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由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及德國波茲坦前瞻永續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ility Studies, IASS)共同舉辦第三屆知識、學習與社會變遷國際研討會(The 3rd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Societal Change Research Alliance, KLASICA TAIPEI SYMPOSIUM)。本次會議承襲前兩屆KLASICA研討會的經驗與成果,集中討論核心敘事(narrative)中的願景及認同,引導和激勵地方、區域背景下的社會變革,以朝向公正及平等的永續未來。
本年度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會議調整為線上進行,會議期間為本(2020)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共有53人出席,其中臺灣9人,其他 44人分別來自日本、德國、美國等19個國家。此外,本年度會議有來自IASS科學主任Ortwin Renn教授、IASS戰略研究計劃(Strategic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Programmes) 負責人Ilan Chabay教授以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社會復雜系統中心(Center for Biosocial Complex System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Santa Fe Institute)主任Sander van der Leeuw 教授出席討論,並且邀請到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 主任Maja Essebo博士擔任專題演講者。
Countries |
Number of Participants |
Countries |
Number of Participants |
Austria |
1 |
Pakistan |
1 |
Australia |
1 |
Philippines |
1 |
Brazil |
1 |
Taiwan |
9 |
Canada |
3 |
Singapore |
1 |
France |
1 |
South Korea |
2 |
Germany |
12 |
Sweden |
1 |
Hungary |
1 |
Thailand |
1 |
Indonesia |
1 |
Turkey |
1 |
Japan |
9 |
United Kingdom |
2 |
Netherlands |
1 |
United States |
6 |
10月26日專題演講與全員會議:
本年度大會主題為「數位化如何影響敘事研究」 (How Digitalization Impacts on Narratives),IASS科學主任Ortwin Renn教授指出經濟發展所產生的不平等需藉由了解敘事如何塑造世界來改善。他解釋,不同文化中的敘事不盡相同,而大會的目的便是透過來自不同文化的敘事來建立分析框架,以增強個人和社會在複雜世界中領航並成為推動者的能力。IASS戰略研究計劃負責人 Chabay 教授強調了解社群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來邁向永續轉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藉由數位化來實現這些轉型目標。他指出,儘管數位化日益發展,數位科技仍然沒有完全普遍,並且存在著淪為少數人操縱工具的風險。
在開幕會議上,研討會邀請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 主任Maja Essebo博士作為專題講者。演講中, Essebo博士提醒研究者不要陷入二元思維,儘管敘事研究可以促成轉型,人們不應拘泥於用「好」故事代替「壞」故事的思想框架中。
全員討論中, Renn教授提出討論在數位化時代中,由演算法發展而成的故事是否意味著機器本身也具備敘事並且實質表達意義的能力,或者這些機器的開發者才是真正創造出故事意義的人。對此Essebo博士回應,由演算法發展出的故事導致演算法找到了人們之間的連結,而非人們自己尋找連結,而這些連結究竟為何仍有待確認,她強調美國零售商目標百貨(Target Corporation) 不當使用消費者數據而造成隱私權爭議的例子。然而,Essebo博士指出,若機器已成為敘事的一部分,那麼它們應被視為故事的基礎之一,由於這些機器背後始終有人在不斷地構建故事,找到其中的連結,並收集更多數據以查看各部分成為故事組成的時間順序非常重要。
KLASICA participants at the opening plenary
分組討論重點:
本次大會為線上舉辦,為促進與會者之間有效討論,主辦方依照與會者所處的時區將其分成Group A、Group B 兩組。討論主要圍繞著三大關鍵問題:
- 隱性和顯性刺激(例如對身份認同和親密關係的保護、對所感知到不公平或不公正待遇的反應等)如何成為數位媒體中許多敘事創建和敘事傳播的核心? 這些見解又可以如何更有效地促進正向的改變並建立建設性的對話?
- 如何提高對資訊來源和內容的信任度,以克服高度極化的迴聲室氣候 ( echo chamber climate)? 以及如何使敘事方式包含歧義並保持同理心,並為不具有共同信念的人們建立信任?
- 如何理解敘事的結構和機制,以了解增強個人的代理意識和變革能力的方式,從而激發行動,使敘事成為促使社會變遷的工具?
Group A
Group A 主要由亞太地區的與會者組成,在為兩天的討論中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蘇淑娟教授擔任主持人。本組討論主軸是使用基於希望的敘事(hope-based narratives)而非基於恐懼的敘事(fear-based narratives) 激發集體行動的必要性。
其中來自菲律賓,目前就讀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Mariana Reyes認為基於恐懼的敘事也可能帶來正向的影響。她分享海燕颱風(Typhoon Haiyan) 造成災害,促使菲律賓當地居民認識到氣候變遷的衝擊以及環境教育的重要性的例子,藉以表達集體創傷記憶也可能促使人們團結。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研究助理 Elaine Ying-Syuan Huang認為基於希望的敘事仰賴長時間的培養與維持,然在實際的執行面上可能非常容易崩壞,成果也相當有限。然而,日本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ity and Nature, RIHN) 的副教授Steven R. McGreevy 認為,雖然基於恐懼的敘事可能可以較快產生效果,有些例子,像是在美國夢(the American dream) 中,基於希望的敘事卻達到了激勵社會採取行動並使朝向共同方向發展的效果。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米蘭則認為,基於希望的敘事對於有意挑戰現狀者較有效,而對於滿足於現狀的人們,基於恐懼的敘事可能更能夠達到效果。
雪梨科技大學跨域創新學院(Tran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Facult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的老師 Claire Marshall表示,與其著眼於希望與恐懼之間的二分法,探討賦予權力與喪失權力的敘事可能是更好的途徑。她的研究指出,當人們受邀成為敘事中的主角時,會獲得一種代理感,這可以協助重整問題、賦予身份,從而指導行動並促進變革,紐西蘭使用敘事環境以「打破傳染鏈」(breaking the chain) 來減少新冠肺炎的傳播就是一例。
KLASICA participants in Discussion Group A
Group B
Group B 主要由歐洲地區的與會者組成,在為兩天的討論中由Ilan Chabay教授擔任主持人。本組圍繞討論的議題是: 知識是如何被創建,而單純創建知識卻又是不足夠的,知識必須被包裝成一致且真實的樣子;同時,本組也注意到,研究者的概念性知識可能造成敘事研究中的限制。
因此,重要的是考量如何使用敘事來發展不同受眾之間的交流方式,並在這些社會之間建立橋樑,比如說,確定能夠在社區中引起共鳴和交流的敘事。 然而,再不同的社會中永續可能意味著不同事物,所以也應該去了解永續在不同脈絡中的意涵。這一點是東組跟西組的都有提到的概念。
KLASICA participants in Discussion Group B
相關資訊請參考:
THE 3RD KLASICA TAIPEI SYMPOSIUM: CALL FOR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