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出版
MEDIA & PUBLICATIONS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媒體與出版 navigate_next 中心出版品 navigate_next Working Paper 2018
臺灣空氣品質治理展望
MEDIA & PUBLICATIONS
2018-01-30
點擊數:5301
Working Paper 2018
臺灣空氣品質治理展望

Working Paper 2018
臺灣空氣品質治理展望

總統蔡英文早在2016年就職前就宣示要對抗空污。2017年執政黨將空氣品質改善作為主要施政目標。隨後行政院為了讓環保署空污防制計畫能順利推行,召集各部會針對有關空污防制所應配合與執行之事項,進行行政院層級的正式協商與整合。2017年4月推出「14+N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可以說是近年最具體的空氣品質改善措施。除了明確列出各項主要污染源的減量目標,也提出達到此減量目標之相應可行具體措施,特別是PM2.5的原生與衍生源減量。一改過往空污治理計畫僅有目標而無實質預算投入的缺失,由政府、台電與民間共投入2,150億元。然而2017年冬季,台灣民眾又遭受「連續紅爆」的嚴重空污威脅,尤其南部空氣品質經常在「對所有族群不健康」警戒範圍,讓民眾苦不堪言。

摘要
  • 摘要

目錄 (下載全文電子檔)

前言 1 
壹、空污政策10年來之回顧 3
  一、空污議題的公民訴求與政策回應 3
  二、空氣污染政策有多少實質進展? 9 
貳、治理的改變與不足 14
  一、14+N措施未竟全功 14 
  二、空污法第九次修法:革命尚未成功 19 
  三、PM2.5濃度與排放清冊排放量變化 22 
  四、能源轉型架構下空污排放分析 33
參、治理架構議題 41 
  一、銜接政策與民眾感知(爭議)之科學與風險溝通 41
  二、公民科學促進治理創新 49
  三、南韓空污政策 58
結論 63
參考資料 66

 

摘要

      總統蔡英文早在2016年就職前就宣示要對抗空污。2017年執政黨將空氣品質改善作為主要施政目標。隨後行政院為了讓環保署空污防制計畫能順利推行,召集各部會針對有關空污防制所應配合與執行之事項,進行行政院層級的正式協商與整合。2017年4月推出「14+N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可以說是近年最具體的空氣品質改善措施。除了明確列出各項主要污染源的減量目標,也提出達到此減量目標之相應可行具體措施,特別是PM2.5的原生與衍生源減量。一改過往空污治理計畫僅有目標而無實質預算投入的缺失,由政府、台電與民間共投入2,150億元。然而2017年冬季,台灣民眾又遭受「連續紅爆」的嚴重空污威脅,尤其南部空氣品質經常在「對所有族群不健康」警戒範圍,讓民眾苦不堪言。

      環保署陸續推動許多空氣品質管制興革事項,僅一年時間,政策效果未臻理想、措施未盡完善之處可以理解,但台灣空氣品質治理仍有非常迫切的改革必要,特別是主要空氣污染物中以PM2.5超標最嚴重,以法定年均15µg/m3的PM2.5標準來看,年平均僅宜蘭(2016年始低於15µg/m3)、台東站及花蓮站、陽明山、恆春5個測站符合空氣品質標準,但其中兩個是國家公園測站。以環保署2016年空氣品質監測報告所列PM2.5自動測站濃度。資料提供72站僅9站達標。不及格率高達88%。高達31%測站處於濃度>25µg/m3重災區。25%測站亦在>20µg/m3以上,這代表全台灣大多數地區暴露在高健康風險區域。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院長就直言,台灣空污問題用健康代價、經濟代價來看比政府理解的嚴重性大20倍,其健康危害甚至已是國安層級問題。

 

試讀

※本文章歡迎轉載,但請先與中心連絡,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檔案下載:
  • pdf_icon
    全文下載

    Size: 4.00 MB
    Hits:0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歡迎媒體及相關平台轉載,惟請遵守引用原則:
1.姓名標示 2.非商業性 3.禁止改作。註明文章來源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以及附上資料來源並連結本文。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商業用途轉載,請與本中心連絡,謝謝。※

填寫資料
*
姓名
*
E-Mail
*
服務單位
*
職稱
*
驗證碼
重取驗證碼 (請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