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不只是健康上的影響,而是未來的生活樣態?
那未來即將面對的新常態,又將帶給人們什麼新挑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類的行為因為疫情有了大幅的改變,例如減少外出、居家辦公都降低了交通的排碳量。而碳排放量正是氣候變遷的因素之一,因此意外地給地球一次喘息的時間,藉由這次疫情是否能說明人類生活究竟對於環境有多大的傷害力?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在 2020 年 3 月發布了地球空拍對照圖,對比了疫情前後的差異,令人驚訝的是,像是排碳大國中國因封城、停工讓原本籠罩在上空的二氧化氮雲消失不見了,讓原定無法達成的減排目標,因為 COVID-19 有望達成。在這一波疫情期間,台灣上半年因居家辦公等關係,確實降低了碳排放量,但台灣的產業復甦快速,反而是大眾運輸載運量降低,這些影響對於台灣的碳排表現是如何呢?
節目精彩片段
我們的「天氣」怎麼了
降雨不均勻和氣溫上的異常,都是氣候變遷帶來的具體影響,而氣候變遷的發生與溫室氣體排放有直接的關連,其中,溫室氣體最大宗的來源為二氧化碳。(1:30-2:56)
誰是排碳大戶
台灣主要的排碳源大概可分為四大部門:工廠排放的製造部門、發電廠的能源部門、家居使用電器的住商部門以及日常交通工具的運輸部門。(3:02-3:45)
經濟 V.S. 環境的平衡點
在 2020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工廠停工,甚至像飛機等大型排碳交通工具也降低了使用率,使去年整體碳排放減了 7% ,為歷年來最多,但不經讓人思考,大幅減少碳排量的代價,是否等同於全世界的經濟需要停擺?(3:57-4:47)
疫情期間台灣的碳排量
全世界碳排大量下降的同時,台灣因為防疫有成, 2020 年整體經濟活動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因此碳排量下降有限。以運輸排碳來說,因民眾擔心群聚,使大眾運輸工具在運量降低,而外送平台的機車和共享機車使用率則上升。(4:48-6:42)
產業停擺-下一步經濟復甦的選擇
因為疫情重創經濟,而台灣也透過紓困預算、振興經濟。振興的費用可以鼓勵產業發展的趨勢,現今全世界的趨勢在於如何降低碳排量,如何使產業發展能對環境更友善、減少碳排放,以綠色思維作為產業振興的方向是此刻重要的關鍵。(7:03-8:05)
國際對環境現況的共識
以歐盟為例,在疫情還沒爆發之前,他們就已經決定了綠色政綱,往綠色產業方向發展,而美國民主黨也在談綠色新政,用綠色的方式振興經濟。現在是經濟重新出發的重要時刻,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考量全世界目前更大的危機——氣候變遷。(8:15-9:23)
隨手的低碳生活好習慣
主要排碳的四大部門中,製造和能源部門多與政府政策有關,但一般民眾可從住宅及運輸部門去減碳,例如更換節能的電器產品,選擇低碳甚至是無碳的交通工具,皆能有效降低碳排量,而政府也可設計提供相對應的公共建設,引領民眾調整對環境有利的生活樣態,同時又可促進經濟。(9:36-12:45)
台灣可以怎麼綠色振興
政府藉由補助金來振興經濟,但在振興的同時,可以同時設計對環境有利的條件,如刺激民眾汰換成節電商品,鼓勵工廠降低製程的碳排量,促進能源轉型,都是可以做的方式,讓友善環境、振興產業、經濟發展並進,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危機。(12:51-15:22)
由台大風險中心製作的《那些疫情改變的事》,本次分別從新常態、公共衛生、人文宗教、經濟發展、社會衝擊、環境改善,等六大方向著手探討,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和未來建議。
本節目由科技部人文司「新冠肺炎影響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計畫」贊助播出,由台大風險中心與關鍵評論網公共服務中心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