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映庭 中心助理研究員
當世界正戮力於對抗空氣汙染、氣候變遷與推動能源轉型,臺灣也有一群行動者們在本地家鄉默默耕耘。為了激發民眾心中熱愛、在乎環境及永續發展的意識,國立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挖掘出八個令人振奮的能源轉型案例,集結成《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八個臺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一書,並已於6/21信義誠品舉辦第一場新書座談會。7/10在臺大社科院舉辦的唯一一場校內新書座談會,主題聚焦民眾感受最強烈的空汙問題,並特別邀請到書中的作者與受訪者,一起聊聊空氣微型器如何成就反空汙運動中的星火燎原,引起熱烈迴響。
圖1、當天參與情況
由本中心張國暉執行長擔任主持人,他開宗明義點出,「能源」兩個字看似技術含量頗高,卻與民眾休戚相關,值得大眾一同關心。本中心的使命便是推動能源轉型,透過本書齊全且更新快速的文獻資料,本中心期待藉由知識傳散來參與社會、改變社會,跨出校園的象牙塔,透過書中的故事紀錄,讓作者、受訪者與讀者一同激盪出參與改變的火花。
本書的兩位青年作者-劉怡亭及鄭師豪各自從旁觀察這些先驅者並提出反思。劉怡亭以沒有大型汙染源,卻存在空汙問題的嘉義市、埔里鎮出發,分享了當地醫生與媽媽如何實踐反空汙行動、捍衛呼吸權的故事。嘉義行動起於細心的醫師,發現到診間的過敏人數總會在特定時間攀升,進而促使他們將空汙資訊帶入公衛教育,與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一起合作培育空汙講師,體制內組成「空汙防制委員會」來監督嘉義市政府,實現不上街抗爭也能改善空汙的目標。埔里鎮則是團結了一群關心孩子過敏的媽媽,發起一連串宣導減少當地燒香、燒茭白筍殼等民俗活動與傳統,以及交通汙染行為的活動,並成立了「埔里PM2.5空汙減量自救會」,協助在地的空汙監測。鄭師豪提到,任何市井小民都能摸索新的工具去解決問題,我們不必擔憂技術門檻很高而卻步,不論成為參與者、摸索者、研發者,還是資訊分享者,皆能為空汙議題做出扎實貢獻。「空氣盒子」便是個好例子,此技術從一開始只有實驗室的規模擴大到破千人參與,如今佈點覆蓋整個臺灣,形成即時的空氣地圖,此般資訊與環境的跨領域結合匯集了社群力量,讓我們逐步踏上了找回「藍天」之路。
圖2、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許愫真前會長
接著,本中心邀請到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許愫真前會長、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戴榮賦教授、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陳伶志研究員擔任與談人,分享自己在喚起民眾環境意識行動的心得。許愫真前會長介紹了嘉義社區醫療發展協會與荒野協會嘉義分會如何整合相關友團,並將反空汙行動定調為「嘉義市的『空襲』警報」的過程與策略。他們發現大聲疾呼的遊行形式無益於民眾了解問題的癥結,接受到的資訊也常常片段化,因而規劃了長期的空汙講師培訓、自行車環島、廟口宣導等活動,透過完整的空汙資訊與醫療專業知識來走出同溫層,擴大衛教場域。
圖3、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戴榮賦教授
戴榮賦教授講述了在生態多元的埔里鎮,這些地方媽媽如何成立自救會,甚至舉辦藝術展、反PM2.5遊行的努力。為了監測出正確的空氣品質,戴教授團隊利用物聯網,在街頭巷尾連接許多微型感測器,秉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不斷實驗與改良,並佈點彰化、南投等區。當監測點測出「紫爆」數據,自救會媽媽便會共同討論空汙原因,結合山川、地理知識進行汙染源追蹤,形成真正的公民科學。戴老師認為空汙問題的解決,確實無可避免地衝擊社會原本的運作方式與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像是久居的民眾慣以燒田方式處理農廢,便對轉換處置方法相當抗拒,要改變態度就需要空汙意識的建立,才有機會開始學習改善。
圖4、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陳伶志研究員
陳伶志研究員則提到,囿於環保署測站與民眾日常的生活場域仍有距離,不利於空氣品質的即時反應,反之微型感測器就能補足這點。許多年輕的熱血爸爸在工作之餘,合作發想這些觀測資料如何以風速、距離進行時間預測,他們不僅在推動時注入開放的精神以增加信任,也開始摸索著該如何與政府單位溝通資料品質,企圖讓環保署測站的準確資訊,與便宜卻廣佈的空氣盒子呈現的空品趨勢彼此互補,在下個空汙季展開新的作為。藉由學術研究與網路社群力量,微型空氣感測器的應用不僅是國際趨勢,也已成為前瞻性的觀測基礎,且未來還需要其他(如人文學科)的跨領域觀點一起加入,才能更有溫度的解決問題。
三位講者分享完後,聽眾也對此議題展開熱烈提問與反饋。針對資料公開的問題,有民眾提出環保署資料經過整理後,每每會遺失許多偷排汙染的證據,因而深有所感,主張資料開放性的深度監督有其必要。對此,陳伶志研究員認為,鑒於汙染排放值與離群值(outliner)不易界定,原始資料上也能有不同的解釋權,所以每一筆數據的公開將更易於檢驗與討論,目前我國也逐漸往此概念邁進。戴榮賦教授則舉例,當空汙問題加劇和廠家鍋爐啟動的時點具有相關性,空氣盒子就類似哨兵的警示角色,再輔以其他的標準數據予以監測或執法。只要善用物聯網,科技執法就能發揮反空汙的最大效果。
圖5、新書座談會講者合影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空汙場 視訊紀錄:
簡報下載:
相關連結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八個臺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
★首部提出臺灣能源問題必備的框架與系統性思考
★八個先驅者案例,能源轉型下的未來生活
★一冊讓全國人民回歸理性、建立共同認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