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編輯室 洪俊智
4月15日,中心於臺大社科院頤賢館,舉辦第八次「鉅變新視界沙龍-臺灣如何轉型綠色能源驅動之經濟」對談活動,這次沙龍邀請了新任能源局長─林全能、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以及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長─賴偉傑,並由中心主任─周桂田擔任本場沙龍主持人。與談人皆為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人士,也希望透過這場沙龍活動,讓產官學有個公開討論、溝通的管道,參與的民眾也十分踴躍發問,使得本次沙龍的舉辦非常成功。
擔任主持人的周桂田主任引言提到,臺灣現在所面對的轉型挑戰很明顯,臺灣在東亞甚或在全球的定位是什麼?日本福島核災後,臺灣也發生了高雄氣爆,臺灣以及東亞各國所面對各種治理上的風險應該如何自處?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的名著”存在與時間”,提到人存在所面臨的意義是什麼?好比是臺灣現在面對各種內憂與外患議題,外部像是氣候變遷、自由貿易,內部則面對產業轉型、政治治理轉型與能源轉型。在如此的架構下,褐色/綠色經濟的辯論變得非常重要,褐色意味著風險分配不公、稅制問題以及臺灣的典範轉移無法成功。褐色經濟是政府與民間互相不信任,社會的轉向,該如何走向綠色經濟的社會體系,關乎世代正義的議題。
世界各國在2010年前後都努力朝向一個低碳社會,臺灣令人憂心的不只技術上的落後,還有思想的落後,若臺灣只留在代工的思維,會無法走出一個新的框架。像以往被認為好山好水的埔里,PM2.5濃度測值曾經一度飆至每立方公尺一○五微克,PM2.5指標已經達到最嚴重的紫色十級,成為全臺空氣品質最差的苦主;高雄國小學童也受到PM2.5分配不正義的待遇;而每年夏季盛行南風時,大城鄉臺西村民就得忍受來自六輕的空氣污染。
臺灣以往容許各種環境剝削和勞力剝削,透過各種的剝削來達到國家經濟的成長,因此,國內已經不僅是能源發展的困境而已,也亟需思考各種形態上的社會轉型。
林全能局長則提到,本身十分認同驅動綠色經濟的思維,但該如何建構相關產業的競爭力,是政府積極處理的問題。經濟發展分成多階段的驅動,現在則是較為著重在創新經濟的發展。從能源經濟來看,能源便是一個生活與經濟發展很重要的因素,從中去分析進而提供相應的策略。當務之急,是必須要思考如何來做,綠色能源不僅要思考供給面,產業發展也十分重要,綠色能源來驅動經濟必須有更廣義的思考,獲取附加價值。以下便從四個面向來和各位報告。
供給面:再生能源發展。政府確實需要加速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設定再生能源目標,擴大設定的目標,再生能源範圍雖然很廣,但像臺灣國內的太陽光電,環境已經準備就緒,就能順利加速相關發展。
需求面:效率的提升,主要是能源使用的效率。從節電出發,大家若有一定的共識,節電政策會比較好推,智慧節電便希望能透過全民的參與,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員到民眾,行為與觀念的改變,繼續延伸節能的思考。
系統面:加入資訊系統與智慧因素。智慧電網的管理,智慧電網在某些地方開始做示範實行的系統,透過智慧電網來管理電力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輸送浪費,並盡量透明化電力的控管。
產業面:思考如何促進綠能產業的發展,綠色能源的供給,透過產業化自給自足。像國內的LED燈產業,國內便積極推動LED交通號誌內需,透過國內的交通號誌逐步更換成LED,便可以節省許多用電,趁國內需求增加,建立上下游的產業鏈,以及未來智慧的照能管理。
國內也應該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政府、民間與企業必須互信互賴,一同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綠盟理事長賴偉傑表示,長期以來大家都很關心核能或再生能源議題,能源議題若追根究柢,是國家發展的問題,汙染問題在經濟成長的背後被掩蓋,環境有其負載限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GDP的成長不定然代表著生活品質,GDP的成長還沒有扣除掉外部成本的計算,即使經濟持續成長,所帶來的可能不盡然全是正面效益。
現在,應該把目標朝向能源效率提升,臺灣必須擺脫道德式的節能,制度性、政策性地減少用電,再生能源並不只是替代過往的能源,需要檢視綠色能源發展中,各種不當的限制,同時訂定欲達成的目標。像建築節能也是重要的一環,是否有可能在建築上盡量降低耗能,盤點檢討財政上不當的補貼,又像是化石燃料的過度補貼,該思考對於高汙染產業的優惠措施,進一步做到稅制上的改善。
以韓國首爾市的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為例,其便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能源思考方式,有人認為這只是節能計畫,但其實是非常完整的能源轉型計畫。首爾離發電廠很遠,遇到特殊狀況容易缺電,且電力輸配管線通過很多鄉村,管線設置當中牽涉到不平等的分配,許多弱勢民眾受害。未來應該要朝向分散式的發電,韓國地方成功推廣自主發電的案例,可以透過政府、業者與民眾的協調,以參與式的討論,讓能源轉型的口號,扎扎實實地納入各方,透過民眾的分享與合作,實踐未來能源想像的情境。
能源政策不能建立在犧牲的體系上,思考可以從需求面出發,從用電零成長、甚至負成長設為目標,與產業界一同思考。能源政策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也需要思考在地層級的能源政策。如果在臺灣,能源產業都無法成功做出示範區,怎麼有可能將能源產業外銷?
接著周桂田主任補充道,德國的GDP和碳排多年前便開始脫鉤,但東亞的日韓臺,GDP和碳排卻都沒有明顯脫鉤,過往都認為經濟成長就要用電,但歐洲國家卻不需如此。2000年以來開始有能源/科技民主的概念,第一步就是資訊透明。
張楊乾副執行長則表示,許多國都已經有相關的綠建築標章,而台達電捐贈高雄那瑪夏的國小校舍,便以「永續零耗能」為理念,融合其部落文化,於原鄉異地重建了嶄新的綠能校舍,今年落成後便會有臺灣第一個所謂真正的綠建築。而台達電也幫臺中一中做古蹟維修,這個建築便是負排碳。高雄氣爆之後,許多建築物有做綠色拉皮。以企業基金會的角度,是要讓民眾了解節能可以從許多方向著手。在做節能改善的同時,也是推動相關產業的契機。
有參與沙龍的民眾問到,為什麼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及學校沒有買綠電?以及詢問國內相關能源法規是否應該先整合、修正?國內技術資源是否缺乏適度的就近整合方法?
林局長先回應主持人一開始提到的能源民主的概念,並認同關於資訊的揭露公開十分重要,日前新電價公式剛出爐,能源局都將計算公式放在網站上供大眾瀏覽,包括經營成本與用電轉換部分,能源局這邊也希望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達到與能源局與民眾間的互賴。由於再生能源成成本較高,所以公家機關大多是以自願性的綠電認購為主,目前是將目標放在鼓勵民間企業認購綠電,未來會在政策上做調整,讓不管政府或民眾都會有更多誘因來購買綠電。關於法規則確實需要法規的整合,以及法規的鬆綁,像地熱開發方面就牽涉到許多法規。技術整合絕對是需要的。
賴偉傑理事長則表示,臺灣需要因地制宜的政策,臺灣許多的能源專家都在中央,地方通常沒有相關的能源智庫,像韓國首爾的能源智庫便有三百個人,臺灣的地方政府卻沒有類似的設置,若各地方有相關的層級設置,或許在地方層級的能源政策上會有更好的助力。
張楊乾執行長認為,地方政府有制定能源政策的義務與權利,像臺南市綠色產業若借貸時是以政府做擔保人,使得相關產業借貸管道打開,銀行也敢放貸給相關的業者。同時也需要不同業者對於能源的關注,像日本的軟銀就有在投資燃料電池。
參與沙龍的臺大地質系教授宋聖榮,則分享自己作為地熱國家型計畫主持人,國外相關地熱探勘都由國家主導,能源局或環保署應該要有計畫的後續措施,能源在美國是被當成國家安全的議題,國內的能源考量應該要把環境議題加進去。私人發電公司遇到的問題是,電網沒有分離,造成生產上的矛盾,臺灣就由台電壟斷,不利自由化,紐西蘭的電網便有切換的設計,電力輸送就十分方便轉換。
像臺灣的溫泉相當多,地熱就可以使用小型電網發電,過去台電只喜歡大型發電設施,但大型電網傳輸時的電力流失,其實非常沒有效率,像許多原住民社區都有溫泉,便可以就地設立小型電網並發展在地產業,讓原住民們就地生根,自己在社區裡發電自己使用。
蘭陽地熱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也分享自己工作上的寶貴經驗,其表示再生能源業者在電網設置方面遇到很多問題,如果可以用小型電網的概念輸電,效率會高很多,像是變電器的設置便浪費很多電力,自己發的電自己用是可以透過微型電網實現。
最後特地到場參與沙龍的田秋堇委員,也和大家分享當天立法院關於能源議題的質詢情況,立法院有風險議題相關的質詢,有關核子損害的法規,臺灣的緊急應變區設置範圍只從五公里延伸到八公里,但日本福島的緊急應變區有達二十公里,應詢的官員卻堅持專業評估,八公里就夠。這點讓人很不能接受,核災如果真的發生,難道八公里外的人就會完全沒事嗎?數據看似劃分出安全範圍,但其實許多風險都是不可預測的,更別說是像核災這種威脅極高的災難了。
林局長最後也回應道,其實地熱在臺灣有很高的潛力,政府也積極地在做探勘,能源局也是跟業者一同在努力。電網部分如果跟發電做分離,綠電可以透過自己的電網送到認購家戶中,但現行法規限制下可能還需要做適度地改善。微電網的設立其實已經有在做示範區,也積極在推動當中。臺灣企業在購買綠電沒有合適的配套,這點政府也需要檢討並改進。
由於參與者熱烈的發問及發表自身經驗看法,本次沙龍亦延後近半小時才結束,結束後還有許多參與者和與談者們交換想法,使得中心主辦的第八次沙龍活動圓滿地結束。
活動剪影:
Joomla Gallery makes it better. Balbooa.com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