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鉅變新視界編輯
受訪名單: (按姓氏筆畫順序)
李河清 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教授
楊順美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
顏東白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及管理研究所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下稱UNFCCC)第23屆締約國大會(下稱COP 23)於2017年11月17日落幕。本次締約國大會乃由斐濟(Fiji)主辦,除了是首次由面對氣候變化威脅的高脆弱度國家作為東道國外,亦是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的第一個締約國大會。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談判局勢究竟有什麼影響與成果?COP 23對於同樣為島國的台灣又有什麼樣的挑戰與啟示?
本報特別邀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李河清教授、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楊順美秘書長,以及目前就讀德國弗萊堡大學的顏東白先生(再生能源工程及管理研究所),分享此次實際參與COP 23的第一手觀察。
人權為基調串聯了氣候談判(human rights based approach)
李河清教授表示自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正式將人權保障的文字納入國際氣候變化條約中,包含弱勢人權利的保障(people in vulnerable situations),特別如生活於小島、低度開發、低漥以及高山國家等高度暴露於氣候變化威脅下的人民。
斐濟作為第一個主辦UNFCCC締約國大會的小島國家,更以人權為基調串聯起本次締約國會議的談判,焦點議題例如損失與損害機制(loss and damage)及氣候調適(Adaptation)。
損失與損害部分,談判的重點聚焦於規範定義和責任歸屬的認定。其中,對於非經濟損失(non-economic losses)的意義與範圍更是困難,例如因氣候變化所影響的傳統文化生活、遺址等文化完整性的衝擊。氣候調適部分,決議以調適基金(Adaptation Fund)作為執行巴黎協定下的財務機制,基金運作的細節規範預計於明年的巴黎協定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serving as the meeting of the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 CMA)召開前的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
主流排放大國仍未展現積極行動
至於COP 23另一個重點,即巴黎協定施行規則(Paris Agreement Rulebook)的制定,李河清教授亦表示其進度延宕,目前仍停滯於相關格式架構的確認,主要排放大國並沒有積極展現行動的決心,將責成秘書處與執行附屬單位(Subsidiary Body for Implementation, SBI)於明年公約締約國大會前提出草案。此外,已開發國家顯然也有意地忽略,並且模糊其於京都議定書杜哈修正案下的要求,亦即2020年以前已開發國家的減量義務,這也造成開發中國家擔憂巴黎協定的未來。
相較於主流排放大國的消極,非締約方的多元利害關係者(non-party stakeholder),例如城市(次國家層級)、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等,更展現多樣且積極的參與。
廢煤運動與全球天然氣鎖定效應
延續2016年於摩洛哥的主張,今年場外的遊行與周邊會議的熱門議題,亦主要集中全球性的燃煤退場的訴求,包含英國和加拿大發起的Power Past Coal Alliance和Climate Alliance、Urgewald等等。楊順美秘書長表示,環境團體認識到目前有太多的利害關係者,存在於褐色經濟的架構下,使得全面立即剔除化石燃料的目標無法實現,因此強調去除化石燃料補貼的呼籲與訴求。而此次的廢煤運動中,相關團體等共計數千人佔領了德國萊茵集團(RWE)的露天煤礦場。
顏東白也實際參與了COP 23前夕,由幾個大型左派團體和環境團體合辦的廢煤大遊行。他表示德國的環境運動和當地的其他運動,尤其是性別運動都有很深的連結,以佔領德褐煤礦場聞名的Ende Gelände運動,其組成分子很多也和酷兒運動有淵源。
去年9月提出「社會可接受的廢煤時程[註1]」的Verdi(全德最大服務業工會)也有派人參加這次遊行。可以說目前德國國內廢煤、對抗氣候變化的聲浪背景來源十分多元。但同時也有政治光譜上偏向市場的自民黨、偏保守的基民/基社盟和另類選擇黨持續阻撓除煤進程,雖然會場附近沒有看見這些政治力量做明顯抗爭。 相同的,楊順美秘書長也觀察到化石燃料業者於此強烈不安的反動聲浪下,更積極強烈的遊說政府,例如美國此次的官方於11月13日舉行的周邊會議,邀集全球最大私人煤碳公司等討論如何透過更有效率、乾淨的化石燃料與核能利用達到減緩效果。
另一方面,相較於燃煤的爭議,顏東白表示究竟天然氣在全球減碳路徑下的角色為何,歧見相較於燃煤更多。俄羅斯角(Russian Pavilion)宣揚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的好處,卻也有不少環團指出已開發國家的碳預算,無法承受燃氣發電持續到2050年,除了不會使氣候環境更好,亦無法達到巴黎協定下維持平均增溫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註2]
再生能源業者積極尋求合作
除了透過廢煤行動外,全球減碳的另一個主要途徑即是快速發展再生能源。楊順美秘書長表示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發展再生能源即須要適足的技術與資金挹注,尤其是資金方面。無論是減緩或調適基金,目前每年僅有100億美金(僅達巴黎協定目標的十分之一)的基金挹注,對於開發中國家發展再生能源上實顯不足。此外,巴黎協定中缺乏對於已開發國家強制的資金挹注義務,亦加深了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困難。
然而,再生能源業者於此次大會更加積極地尋求各界合作,除於會場展示各自最新技術發展,更近一步尋求技術合作與媒合。此外,連續參與三年締約國大會的Solar Impulse Foundation,更於今年結合各方私部門與研究機構等成立World Alliance for Efficient solutions。
氣候變化議題的媒體報導風向:倡議或中立
COP 23舉行期間也有一個跨國的能源媒體工作者交流會,主辦者是Clean Energy Wire。顏東白提到參與者大部分都是西方媒體的相關工作者,其實不一定純粹做能源報導,但感覺都對環境議題很有熱忱,這點和台灣跑環境線的主流媒體記者可能也有些落差。[註3]
由於氣候變化議題攸關全人類存亡,即使是主流媒體也開始面臨報導時,究竟應該維持傳統報導者的「中立性」,還是以倡議者的身分討論的難題。而衛報前總編Mark Rice-Oxley分享了衛報今年年初發起的Keep it in the ground專案,報導過程衛報已經持明顯的立場,呼籲個人和政府領袖從化石燃料產業中撤資。會議中對於這樣的做法,主流媒體工作者的意見仍分歧。
看見台灣青年參與的行動力
除了上述如城市、再生能源企業,以及相關環境團體等非締約方的多元利害關係者,李河清教授特別提到台灣於青年參與(youth participation)所展現的高度能動力,例如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的長期參與,如對於各國自定減量貢獻的關注等等,展現台灣青年於氣候世代下的努力。最後,台灣政府應積極把握巴黎協定下對於非締約方參與氣候行動的利基,強化城市與地方氣候治理上的企圖與貢獻。
為了全民的共同未來,共同參與能源轉型
楊順美秘書長分享其所參與的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ICLEI)主辦的一場邊會中,荷蘭代表呼籲各政府於制定能源政策時,應重視全民一起共同策劃的精神(make your plan with your citizens),使市民有個共同未來的思考(for your common future)。
反觀台灣,民調發現有6成的台灣民眾不了解政府所制定的能源目標,而就算知道相關政府能源規劃,卻仍有一半以上的人民不認為此目標將成功[註4] 。 又儘管台灣能源政策的目標設定受國際肯定,也須要有具體可行策略與明確發展路徑,而這些的討論與決策過程,皆須有人民實際參與的力量,因為參與能源規劃,即是實踐並展現人民自主的過程。
註解:
(2)全球天然氣鎖定效應報告(Rosa-Luxemburg-Stiftung, 2017. Global Gas Lock-in: Bridge to Disaster.)
(3)詳細內容請參:顏東白,2017。〈鉅變的全球能源結構中,我們需要怎麼樣的媒體識讀與媒體?〉逆思新聞。
(4)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2017。《2017台灣地區能源使用行為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