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由needs RADIO與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製播
節目來賓:李艷秋,資深媒體人。
遭高支持度的候選人痛批「不知民瘼」的執政團隊,與民間感受為「騙選票、無實效」的公共政策,加上「只顧主播罩杯與長腿、不管新聞內容」的媒體推波助瀾,台灣人好難不鬱卒!
民風純樸的昔時,家家戶戶每到晚餐,就一起守著同台電視看老三台報新聞,半大不小的黑盒子中,閃爍著台灣的內政與外交光景。當時的台灣社會,擁抱著同樣的價值體系,有人憤恨不平地說「這是威權時代的思想控制」,有人遙想美好往日感性地說「那時我們有著同樣天空 、和同樣悲喜」。無論評價,都很難否認,老三台的新聞,是台灣社會共同的時代記憶。
對比著今日台灣,新聞畫面被「行車紀錄器」佔滿、新聞內容充斥著「美食正妹、網軍酸語、鄰里瑣事」,再加上政論節目中的「名嘴口水」,相當諷刺地,讓媒體人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大眾所言「媒體是社會亂源」,與網路瘋傳的笑話「媽媽說不好好唸書,將來就去當記者」。
只是,令社會大眾想不透的是,現今的新聞機構的主管,往往都是威權時代下,不顧己身安危、去實踐第四權的神聖使命的記者;那麼,記者之於新聞機構,到底是這些主管職的新聞老兵「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還是現在記者個人素質膚淺?或是一種財團化下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昔時「父母官式的政府」,政策制定是「使民由之,不可使其知之」,而領導人的家國不分、黨國一體, 現在看來也非絕對的負面了。今昔相比,看看當他們的出殯時,大街小巷舉國哀戚,有人說「連老天爺都在哭」;對比著二十多年後的民主台灣,所有的政治明星都難逃民意低落的魔咒--不論是「台灣歷史首位直選總統」、「台灣之子」、或者是「師奶殺手」,大家都在看,下一位會不會是如今人氣沛然的「醫生市長」?
當然,領導者難辭其咎,只是,站在人性對幸福的永恆追求來說,我們不禁要問:「是甚麼樣的社會容許這類事不斷上演」?也就是說,面對攸關全體的公共政策時,還有沒有理性討論、尊重異己、付諸實行的空間?
或者,只要討論爭議性話題「兩岸關係」、「加入國際FTA」、「能源與核能」等,就陷入種「標籤化」的困境 -- 個人的看法都還沒講完 ,他人就急切地將你貼上「藍、綠、紅」的政治標籤?
社會發展總需要各界有同一共識,若是主流媒體低能化了,那「網路」與「公民記者」,是不是另一種媒體?形成另一種公共論壇?或者, 這些終究只是媒介--百家爭鳴、廣納意見、但缺乏中準觀點?
上述種種,其實可以萬宗歸一地問:「媒體」與「社會價值」間,到底「媒體是亂源」?或者她只是面「櫥窗」--「反映」,而非「創造」 ?
李艷秋表示,「這兩者的互動,當然是互相影響」。「媒體並非主要亂源創造者,但,媒體確實助長社會沒有是非」,「而且,台灣媒體的 『道德的紅線』不斷模糊,這比起美國、英國更是惡質許多」,為什麼?李艷秋一語道破「他們的道德紅線,來自人心有『信仰』」。
李艷秋說「亂源中的亂源就是『收視率』!」這是媒體界的荒謬大戲。她說「這是不科學、偏頗、不透明的東西!因為,僅僅1800個樣本戶 ,就主宰了台灣整個新聞界的發展與品味」,「其實,數位機上盒的時代早就來臨,這些業者手中的數據,會是精確很多的收視率」,無奈政府法令不健全,不能提供的原因是,「恐涉及觸犯隱私權啊」她一語道破。
對於媒體亂象、社會病態,難道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李艷秋沉了一下,娓娓道來「台灣人的本質是善良且是非善惡明確的,因為我們雖無信仰,但受儒家思想影響」,「要媒體風氣轉變回來,這不必來自學院、也不高深道理,只是人心中是非善惡的標準」,「只要有一家媒體願意做,而社會又給予支持,就開始了啊」,她最後輕嘆「不改變,就繼續沉淪,而且,看不到底啊!」
節目回顧:
收聽時間:
【首播】每周四21:00,【重播】每周五2:00、9:00,【精選】每周六、日21:00。
收聽方式:
一、網路收聽
needsradio首頁點進去後,可點選「on-air線上收聽」或「手機收聽」,即可收聽節目。
二、行動收聽
HiChannelRADIO: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mobile/index.do?id=1060
三、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 「needs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