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曉昀 中心助理研究員
2020年2月6日為第二天由審計部與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風險中心)合辦的風險治理研習營。該研習營已連續三年合作相關課程,為審計人員進行一系列「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課程,以十七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為基準,針對臺灣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空氣污染與長期照護問題等當前關鍵政策,邀請相應對之講師,為審計單位同仁講解最新國際趨勢與政策走向。有鑒於今年將召開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需提出長期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以及今年底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中,要求各國提出更新的減量承諾與更積極的長期減碳目標,在面對國際趨勢與壓力下,臺灣行政部門如何透過學術研究與行政單位進行溝通,並提出相關政策方向與剖析為此次課程目標。
圖一: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詹長權院長
此次課程由於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審計部採取其他縣市審計同仁以視訊方式聽課。對此,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院長表示認同,認為此波疫情短期內還不會趨緩,是否會因為夏天高溫而消失仍屬未知數,因此分享當年對抗SARS經驗,不斷強調民眾需提高警覺與勤洗手的重要性。
而對於空污防治與人權議題上,詹院長則表示坊間一直有錯誤的說法,例如境外、境內與交通污染各佔臺灣空氣污染1/3,這觀念即是錯誤的。造成臺灣空污的主要原因是境內污染,可以利用許多數據監測來證明。因此在編審預算時,相關的出發點已明顯有誤,造成在審視預算時比例錯誤,尤其臺灣空污主要與火力發電相關,應設法減媒,但政府卻花費許多預算在燒煤,故應從源頭仔細控管造成空污的產業,用以避免危及人類的健康。
圖二: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孫振義教授
隨後是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孫振義教授,談論臺灣在綠建築上的發展與挑戰。1995年臺灣為掌握國內建築物對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之需求,發展出「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EEWH)」,是全球第四個上線的系統。同時政府也公布「綠建築評估手冊」與「綠建築標章」,如今已變成國家級綠建築認證標準,而在2011年,更發展出五大建築類型專用綠建築評估手冊。然而,需評估的指標十分多元,其中在建築節能方法上,無論是法規管理、資訊管理、高效率設備、高效率建材、智慧控制、或是再生能源等,都有長期且深厚的研究成果,而其終極的目標便是達到自給自足的零耗能。唯須注意的是,這裡所指之零耗能並非真的無耗能,而是能源的自給自足,透過良好的建築設計與高效率的建材,將設備耗能降至最低,並靠再生能源與良好的能源管理系統,補足剩餘的耗能缺口,因此總量為零,故稱做「淨零耗能」。儘管零耗能建築走進法規的風潮雖然尚未吹進臺灣,但大勢所趨,相關產業已開始佈局,以整合性的軟體技術為主,例如需求端管理工具、智慧溫控器、智慧空調照明系統控制,及因應不穩定再生能源前提下所需的智慧型電網等技術,恰好與我國優勢ICT技術相搭,正是下一波我國產業升級的關鍵領域。
圖三:上午場綜合座談(左起審計部第一廳李順保廳長、政大地政學系孫震義教授、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院長、審計部第四廳林榮國廳長)
下午場次由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邱郁文副教授帶來的演講,邱教授用了許多臺灣在地案例說明臺灣地質特性,並指出臺灣屬於高災害潛勢地區,開發會造成環境脆弱度的增加,使災害頻率與規模均有增加的趨勢,又臺灣承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十分脆弱,隨著海平面上升、水資源不足等問題加劇,公共衛生及生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生態檢核工作扮演重要的角色,生態檢核工作主要將環境友善策略導入工程生命周期內,於工程施工不同階段時,實施環境友善措施,施工前藉由現勘與資料蒐集,於生態敏感區圖上標示工程周遭重要棲地;運用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生態友善策略,進行保育治理工程之規畫設計工作;最後於後續施工中持續追蹤觀察,以確認生態友善政策執行。
在2017年3月30日立法院生態檢核協調會中決議,前瞻性基礎建設應納入生態檢核,因此在水環境建設中投入約256.7億的資金,全面導入生態檢核機制,並辦理公民參與及資訊公開對策,以達到水環境改善計劃目標。其中的子項目主要有三:(一)生態檢核:全面導入生態檢核機制,加強棲地生態環境保育。(二)公民參與:民間、專業與政府全體動員的行動共構機制,強化計劃可執行之願景藍圖,計劃依審查意見修正。(三)資訊公開:程序規定公開說明,網頁資訊即時透明,全民督辦監工。
然而,現今臺灣生態檢核面仍面臨許多問題:
一、 生態檢核期程與工程期程不相符:
主要因為工程時程長,或時常遇到變更設計,或其他因素而延宕工程。使得生態檢核案為因應地方及中央機關之需求,須按時履約及結案,但仍有檢核工程尚未完工與無法完全落實之處。
二、 工程無相對應之分級,集中資源能量未妥善分配:
例如部分工程為馬路之新建水溝,屬於排洪工程,應無執行生態檢核之必要性,可預先分級,將檢核能量投注於更需關注之區域。至於較大型的工程應當給予較長的期程與較多的能量,需相關單位相互配合。
三、 生態檢核範圍與工程期乏整合溝通:
同一工程場址所在之地段,可能有不同單位之工程施作進入,因此生態執行團隊較難獲得他案工程資訊與進度,即便提出生態建議,僅能給予「原案」建議,對於整體生態檢核與落實有很大的落差。
因此,邱副教授期待加強生態檢核分級篩選,並希望落實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生態友善策略於保育治理工程之規畫,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工程類型,給予足夠的空間、時間與資源,以免於臺灣環境遭受大規模的破壞。
最後一場次,由新北市秘書處林甘泉科員與臺北市環保局范姜仁茂專員,分別分享城市自願檢視報告之推動經驗。首先林甘泉科員表示紐約於2018年第一個提出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以下簡稱VLR)後,引起許多城市效法,今日新北市已躍升為國際大城市,亦邁入升格第十年,欲檢視過去政策盤點外,也自主性提出該項計劃進行政策盤點與改善建議,由秘書處作為主導籌組單位,緊密與各局處合作以協助各局處之需求與共同落實之項目後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著重SDG 11中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林科員強調做為臺灣第一個提出VLR的城市,最重要的因素取決於長官授權與支持。
而臺北市環保局范姜仁茂專員亦贊同長官支持確實很重要,並說明臺北市從2017年便開始籌組統合專責組織與專業幕僚,凝聚落實該項政策的推動共識,從既有的政策與衡量指標體系的轉型,最後在2019年發布,配合公民參與、教育宣導,定期檢視實踐進程。范專員表示在執行上花較多時間且較困難的點為跨局處溝通與整合、無指標依循與校稿,其中(一)檢視意見收斂不易,若太著重SDGs特定項目,或不了解實質內容很容易變成論敘市政,缺乏未來展望。(二)在SDG 17全球夥伴關係中,主要針對國家層級定義,無指標依循,替代方式是因地制宜進行定性概念的轉換,並與SDG意涵作連結。(三)翻譯校正上,全國未有統一翻譯用詞,應設法統一,避免翻譯不到位的窘境發生。而未來臺北市在延續VLR上,將採定期滾動式檢視更新VLR,並加強由下而上的各界溝通,廣納各界對城市永續的期望,與忠實呈現現況與SDGs的差距,希望藉此機會讓更多城市一起滾動。
圖四:臺北市VLR方法學
最後,十分樂見有行政部會像審計部這樣,積極提出「永續發展自我檢視報告(VDR)」,而地方政府層級則有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提出VLR,積極了解SDGs並將其洞察與前瞻職能法制化。而在與談中有學員詢問推動VLR的困難為何,雙市皆認為在推動上遇到最大的困難仍是跨局處的合作,需要有一個專責組織單位被授權並且執行,此外,數據的整理與資料的處理為次要困難,而這也回應到這兩天的課程,專家學者們皆強調跨局處的合作在這轉型的過程中,若沒有精確組織來驅動,將導致轉型窒礙難行,因此嚴厲呼籲政府單位應積極籌組氣候內閣。至於審計部則需扮演重要的監督角色,監督政府相關施政報告,使整個行政院被驅動,形成內部的壓力。
圖五:下午場次綜合座談(左起新北市秘書處林甘泉科員、審計部曾石明副審計長、臺大風險社會中心周桂田總計畫主持人、嘉大生資系邱郁文副教授、臺北市環保局范姜仁茂專員)
相關文章:
【活動回顧】風險治理研習營_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
參考文獻:
- 審計部(2019)。《審計部永續發展自我檢視報告》。
- 臺大風險中心(2019)。《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
- 新北市政府(2019)。《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
- 臺北市政府(2019)。《永續發展目標—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