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不能再先談經濟、後談環境⋯《全台碳排調查》淨零轉型得先解碳排不公

 

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不能再先談經濟、後談環境⋯《全台碳排調查》淨零轉型得先解碳排不公

文/楊乃錚、管婺媛

  當大林蒲即將展開一場零碳循環實驗,台灣第1份《全台碳排城市大調查》出爐,解開台灣碳排「褐色經濟」(指先經濟成長、後談環境品質)真相,都市人開電動車、用綠電,卻有人的處境越來越糟。跨出大轉骨第一步:推動全民減碳認知,各城市減碳路徑與方法也應有不同的做法。

  每一次轉型,都得付出代價,都有人受到影響。

  因為產業零碳轉型,讓過去因農業轉為高碳排工業而留下的大林蒲問題,得以被重新檢視。類似的狀況,未來恐怕還會不斷發生——例如,發展地面型綠能光電,租地耕種的農民生計就受到衝擊;電動機車上路,傳統機車行恐被全面淘汰;核電廠逐年除役,電廠工作人員、外包人員也因此失業⋯⋯。

  由高碳排工業轉向低碳發展,它不只事關企業、產業減碳問題,它牽動所有人生活、經濟模式與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為了盤點台灣淨零轉型可能遇到的風險與現況,商周與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研究團隊合作,展開全台首次的《全台碳排城市大調查》,畫出城市淨零轉型藍圖——雖然碳排不分區域,但我們試圖從縣市來看產業特性如何影響碳排狀況,並比較發電與人均所得間關聯性,看淨零轉型過程中,各縣市會遇到的不同難題,並進一步看跨縣市、中央地方能如何合作。

  本次調查內容涵蓋環保署、台電、內政部、財政部、各電廠年報等上千筆資料,盤點出縣市的工業與人均住商碳排(溫室氣體排放之二氧化碳當量)、電廠發電碳排、工業與住商用電排名,由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研究團隊分析後,與商周共同提出以下3點發現:

 

發現》都會用電大、生活品質高
碳排與空污卻集中低所得區

  第一,工業、都會、農業縣市的淨零轉型重點大不同:台北市的住商人均碳排每年約2.9公噸,六都第1,未來淨零重點為生活低碳轉型;台中市龍井區的發電廠,發電度數及碳排量皆為全台第一,淨零重點則與全國能源政策密切相關。

多家碳排大戶工廠設於雲林、高雄,2縣市工業碳排量是新竹縣市的逾6倍,產業轉型迫在眉睫;而農業縣市碳排量低,雖所得表現低於全台平均,但在淨零轉型上卻贏在起跑點,如何量化它們的固碳效益並給予報酬,是轉型重點。

  第二,碳排集中少數區域:工業排放量前20名的鄉鎮市區,就占全台碳排量的7成,以縣市排名前兩名的高雄、雲林為例,其工業碳排量分別高出台北約124倍與93倍。

  第三,碳排與所得不均:發電大戶,所得偏低;用電大戶,所得偏高。全台發電廠碳排量前20名所在的鄉鎮市區,有一半的人均所得位於全台後50%;反觀逾8成的工業用電大區,所得表現屬前段班,更有9成住商用電大區,所得表現在全台前20%,顯見發電環境成本與用電利益分配不均。

  碳排高的地區,多為重工業或發電廠所在地,除了居住環境不佳,所得也顯著低於高科技與商業區,在淨零轉型的過程,它們有最多的碳排量要減。

  但是,用電的利益、重工業奠基的經濟發展成果,卻是由全民共享。

 2023 net0 1

註:統計時間為2020年。計算方法以製造業排碳大戶加各縣市工業部門用電量推算、此處碳排指不同溫室氣體之碳排當量、PM2.5濃度包含境外污染、工業碳排大戶僅列出前三十大溫室氣體排放源

 

  台灣過去一直慣行這種「褐色經濟」,結果就是,將碳排、空污視為隱藏成本,只由少數人承擔。

  未來,不只是舊產業轉型會產生受害者,新能源轉型後所產生的影響,如地面型太陽能板占地廣、天然氣接收站侵蝕海岸線等,也會有少數群體受衝擊。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認為,在未來淨零轉型路上,最有可能發生能源不平等所造成的土地利用衝突。

  想在淨零轉型過程中,不再遺落任何一個人,我們該怎麼做?

 

解方》因地制宜打造專屬計畫
讓全台成環境「命運共同體」

  第一,盤點清楚受衝擊的利害關係人。「最大意義在於,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因地制宜,直接深入到每一個縣市、乃至於每一個社區,徹底去凸顯出轉型陣痛過程,他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簡凱倫認為,轉型公正公平,就須盡量讓最多的利害關係人參與,如此才能遍地開花。

  第二,因地制宜,排出衝擊順序與因應方法。如本次調查所揭露,不同縣市因產業特性使然,首要面對的淨零難題不同,必須要分別規畫適合的路徑。「我們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就是兩條軸線,一個是加速能源轉型、一個是做產業配置,前者是處理發電端的問題、後者就是重新處理用電端的問題,」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說。

  以石化重鎮高雄為例,它正從能源密集型產業,開始規畫出新的產業配置,例如智慧城市、高值化石化(指研發生產高附加價值、低污染綠色石化產品)、循環經濟、綠能產業。「有新的,才能讓這些長期受影響的工業區域,擺脫高碳排、高污染的命運。」周桂田說。

  第三,讓資訊更透明、讓大眾讀得懂。以本次調查為例,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王瑞庚與助理研究員趙怡萌在分析過程發現,「中央竟然沒有整合公布各縣市的碳排數據,多數縣市也不會自行揭露各部門排放量。」沒有資訊,就沒有討論基礎,各縣市也無法設立目標、檢視績效。而且淨零轉型的第一線便是民眾,若資訊傳遞斷鏈,眾人便無法理解我們面對的問題、也無法想像轉型後的未來會變怎樣,因此容易抗拒改變。

  將環境變遷納入教育,也是長期塑造社會整體價值觀的關鍵,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表示,國發會鼓勵地方提案舉辦如公正轉型等活動,由中央支援經費,「就是做教育、培力的工作。」

  最後,轉型有價——污染者付費、使用者付費。

  轉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既然經濟成長的果實是多數人共享,這些環境與碳排成本,也該由使用者、污染者、享受者埋單。

 2023 net0 2

註:依電廠發電之碳排量排序、未含離島地區

研究分析: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環保署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財政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

整理:楊乃錚

 

2023 net0 3

註:用電PR值100%表示用電量高於所有鄉鎮市區、工業用電以高壓與特高壓用電計算、住商用電以表燈用電計算

研究分析: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台電鄉鎮市用電統計資料、財政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

整理:楊乃錚

 

2023 net0 4

註:用電PR值100%表示用電量高於所有鄉鎮市區、工業用電以高壓與特高壓用電計算、住商用電以表燈用電計算

研究分析: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台電鄉鎮市用電統計資料、財政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

整理:楊乃錚

 

  從明年起徵的碳費是第一步,而這些碳費也須用在轉型過程中,對受損者的彌補,意即碳排是全台灣的事,並非由縣市自行承擔。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杜文苓表示,「在政府公布這些資料、整理成大眾可識讀的資訊時,透過思考、選擇的過程,大眾就會跳脫只考慮自己居住地的思維,增加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再者,讓過去沒有付出相應成本的角色,擔起該負的責任。

 2023 net0 5

註:統計時間為2020年、取六都及全台前10名縣市、計算方式以各縣市住宅及服務業部門數據推算、此處碳排指不同溫室氣體之碳排當量

研究分析: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

整理:楊乃錚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教授趙子元表示,「區域平衡並不是每個縣市都放科學園區,而是考量縣市的本質,再用互補機制兼顧公平,比如新竹科技業就要多付出,然後把這些錢回歸給具備固碳效果的農業縣市,共同達到雙贏。」

  值得注意的還有,雖然台灣的碳排超過7成來自能源、工業,短期來說,這些工廠所在的縣市將遭受最猛烈衝擊,但也可能會是減碳進步最快的;反而如商業區域,容易因缺乏自覺、明確標的,減碳進展較慢。

  淨零轉型沒有萬靈丹,需要多管齊下,方能成功。

  雖然淨零轉型已寫入國家發展目標,但此次的《全台碳排城市大調查》,顯示出台灣不同縣市的轉型重點:邁向淨零,政府得先從基本資訊、資源盤點做起,才能讓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對症下藥。

 

《全台碳排城市大調查》說明

研究分析: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
歷經2個多月研究,交叉比對「全台368鄉鎮市所得平均、中位數、用電、287排碳大戶以及空污大數據」,推出全台首個碳排城市調查。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 周桂田
台大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 趙怡萌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王瑞庚
台大風險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 王涵
台大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 黃偉任
台大風險中心計畫專員 卓如吟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