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2024/10/21 經濟日報 / 周桂田》名家觀點/國家低碳戰略不能偏廢)
文/周桂田 中心主任
環境部甫公布碳費三子法,除了定價碳費為新台幣300元,業者若申請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或選擇國際減碳最高標準之行業別指定目標,可以優惠費率B方案每噸100元或A方案每噸50元,甚至可再打兩折。此項決策過程的拉扯,毫不意外的凸顯台灣褐色、高碳經濟轉型的困境。
對比日本、南韓,兩國在電價或化石燃料稅基礎上都比台灣高;日本在2012年啟動的碳稅定價鮮有免費配額;而南韓碳交易在2021年訂定了名目碳價,對高碳與非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分別有100%或90%的免費配額。甚至,南韓自2015年號稱啟動碳交易,但其內部有碳交易(ETS)與減碳目標管理制(TMS)之爭。經濟部門喜好TMS,產業的減碳未達目標只需要對政府繳交協調後的罰款;而環境部門力推ETS,主張產業部門減碳應該與國際的ETS銜接,付出一定的碳交易成本方能真正促成減碳。
結果是,南韓溫室氣體排放從2009年的5.97億噸上升到2015年的6.91億噸,再持續飆升到2018年7.25億噸的峰值,2019年由於產業競爭、2020年新冠肺炎導致下降,在2021年稍微下降到6.76億噸,減碳的無效性可見一斑。而日本2009年12.96億噸上升至碳稅施行年隔年2013年14.07億噸峰值,隨後連年下降在2021年達11.64億噸。因此,採行優惠費率雖暫時保護高碳排產業,南韓的減碳無效性卻可為殷鑑。而對減碳、氣候治理延宕的台灣,在國際2030年減碳水準的壓力下能夠規避多久,不無疑問。
從產業排碳結構上,日本2021年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32.61%。前30大排放企業約占製造部門排放量的80.84%;而南韓製造業之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之51.71%。其前30大製造業占總體製造業71.99%。同年台灣製造業之排放占全國之52.29%,前30大製造業占總體製造業79.32%。顯示,作為全球製造供應鏈的東亞三國,在能源密集產業上石化、鋼鐵,甚至是後來的電子業,有相似的30大支配性碳排結構。
其顯示,地緣經濟競爭國家的高碳排產業結構問題,在東亞非常類似。在動態均衡決策架構下,一方面要保護國內產業之減碳起步衝擊,另一方面在國際低碳市場驅力下若減碳落後,將掉單,而我國已經有案例發生。因此,國家總體戰略不能偏廢,誰的轉型調整的愈快速,誰就具有競爭優勢;在國際驅動的各項規範或公約下,低碳淨零為全新的市場典範,對地緣經濟的國家之間具有高度競爭性。
值得重視的,台灣內部有著核能促進減碳之聲,這無可厚非。然而南韓歷年來核能占全國發電比例皆接近30%,其碳排仍然驚人地飆升,顯示產業結構變動才是關鍵議題。台大風險中心研究指出,台灣自2008年六輕一期開始商轉帶動了溫室氣體的排放,2007年達到峰值約2.8億噸。其顯示這個階段為石化業為主的碳鎖定(carbon lock-in),其用電與碳排占用相當的比例,然而,30年來此石化業(化學材料製造業)對全國GDP的貢獻有限皆不超過2%。
2020年之後,我國半導體、電子與AI產業躍升國際關鍵地位,但也增升用電與碳排態勢。為了避免未來十年形成新一波電子業為主的碳鎖定,政策工具上應策略促成石化業積極轉型,如沃旭或BP等,而挪出大量的用電、用水量體轉移至關鍵產業;尤其,全球塑膠公約將簽訂,台灣低值石化業勢必被迫轉型。再者,來台投資大方案大量的資金回流,涉及投資產業之用電、耗水、廢棄物等而加深問題,都需要嚴格審查與均衡決策。
目前,國家缺乏總體的產業、經濟與社會的戰略,將構成更大的危機。然而,目前碳費三子法施行似乎仍在舊思維中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