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奕任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校對/呂東昱 中心專案執行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下稱臺大風險中心)於今年(2023)11月30日(星期四)邀請威尼斯大學管理學系Pietro Lanzini副教授來訪,並以「義大利的運輸電動化:一個通勤者為本的觀點(“The Electrification of Mobility in Italy: A Commuter-based Perspective”)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同場邀請到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兼任研究員,以及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學孔教授共同與談。
Lanzini副教授先以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場。他的研究興趣主要聚焦在永續的消費者行為,包括在運輸業、食品業以及飯店餐飲業等行業。他舉例自己在威尼斯大學所教授之行銷與管理,課程名稱已改為「永續管理」(Management E Sostenibilità),該系未來已規劃將永續發展納入多數課程。第三,他在研究方法上著重原始數據,藉由對消費者進行訪談或網路調查等途徑蒐集資訊。接著,他說明本次演講將涵蓋四大主題,分別是「永續:真的重要嗎?」;「私人車輛在環境退化裡的角色」;「電動化以及參與的主要行為者」:「從政策制定者到汽車產業;通勤者為本的觀點」。
氣候變化需要龐大投資,然而投資具有時間延遲性,需要相當時間才會產生成效。Lanzini副教授批判義大利政治人物短視近利,認為氣候變化投資無利於選舉,於是僅願採取短期措施,沒有付出相應代價,就無助於推動永續。他也強調氣候變化涉及多重利害關係人,故認為人類面臨不同類型的環境退化與環境問題。其中,部分問題來自於區域影響,像是城市各種活動,加重了PM2.5的嚴重程度;另部分問題正以全球為幅度擴散,例如溫室氣體排放、氣溫上升和海平面上升,威尼斯2019年遭逢嚴重水患,導致威尼斯大學諸多文件與電腦因為泡水而毀損便是一例。進而言之,他發現氣候災害觸發環境覺醒以及對永續發展的認識,這種覺醒不限於學術社群和環境非政府組織。Lanzini副教授引用了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行的「全球風險報告2023」(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勾勒全球風險也涵蓋金融界、商業界及決策者等多重利害關係人。全球風險不僅影響環境,也會衝擊企業、金融及工業等部門,而氣候行動失敗(climate action failure)則是最嚴重的全球風險。
Lanzini副教授其後討論私人車輛對於義大利空氣污染的影響,並講述5個重點。第一、運輸部門占義大利溫室氣體排放最大宗,占24.5%,高於能源製造部門的24.0%。第二、運輸空污裡半數來自於私人車輛,亦即民眾日常交通使用私人車輛,製造了約14%至1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三、根據不同類型的空污計算,私人車輛製造了20%的氮氧化物(NOx)、10%的一氧化碳(CO)、10%的細懸浮微粒和23%的二氧化碳(CO2)。第四、使用私人車輛產生的細懸浮微粒裡,僅25%來自於排氣管;至於輪胎消耗或減速時煞車等排放源,不會因為駕駛人改開電動車而減少。第五、空污計算是在國家層級之下,但是各地情況會有所變動。都會地區頻繁的交通使用,儘管有所改善,但是污染情況高於國內其他地區,也遠低於歐盟的空污標準。更重要的是,Lanzini副教授指出義大利電動車的關鍵爭議在於仍是仰賴燃煤。因為義大利鑒於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已不再使用核電。再生能源則僅占比約38%,其餘電力則仰賴燃煤電廠,形同將市中心污染移至他處,但是仍是在污染環境。
Lanzini副教授在第三部分,分析義大利電動車產業的三項趨勢,分別是電動化、服務化(servitization)和產業重構(industrial restructuring)。電動化自不待言,服務化則是涉及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的概念,因為義大利年輕世代,不再執著於必須擁有私人車輛,而是傾向於利用共享汽車或大眾運輸。產業重構則涉及失業攀升與地緣政治的隱憂。在失業攀升上,因為製造電動車所需的人員比傳統汽車更少,當汽車工業轉向電動化,可能會提高失業率。在地緣政治上,義大利不僅電動車所需原物料不足,更嚴重的是缺乏製造車用電池的關鍵能力,而必須向中國購買。義大利擔心兩國外交關係潛藏著衝突,未來雙方若發生爭端,中國可能利用車用電池箝制義大利。
此外,義大利汽車產量也在縮減。首先,義大利汽車年產量從1989年約200萬輛,縮減至2022年僅剩48萬輛。汽車產業撤資並遷移至他國,例如FIAT汽車先跟Chrysler合併,又再重組為Stellantis,其已不在義大利境內生產汽車。再者,義大利電動車僅有10%是國內生產,約50到60萬輛,其餘則從其他歐洲國家、美國或亞洲進口。
Lanzini副教授坦承義大利電動車發展趨勢並不理想。首先,他強調歐盟因應氣候變遷,已經規劃較為積極的政策與法律,並設定目標為讓歐洲在2050年成為氣候中和大陸(climate-neutral continent)。不同部門依據此目標進行政策規劃,運輸部門則是涵蓋在Fit for 55 package方案,實際策略則是歐洲各國截至2035年,汽車排氣管須為的碳排放量降至零,亦即將淘汰汽油或柴油引擎車輛。其次,義大利現有將近約4000萬輛車,多數較為老舊,平均車齡為11年至12年。第三、真正電動車的成長不如預期。根據Lanzini副教授的義大利電動車銷售率資料,電動車銷售率固然從2015年的1.8%,遽升至2022年42.8%,但是當中高達34.0%為油電混合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至於屬於真正變動車類型的純變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則僅占3.7%,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也僅僅5.1%而已。
在最後以通勤者為本的觀點上,首先,Lanzini副教授強調通勤者做為消費者,其想法對電動車產業發展舉足輕重,包括提高購買意願的因素,還有不願購買的理由。若是消費者不願購買電動車,即便透過法令要求,消費者仍會試圖取巧規避。例如,由於瑞士並非歐盟成員國,不受Fit for 55 Package裡2035年新車必須淨零排放的規範拘束。因此,歐洲消費者可能在2035年以後,刻意轉道瑞士購買傳統汽車,抵銷歐盟推動電動車規範的政策效用。
第二、該計畫採用比較研究,針對巴西與義大利兩個在文化脈絡與地緣差異極大的兩個國家。Lanzini副教授強調其研究目的則分析對電動車正面與負面的看法;建立購買電動車意願的心理模型;檢視兩國脈絡下的共同性與特殊性;協助電動車產業決策者規劃行銷策略。在研究理論上,該計畫基於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針對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與感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等三項因素建立框架。在研究方法上,該計畫針對兩國共1,087名成年通勤者線上調查。儘管該計畫涵蓋描述性分析與推論性分析,但是本次演講僅概述描述性的初步發現。
第三、該計畫在結論上,認為消費者在不同階段,隨著社會討論與科技研發,對於購買電動車意願具有不同考量。消費者最初對電動車抱持樂觀態度,將其視為淨零排放的運輸工具。在社會討論上,消費者轉而思考電動車儘管是淨零排放,仍具有潛在的環境影響。在科技研發上,消費者原本擔憂購買成本跟行駛距離,因為技術發展與成本降低而減緩。現今消費者會思考地緣政治的衝擊,特別是義大利電動車的原物料還有核心電池技術均大幅受控於外國。此外,消費者關切基礎設施是否足夠承受日益普及的電動車數量。
蕭代基研究員接續Lanzini副教授的演講,就推動電動車發展的獲益與成本,提出四點評論。第一、使用電動車有助於控制空污與碳排放,間接有益於人類與生態系統的健康,還有減緩氣候危機,其並以肺腺癌發病率與細懸浮微粒排放的因果關係為例。第二、電動車用鋰電池與充電樁在製造過程,過度使用金屬、化學及能源,也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第三、電動車電力使用涉及能源結構,若能源使用仰賴燃燒化石燃料,而非再生能源,則無助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最後,電動車能源使用效率高於傳統內燃機汽車。Lanzini副教授回應蕭代基研究員,並承繼先前演講所述,強調能源結構的確是電動車使用的艱困挑戰,義大利便是擔憂國家難以彌補大規模車輛電動化後產生的電力缺口。
隨後,張學孔教授則簡述臺灣的電動車政策。臺灣現今1400萬輛機車僅4%為電動機車,而約800萬輛汽車則僅有1.5 %為電動車。政府規劃至2040年提高電動車比例,每年電動車市場約為42萬至45萬輛,新增電動機車約100萬輛。另外,政府規劃至2030年,將增添11,700輛電動公車。再者,結合城市停車政策,交通部決定在未來2年內增設約4,400個充電樁。
張學孔教授向Lanzini副教授介紹臺灣的電動巴士政策。現今公車總數約為3萬輛,但到2030年只有約11,700輛城市公車電動化。交通部則一直思考其他可能性,並啟動了燃料電池公車試驗,對地方政府和公車製造商予以鼓勵。比較可惜的是,臺灣對於電動卡車政策缺乏較為明確的規劃。
此外,張學孔教授提到臺灣多項淨零交通政策,包括電動化和淨零排放汽車、綠色交通和共享運輸。臺灣至少在6個城市已經共享電動機車,以及在幾個城市共享電動汽車,並與高鐵等大眾運輸相互配合。臺灣也在重要的生活圈裡,推動大眾運輸和共享運輸的整合。最後,張學孔教授強調,臺灣在推動公共交通系統方面已經投入大量資源,所以我們應該鼓勵使用大眾運輸,而非將所有車輛都電動化。Lanzini副教授回答了有關運輸補貼的問題,解釋購買電動車儘管初始成本較高,如果考量財政誘因和稅收抵免,總擁有成本與傳統汽車差異不大。
在開放聽眾問答時,三位聽眾提出各自的問題,包括氣候行動的投資意願、電動車的行銷,以及透過法令規範改變個人行為的可能性。對此,Lanzini副教授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首先,各國共識將避免搭電車的行為,而增強氣候議題的投資意願。其次,購買電動車會受到兩項因素影響,分別是車主是否擁有充電樁,站,以及電池價格。最後,他認為制定強制性法律來規定購買電動車並非一個好的政策手段。
演講最後由周桂田主任總結,肯認電動車發展是結束傳統內燃機汽車為主的趨勢,也是減少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的選項。但是他也指出,電動車在製造過程仍有可能製造二氧化碳。同時,電動車政策面對用電需求增加,仍應持續推動在能源結構裡提高再生能源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