升0.33%。

 

五、地熱的發展趨勢

政策目標

  • 2022年12月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通過行政院院會,進入立法院審查,其中增設地熱專章。
  • 國發會於2022年12月28日,舉行「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記者會,公布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行動,其中地熱目標:2025年20MW,2030年56-192MW(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b),但到了2050年,就要達到3-6.2GW(廖家寧,2023),為了因應此大幅落差,從2030之後的逐年地熱目標也必須增長。
  • 2023-2024年,公部門將有8-10個地熱探勘計畫執行,會有共20,000公尺的鑽井(經濟部,2023)。

 

趨勢分析

  • 台灣的傳統型地熱發電潛能,僅有約990MW(潛能區如圖5-1),但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之最新評估,台灣地熱潛能若加入深層地熱,可開發量達到40GW(經濟部能源局,2023g)。因此,若要達到2050政策目標(3-6.2GW),就必須開發深層地熱。
  • 目前台灣傳統型地熱發電潛能區,除大屯山區域之外,地熱潛能區主要集中於宜蘭縣和台東縣境內(可參考圖5-1)。
    • 宜蘭縣境當中的潛能區,已有清水地熱開始運轉(4.5MW),另宜蘭土場地熱共有籌設中容量共4.9MW。
    • 在台東縣境內,已開始發電的有知本地熱(0.01MW)與金崙地熱。雖然在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當中,金崙地熱仍只有籌設中的數值,但經濟日報報導提到金崙地熱已經在2022年11月正式併網商轉,裝置容量為500KW(陳華焜,2022)。
    • 台東縣境內籌設中的地熱容量共有約34.66MW,為目前台灣籌設中地熱容量最多的縣市。
    • 惟根據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目前台灣地熱已設置和籌設規劃中的地熱容量,即便全數加總,仍只有將近60MW。
    •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於2023年3月4日最新對外資訊中,顯示已掌握的「開發、籌設或完工中」案場共計8處21案,總裝置容量約54.8 MW。而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5.45MW的地熱電廠設置(經濟部能源局,2023g)。
  • 臺灣地熱潛能資源,有40.6%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在籌設中的地熱案場,則高達87.8%。若將非原住民傳統領域之大屯山地熱潛能除外(占臺灣51.9%),則有84.4%地熱潛能區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因此臺灣未來地熱開發,若要達成2050年3-6.2GW的目標,必須強化原基法保障之原住民權益,審慎設計原民溝通、參與機制。
  • 地熱開發需投入大量成本,且行政程序繁複,為了推動地熱開發,公部門也逐步簡化各項行政流程,例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於2018年修訂時,也將需進行環評之地熱開發容量,放寬至10MW。
  • 另目前已通過行政院院會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其中之「地熱專章」,目的也希望能統一管理單位、鬆綁探勘與開發兩階段之法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計處,2018;經濟部,2023;王玉樹,2022)。

 

圖5-1 地熱潛能區與已設置/籌設規劃中容量(單位:MW)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2d)、(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2023)、(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1),台大風險中心製圖。

 

表5-1 全台地熱預估潛能、運轉中/籌設中/規劃中容量與原民領域比例對照(單位:MW)

 

預估潛能

運轉中容量

籌設中容量

規劃中容量

全台小計

990.2

4.51

50.889

3.5

原民領域小計

402

4.51

44.69

0

原民領域百分比

40.6%

100.0%

87.8%

0.0%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22d)、(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2023)、(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1),台大風險中心製表。

說明:

1. 表5-1的預估潛能的全台小計,資料來自經濟部能源局_台灣地熱發電資訊。

2. 運轉中容量、籌設中容量、規劃中容量數據資訊來自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籌設中」定義為:(1)已申請電業籌設、(2)已申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備案、(3)已進行鑽井作業者;其他則為規劃中。

 

Box 5.1 基隆海底火山的地熱資源潛力


基隆海底火山區地熱資源:台灣東北角外木山協和電廠外,於基隆嶼和野柳之間的海域,有新瀨海底火山,活火山有豐富的地熱潛能,至少有500千瓩(MW)的潛力(李昭興,2022;陳彩玲,2022)。目前地調所規劃2024-2025年,進行海域調查及開發工法評估與測試;2026-2027年,建置地熱資源開發示範場域。在這兩個階段,都希望有海事工程的業界加入。目前已有法國的石油公司──道達爾(TotalEnergies)──將臺灣規劃入其深海熱液發電場址之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3)。

 





參考資料:

  1. 王玉樹(2022)。〈探勘鬆綁 地熱專章拚下半年上路〉,中時新聞網,4月10日。
  2. 王守誠(2022)。《台灣地熱系統及地熱發電發展策略》。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 交通部(2023)。《臺灣2050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草案)》
  4. 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a)。〈機動車輛登記數〉。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查詢網。
  5. 交通部公路總局(2023b)。〈新車領牌數〉。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查詢網。
  6. 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2023)。〈地熱案場分布現況〉網站更新日為2023年2月22日。https://www.geothermal-taiwan.org.tw/。
  7.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a)。〈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8.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b)。〈民間消費統計〉。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9.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計處(2018)。〈環保署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https://www.geothermal-taiwan.org.tw/Regulations/Show?id=1384。
  10. 李昭興(2022)。〈[地熱講堂]--臺灣北海岸的地熱資源〉。演講影片。
  1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a)。〈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12.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b)。〈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前瞻能源〉
  13. 康彰榮(2019)。〈台灣電動機車產業邁入快速發展期〉,經貿研究,10月9日
  14. 陳彩玲(2022)。〈基隆反四接聲浪起 學者推地熱發電廠〉,中國時報,1月11日
  15. 陳華焜(2022)。〈經濟部能源局業界能專計畫10年有成 邁向大型化發展〉,經濟日報,12月6日。
  16. 馮建棨(2023)。〈舊車換電動車補助 車齡10年以上可申請〉,工商時報,1月11日。
  17. 經濟部(2022)。《「節能」 關鍵戰略行動計畫 (草案)》
  18. 經濟部(2023)。2023臺灣國際地熱論壇
  19.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1)。〈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20.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3)。〈基隆海底火山區(KSV)地熱資源潛能探勘規劃〉(2023年2月15日,未出版簡報)。
  21. 經濟部能源局(2020)。《能源轉型白皮書 核定本》。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22. 經濟部能源局(2022a)。〈經濟部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及110、114年電力排碳係數〉
  23. 經濟部能源局(2022b)。《110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24. 經濟部能源局(2022c)。〈2050淨零關鍵戰略 「節能戰略計畫」〉。國家發展委員會
  25. 經濟部能源局(2022d)。〈台灣地熱發電資訊〉。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26. 經濟部能源局(2023a)。〈能源統計月報 3-02發電量〉
  27. 經濟部能源局(2023b)。〈能源統計月報 2-01能源供需概況〉
  28. 經濟部能源局(2023c)。〈能源統計月報 2-04工業部門能源消費〉
  29. 經濟部能源局(2023d)。〈能源統計月報 2-06住商部門能源消費〉
  30. 經濟部能源局(2023e)。〈能源統計月報 1-01能源指標〉
  31. 經濟部能源局(2023f)。〈能源統計月報 3-04電力消費〉
  32. 經濟部能源局(2023g)。〈經濟部地熱發展的架構〉(2023年3月4日,未出版簡報)。
  33. 廖家寧(2023)。〈拚地熱發電 經部︰2050目標3~6.2GW〉,自由財經,1月10日
  34. Chen, Thomas(2022)。 〈2022 上半年台灣各縣市充電站統計:嘉南台東大躍進,桃園要加油了〉,DDCAR電動車,8月13日。
  35.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22). Energy Efficiency 2022.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