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名人真心話3》台灣高科技產品會踢鐵板?周桂田:歐盟將研擬碳關稅

名人真心話3》台灣高科技產品會踢鐵板?周桂田:歐盟將研擬碳關稅

本文轉載自:2020-09-17 08:20 風傳媒》名人真心話3》台灣高科技產品會踢鐵板?周桂田:歐盟將研擬碳關稅

文/周桂田 中心主任、台大國發所教授

green energy

Photo by Junior Henry. from photopin 

 

  總統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要成為亞太綠能中心,對於攸關綠色轉型的碳稅,避而不談。台大國發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台灣不論哪一黨執政,都被政商勢力包圍,台灣過去至少有3次課徵能源稅的機會,最後不了了之。蔡政府在氣候治理方面不作為,將危害下一代。」

  全球暖化加劇、地球限度超載、環境遭受破壞,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世界各國紛紛施行能源稅、碳稅,一方面達到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另方面增加財政收入,或者回饋給弱勢族群,可改善所得分配。

  周桂田指出,歐盟今年4月有17個環境部長連署,呼籲不能讓疫情延緩「綠色新政」的時程。明年新冠疫苗上市後,疫情告一段落,歐盟將著手研擬課徵碳關稅,對台商殺傷力很大,屆時台灣出口歐盟的高科技產品將面臨氣候貿易障礙。

 

過去3度提出能源稅 無疾而終

  氣候治理的主要工具包括能源稅、碳稅、碳交易制度等。回顧台灣課徵能源稅的辛酸史,周桂田指出,台灣過去有3次課徵能源稅的時機,最後都因為政商勢力包圍,無疾而終。最早在2006年,扁政府時期,財政部提出能源稅草案,立法院也有多位立委提出不同版本,最後因工總反對而作罷。

  周桂田指出,第2次是2009年,馬政府時期,前總統馬英九在選前政見即表示當選後將開徵能源稅,由賦稅改革委員會研擬草案,最後也因工商團體反對而作罷。第3次是2015年,馬政府時期,《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完成立法,要提出相關稅制對碳密集產業課徵相關稅費,但相關部會遲遲沒有行動。

  環保署預計年底前提出碳稅方案,算是歷年來第4次契機,將借鏡新加坡,對排碳大戶每噸課徵新台幣100元費率。周桂田分析,新加坡徵收碳稅每噸3美元,南韓每噸33美元(約新台幣964元),國際上認為碳稅每噸介於40至80美元才會達到效果。相較之下,台灣的碳費每噸新台幣100元,屬於偏低水準。

 

圖1 各國碳價水平比較

 

加拿大卑詩省課徵碳稅 成功案例

  「國內產業界有2股勢力拉扯,政府幾乎被綁架。」周桂田分析,能源密集與高碳產業形成一股傳統勢力,抗拒轉型;至於半導體、電子、精密機械、金融業要打國際盃,必須發展、投資綠能,積極推動轉型。這2股勢力不斷拉扯,政府應提出前瞻願景,以科技評估為基礎,告訴國人、企業界,台灣的減碳路徑圖與中長期發展目標,台灣要如何達到碳中和。

  北歐國家是綠色稅制先驅,中央研究院《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指出,自1990年代開始,丹麥、挪威、瑞典、芬蘭,以及英國、荷蘭等國家紛紛推行綠色稅制改革,透過課徵環境稅如碳稅、空污費、硫稅等,增加的稅收用於減輕社會福利負擔,或降低其他租稅負擔,以達成雙重紅利。加拿大卑詩省於2008年啟動符合稅收中立原則的碳稅及配套減稅措施,相當成功。

 

AI協助減碳 創造龐大商機

  「蔡政府在氣候治理方面不作為,將危害下一代。」周桂田指出。依2018年完成的《能源轉型白皮書》,財政部今年底前應提出能源稅草案,但迄今未聞樓梯響。糟糕的是,《能源轉型白皮書》是透過公民參與,共同擬定國家能源轉型方案,政府到現在還沒公布。

  開徵碳稅、能源稅有何好處?周桂田指出,減碳不只是為環境保護,更是龐大商機,台灣透過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優勢,透過AIOT減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可以創造許多商機,提升整體競爭力。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