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國家轉型研發 不能炒短線
本文轉載自:2020-06-30 00:32 經濟日報》名家觀點/國家轉型研發 不能炒短線
文/周桂田 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台大國發所教授
Photo by Amber Avalona from Pixabay
近幾年國際上有關永續性(sustainability)典範不斷翻轉,2015年聯合國定錨17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各國致力方向,其核心鎖定在以人類生存為基線的氣候減碳與生態,並延展到能源、城市、健康、性別、勞動以及循環經濟面向,而數位化則作為重要的中介運作。
全球重要研究智庫「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 (IIASA)於2019年特別出版「2050年未來世界」報告中就強調永續研究需要與數位化(AI、雲端、物聯網)開始對話,相互建構再生能源智慧電網及能源儲存,藉此增進能源效率、節能並達到減碳的主軸目標。此前,氣候、能源與數位,為全球論談永續性核心。新冠肺炎的爆發,再度翻轉了永續議題典範,如同筆者主張其與氣候災難已經構成「破壞性新常態」,全球各界近期已經將疫病大流行視為與氣候災難同等重要的雙核心螺旋,典範進一步轉移。
無論是麥肯錫2020年4月的報告將新冠肺炎視為時間尺度短、立即危害的「傳染」風險,而氣候變變遷視為時間尺度長、破壞深刻的「累積性風險」,這兩類作為全球化跨界風險威脅,其科學高度不確定性並外溢衝擊社會、經濟、族群、倫理的特性,已經加深了自1980年代末以來世代面臨的系統風險挑戰,從環境惡化到氣候災難、老化,擴大到疫病大流行;氣候、疫病、老化三者相互纏繞的系統風險,已經實質進入人類社會發展進程。
面對這樣不斷更新的世代系統風險,台灣的未來發展藍圖與路徑清楚嗎?加上原本台灣內部棘手的、系統轉型困境的問題,我們有認真在思考這些攸關未來十年到30年的發展路徑嗎?
在經濟面上,台灣目前有很好的戰略條件,因各種因素加速台商回流與外資投資,這些都是近30年來脫胎換骨的契機。但是這樣的機遇,換個角度來看,若其加劇耗能與排碳,並未能達陣國際上要求製造、服務需環境友善、使用綠能的承諾(RE100承諾),在全球永續要求下,一方面,高排碳的台灣產品將被氣候貿易門檻所限制,另一方面,將可能被國際大廠製造抽單、或消費者所抵制。但目前無論是政府單位或企業大多只強調機遇面,而乏於總體、全盤的盤點台灣產業與能資源、排碳,並啟動前瞻分析。
在社會面上,台灣未見環境、公衛健康與社會前瞻分析,如德國於2012年提出《防災計畫風險報告分析》,進而進行因應病毒大流行的先前部署,於此次新冠肺炎的防疫表現相當傑出。台灣嚴重的少子化、耗能產業轉型遲滯、青年低薪與跨國人才競爭力,加上氣候脆弱性、疫病與老化社會,多重的雙伴效應下更逼迫台灣逐步邁向系統崩潰的臨界點。
事實上,面對這麼複雜、轉型棘手的系統風險,未來、前瞻的社會發展路徑需要深度、持續的研發,台灣嚴重的缺乏這樣的智庫;同時,國家轉型藍圖在當代不能僅是專家菁英之見,而需要長程的進行與社會的對話、動態性的測量公民的判斷,取得社會的認同。長期以來,我們缺乏長程研發、洞見未來社會的研究智庫,許多政府政策與推動持續性的炒短線。
後新冠肺炎時代,全球各國重要智庫都頃囊探討國家永續路徑,或檢視國家治理弱項與變革,我們雖然各大學或經濟智庫也提出一些解方,但比較起來缺乏系統性、全盤性,更乏於清晰、前瞻的未來(世代)發展目標,與如何永續實踐的期程路徑。
科技部將於今年召開全國科技會議,或許除了在重大議題討論之外,也值得好好檢視我國的前瞻研究量能,已經遠遠落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