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關於我們 navigate_next 研究計畫 navigate_next 其他計畫 navigate_next 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計畫
2019-06-17
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
  • 參與人員
  • 研究概述
school 計畫主持人
周桂田
中心主任
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school 計畫共同主持人
劉華美
臺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蔡宏政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鴻文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林先和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school 計畫團隊
王瑞庚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趙家緯
中心兼任博士後研究員
卞中佩
中心研究員(校外專家學者)
許令儒
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
翁渝婷
中心助理研究員

 綜觀全球一百多年來的科技與產業演進脈絡,其需鑲嵌在社會的認同與共識中,否則將衍生龐大社會衝突。而遲早走向被消費者淘汰的行列。甚至,當今的物聯網、AI、3D列印、能源科技、先進材料科技,無一不需要通過社會的認知、環境與健康意識檢證、社會的認同、學習與透過對話後產生更符合人性的創新。因此,臺灣在衡估未來2030、甚至2050科技、產業與社會的發展,若只有沿襲過去片面的推估,即使暫時取得推估的效應,但欠缺全觀性(totality)的角度,將無能因應與創造目前跨時代、激烈劇變的科技、產業、社會與經濟發展。面對此趨勢,於去年底舉辦的第十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中亦指出「透過系統性角度觀測我國社會現況、變化與需求動態,匯集產官學研的多方對話,形成我國科技發展願景」之重要性。

  研究計畫整合未來學、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環境系統分析學、公共衛生以及法律的跨領域研究團隊,進行臺灣前瞻轉型展望研究。首先將採用「全景掃視」(Horizon Scanning),全面檢視臺灣總體的科技、社會之系統優勢與風險,掌握社會轉型的基線資料。在科技與產業發展方面,除了參考前述經濟部技術處委託的2030臺灣科技產業前瞻研究、5+2產業創新計畫外,更將以「2030永續發展目標」以及能源轉型需求等準則,檢視現行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可帶來的綜效,以及既有耗能產業應採行的調整。其次,我們將研析臺灣人口老化,並推估人口結構變化與產業以及城鄉發展的各種關連性,提出治理策略。第三,我們將以這些基礎資料與關聯性,建構「臺灣前瞻系統動態模型」(Taiwan 2050 Foresight System Dynamics Model),以模型數值來初步找出在各種條件下臺灣之轉型條件與結構問題。第四,計畫將整合健康議題與環境涵容量議題,來作為推估社會演化的階段意義。最後,計畫也將以參與式情境分析來建構全國公眾對未來產業、環境與社會的想像與圖像。而總體上,計畫將以轉型管理視角,來總體分析與建議臺灣在各項關鍵轉型項目上,如何啟動社會學習曲線與建構社會溝通與信任。團隊希冀藉由此計劃,研擬符合自身情勢的長期發展戰略,藉由嶄新的治理機制,推動臺灣前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