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

文章瀏覽點擊數
8200880

【活動回顧】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暨記者會:氣候與能源治理的挑戰-臺灣如何因應後COP21全球局勢

文/翁渝婷 中心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劇烈的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疫病傳染、無預警災難、空污與PM2.5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對人類社會形成快速且難以預測的挑戰。因此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東部、離島暨族群權益促進會」及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希冀強化國會面對轉型社會的深度對話,促進政府、區域、學界與公眾之溝通。

  2017年3月9日,於立法院群賢樓802會議室開始第一場論壇暨記者會。活動由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曼麗立委、「東部、離島暨族群權益促進會」會長陳歐珀立委,以及同時擔任兩促進會副會長的高潞•以用立委開場,並由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兼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擔任第一場論壇的講師。

 

0309 review 1

 

  陳曼麗立委長期於此領域耕耘,提出永續發展非大家所想像遙遠,聯合國COP每年檢視各國執行面,尤其是COP21的巴黎協定之重要性應被我國政府所重視。陳歐珀立委提出永續發展的價值,因不當的開發引起很大的衝擊,造成偏鄉地區國土發展失衡,加深貧富差距,因此期望加強東部及離島的永續發展。高潞•以用立委提到八八風災造成的土地破壞,認為極端氣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期望透過論壇加深各界共識。

  周教授的論壇題目為「氣候與能源治理的挑戰-臺灣如何因應後COP21全球局勢」。首先介紹國際脈絡,提出2015年底的巴黎協定對臺灣將有重大的發展趨勢,包括促進內部產業與社會的轉型。但氣候變遷在我國卻不被積極面對。雖然氣候變遷聽起來似乎遙遠,但劇烈的變遷是有目共睹的,如氣溫劇變及花期變化等等。而改善氣候變遷四個重要因素,則分別為調適、減碳、財務及政治。巴黎協定的重點在於NDC(國家自願減碳計畫)與DDPP(各國深度減碳途徑計畫),其中NDC我國減碳目標期望於2030年可降低至2005年基礎,再減20 %,DDPP則是以2050年為基準訂定計畫。

  由臺灣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現,我國依賴石化經濟。直至2015年,我國工業部門對能源消耗已提升至37 %,且能源消耗與排碳量呈正比,因此解決能源問題為主要問題,建議逐步轉型,由燃煤及天然氣,轉向再生能源。工業部門排碳高低,石化業尤其影響全國的排碳量,因此石化業的轉型極其重要。

  在政策辯論上,我國不應在立法管制上遲延、怠惰,因管制會驅動創新,促使廠商製程往高質化邁進。目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石化業技術皆比臺灣進步,我們應從管制上驅動創新與研發,增強我國的競爭力,希望發展新的經濟模型。而節能不代表缺電,須尋求能源效率及其他途徑改善問題。國家需要有一明確的機制、驗證方法及碳排放的減量策略。

  在能源密集度方面,石化產業的能源密集度,帶動了全國能源密集度。這並非否絕石化業,而是石化業須進步、轉型,以增強國家競爭力。能源消耗越多的產業,對國內GDP的貢獻應會更高,但我國卻並非如此。1992年至2014年石化產業能源消耗逐年攀升,但GDP的貢獻卻維持不變。高排碳、高耗能、低附加價值的石化產業,將造成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的困境,並受到國際制裁。

  接著,國會幕僚及來賓們依序提出問題。首先助理詢問,管制是否真能帶來技術的升級?或僅是被動控制?周教授提出我國法令落後,如去年一月某廠商將廢料包給下游廠商,廠商卻倒入河中,此我國競爭大廠卻如此,其應扮演轉型先驅及為政府提出建言之角色。陳曼麗立委提出既然石化產業之貢獻值無變化,且排碳量提升,為什麼依然縱容?周所長回覆,因大型企業實力強大,經濟的威脅使得政策動彈不得。在國外,企業財務透明,民眾的監督也會使政府有靠山。潘翰聲執行長亦提問,面對外界質疑監督及減碳方式之突破?周教授認為國會幕僚的知識要強化,包括科學方法及科學數據分析等,因此基礎知識背景相當重要。

  另外,亦有人提出,臺灣能源轉型最大目的為空氣污染,民眾由空氣盒子所測出的PM 2.5是否可作為科學依據?教授回答,一旦空氣盒子普及化,將會是由下而上的管制,可成為中產階級運動,並增加執政者壓力。而產業界決行緩慢,不該將永續與環境保護視為敵人,應視為一種進步與發展。有遠見的企業會將經濟、社會、環境、科技等知識與技術混合,投入更多智庫研究。彰化縣農民陳先生提出,執政者推動立法,以鼓勵大型企業釋出資源的可能性。教授回覆,各執政者皆會面臨此問題,當國會的聲音越來越多時,將促成上位者向前。

  許主峯執行秘書提問,該如何規範企業董事應扮演的角色?教授說明,當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將會促進轉型的發展。雖然轉型為一緩慢過程,但我國社會能量越來越強,當位於轉折點時,將會產生爆發性的典範轉移。亦有助理表示,民眾風險感知較弱,如何建立制度讓大家參與討論?教授提出民眾要求典範轉移之意識已逐漸增強,但是遇到經濟因素時仍會產生抗爭,需要明確、完善的路徑藍圖與分段式的制度調整。

  最後,陳曼麗立委為整場論壇結語,希望建立一學術平台,提供行政部門及NGOs溝通與討論,使行政部門與NGOs擁有能量,向外提出政策建言。

 

 

相關新聞報導:

國會永續論壇開課 立委、助理深造好機會

風險vlog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