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偉任 中心助理研究員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於今年(110年)舉辦「臺灣碳定價機制前瞻講座」,本次講座由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研究員,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教授共同與談。
一開始,主持人周桂田主任指出臺灣正面臨長期的遲滯轉型,能否透過碳定價解決能源轉型的遲滯,並促使臺灣加速能源轉型治理,是目前政府要面對的課題,也是我們希望深入了解及解決的問題。希望兩位專家一同分享-各國相關碳定價制度,並從中探究如何借鏡他山之石,訂立適合臺灣的相關規範。
蕭代基研究員一開始便提到,全世界必須將地球升溫限制在1.5度C之內,才能避免不可逆轉的氣候災難,依據IPCC(2021)AR6的報告指出,地球的剩餘碳預算約為400至500 Gt CO2(1 Gt是十億噸),也就是地球未來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額度必須控制在420-500 Gt以內,才有機會使得地球升溫不超過攝氏1.5度,如果以年排放量除之,剩餘碳額度年限約為9.5年~12年,即使全球做到2050淨零排放,從現在到2050年的總排放量仍大於剩餘碳預算,這相當於我們對後代人欠了一個很大的碳債,我們必須從現在到2050年、以及2050年之後,利用負排放技術移除大氣中累積的溫室氣體,達成淨負碳排,才能還債。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蕭代基研究員指出政府應該積極制定減碳及除碳的政策工具、研發低碳及除碳的技術以及協助臺灣轉型為負碳的經濟體。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國家採用各種政策工具,例如碳稅費、碳交易、碳邊境稅外,最近更有除碳基金、除碳費以及氣候俱樂部等新興政策工具,這些政策工具是基於財產權、外部性與公共財理論等理論基礎而發展出來。臺灣未來要達到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目標的話,必須使用所有可能而且正確的政策,以達到環境、經濟、社會三贏的局面。蕭代基研究員認為,對臺灣而言,應先採行碳稅制度,因為在收取碳稅時,可以非常完整的盤點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也可讓企業與人民養成排碳者付費的觀念,倘若先實施碳交易,則會增加企業誇大或虛報二氧化碳排放量來換取更多減量憑證或碳權的經濟誘因,可能增加政府盤點的難度,並導致所接收的資訊不正確等風險。
同時,過往不正確的污染減量補貼政策是需要改變的,依據碳定價的基本理論中之外部性理論,碳稅是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減少排放量是降低外部成本,但是不等於增加公益及產生外部效益,因此污染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減少碳稅支出,但不應該成為政府補貼的理由。
緊接者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教授也依據美國的淨零政策及碳定價機制提出發言,以目前正在進行的COP26氣候峰會來看,世界不在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增溫以下的路徑上。而這將是一個全球的問題,淨零碳排的目標也需要全球一起行動才能達成。依據之前美國處理空氣汙染的政策來看,政府是可以透過制度來改變人類的行為,目前臺灣如果想透過碳定價制度來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且必須在2050年之前達成,那麼碳稅費的價格將是臺灣未來很重要的問題。
詹長權教授指出,臺灣整體社會是否能成功達到降低碳排放量的關鍵點有兩個:一個是政府的重視程度,是否能成立國家領導人之下的跨部會層級組織很重要。目前環保署提出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草案中將此組織定位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來負責,這樣的層級是遠遠不夠的,政府必須更重視跨部會組織合作,僅交由環保署或行政院底下之組織來執行是不足以達成2050淨零目標的;另一個是碳費的價格,目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聯合國都認為碳定價是現階段短期很重要的政策工具,臺灣如果用太低的碳定價完全不合學理。詹教授提出碳費的計算應包含因不斷升高的全球氣溫,導致全球人民因極端氣候而死亡的代價成本,這必須要納入碳定價的計算當中,才可以避免碳定價被低估的情況。而因為極端氣候造成全球人民死亡的人數會隨著地球溫度上升而以更快的速度的成長,這也是我們在制定碳定價中,各國政府都必須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資料來源:詹長權教授提供簡報
本次會後座談問題主要聚焦未來碳費的使用及臺灣碳交易市場未來。蕭代基研究員對於碳費使用方式主張為投資未來的減碳與除碳技術、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以及成立氣候基金,來幫助未來邁向負碳經濟體;長期目標來看,碳交易市場是必須發展的,但只憑臺灣的市場規模無法產生有效的作用,也許未來可以朝向與加入其他碳交易市場來做努力。詹長權教授也同時強調如果臺灣只靠碳費當作唯一的政策工具,在2050達成淨零碳排的成功機率是微乎其微的。
最後周桂田主任總結本次講座,臺灣過去在能源轉型已經落後了,始終不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以及碳定價機制,也終於在這次環保署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草案被提及,臺灣要邁向淨零碳排需要全民一起,不會只單純靠產業行動,政府需要開放有更多面向的社會參與及溝通管道,希望此次論壇可以將訊息傳遞出去,讓更多臺灣人能持續關注此議題。
活動紀實影片:RSPRC 碳定價機制講座「市場決定?政府出手?台灣碳定價機制前瞻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