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卓如吟 中心計畫專員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於今年(2022年)5月18日舉辦「公正轉型與青年系列講座(一):社會環境變遷與健康」。本次線上講座邀請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林先和教授擔任主講人,從老化角度談疾病負擔對台灣未來社會老化、勞動力跟衛生政策之間的關係;與談人為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林孟慧,同時也是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博士生,以青年理念來進行對話。
圖1 公正轉型與青年系列講座
講座主持人為本中心周桂田主任,開場談到此世代將面對的三大議題,氣候災難(climate disaster)、老化社會問題(aging society)、疫情問題(pandemic),對國家內部或全球皆造成很大的衝擊。本次從公正轉型與青年未來行動架構看氣候、老化、疫情議題,國際上稱為破壞性新常態(Disruptive New Normal)。
林先和教授分享主題為「『族群疾病負擔與健康風險』對衛生政策與高齡化社會政策的啟示與貢獻」,以公共衛生與健康的角度來看永續發展。談到現今社會面臨很大的挑戰,不論氣候變遷、老化或疫情,皆屬廣義社會環境變遷,從測量群體健康的方法「疾病負擔」為背景,並運用疾病負擔角度切入,探討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跟發展,以及相關政策帶來的反思。
圖2 如何評比疾病?
台灣擁有豐富多元族群及不同都市化發展,林教授提出一個基礎問題:如何定義一個族群健不健康?若僅使用衛福部每年統計的死亡率有其侷限,因此發展出「疾病負擔」測量族群健康。有些疾病不會造成立即死亡,但卻會帶來病人本身的失能或痛苦(suffering),疾病負擔即是用所有人都相同,能拿來量化比較的「時間」作為基礎計算單位。疾病負擔的兩大面向為「死亡負擔」及「罹病負擔」,死亡負擔是因為患病(例如:糖尿病)而過早死亡所損失的人年(減損原本預期會活到的壽命人數及年數),稱為「生命損失人年數」(Years of Life Lost, YLLs);另一個面向是因罹病而失能所損失的人年稱為「失能損失人年數」(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雖然存活但卻損失了健康的狀態。把兩者相加即得到整體「失能調整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透過此種類似通用貨幣的健康指標,就可以進行A先生腦中風跟B小姐思覺失調症,對整體族群健康影響的比較。
全球疾病負擔計畫(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Project, GBD)由世界衛生組織健康統計部門的學者Alan Lopez及Christopher Murray所推行,評比全世界人口、跨國家、性別、年齡的健康情形及其造成之原因。台灣也有成立疾病負擔中心,架構跟全球疾病負擔類似,更進一步透過本土資料評比剖析國人健康情形,除了跨國比較之外,也可以做本土跨縣市、跨鄉鎮的族群比較。以空氣污染為例,疾病負擔研究以疾病發生的上游危險因子,計算失能調整人年,亦可看出對於財政負擔所造成的影響,根據危險因子-疾病-後果的核心結構,構建健康指標數據庫,可為政策制定和指導提供重要參考。
台灣疾病負擔現況,透過年齡分層發現,主要整體疾病負擔發生於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而透過性別分析得到男性的疾病負擔多於女性,從勞動力主要是男性的角度來思考,可以想見其結果將造成勞動力族群萎縮,而台灣正在經歷快速人口老化,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20%),未來趨勢是壯年人口減少,而老年人口將增加。
圖3 台灣面臨人口老化的未來
從健康或疾病負擔角度思考對於台灣社會達到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幫助,上述提到的全球疾病負擔計畫,即針對SDG資料庫建立互動式網站,觀察世界各國與健康相關的永續發展指標,並將指標轉化成分數(0分到100分),目前台灣在該網站也有分數及排名,藉由疾病負擔客觀量化的數據可進行趨勢評估。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提出透過人力資本作為評比國家資本的指標,其中「教育程度品質」跟「國民健康程度」為常受忽視的兩個面向。
因此,林教授從健康的角度評估台灣永續發展,2040及2060年20~64歲健康勞動力族群人口,與老年人口增加呈現相反的趨勢,可預見未來要面對長照與社會負擔。而在地化資料可預防危險因子,並預防疾病負擔所帶來的貢獻,例如:不同地區因為PM2.5所造成相關性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最後,林教授提到個人雖然很難選擇因子所造成的健康影響,但若能夠考量邁向永續或者能源轉型帶來的好處,透過健保資料分析預防健康花費,藉由了解特定危險因子著手做真正改變,將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效益。
與談人林孟慧委員回應講者,氣候變遷影響廣泛,包括對於健康及其他面向帶來無法忽視的風險,現今世代需要具備與過去不同的創新思維。近年有個名詞稱為「氣候焦慮」,例如受到天氣衝擊較大的居民,於災後復原家園時產生心理負擔;年輕人因氣候變遷災害傾向不生育,而導致人口問題;氣候變遷、極端高溫暴雨現象,造成外出勞動者傷害;氣候變遷是否已納入長照系統的考量問題?以上種種皆造成青年世代不同程度的焦慮。假設2050年尚未達到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後代子孫需承受更嚴峻的氣候挑戰,但目前社會卻很少針對上述焦慮及目標做出具體的準備或轉型工作。
青年還可以做些什麼?其行動不容小覷。林委員提到,過去在台大校園推行環保餐具租借,促成年輕世代從生活面向轉型;學生會永續部促進台大校方於2021年初達成對高碳排產業撤資。亦有NGO代表-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於國際重要會議場合交流,且舉辦青年抗暖大遊行,讓年輕人聲音被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聽見。
可以為青年做些什麼?有四件事:傾聽需求、提供教育、共同想像、立即行動,常聽到長輩們說:「2050年的時候,我們可能也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資源和權力卻沒有下放給青年。在青年真實需求的情況下,透過傾聽讓想像具體化。藉由不同彈性及知識提供青年更豐富的教育,講者談到其本身協助教育部發展氣候變遷教材,可供大眾參考。
最後林委員提到國發會3月30日發佈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較少青年或世代正義的元素,因此在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的最新提案,即是為了解青年在淨零目標之下的需求,運用「青年許願池平台」線上搜集青年想像及意見,此份資料將彙整傳遞給各部會針對此提案做參考。
圖4 青年許願池平台
在線上參與者的互動及回饋中,一位參與者提出空氣污染數據,雖然PM2.5在中南部以及近年長期趨勢看來有改善,但也提醒空氣污染危險因子除PM2.5問題,亦有臭氧濃度過高的影響,以及不同鄉鎮平均數據問題;另有兩位參與者提問「老化對產業的影響與對策」及「政府對各種危機的認知與對策」問題。
林教授回應,不同產業的勞動類型跟年齡層不同,需要聚焦跟相關專家學者討論,可從大方向的人口結構、健康影響,再與產業連結;關於各種危機的因應,科技部「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著重討論政策面的影響,希望透過科技部向政府提供參考。
關於與青年的合作活動,林委員提到,環保署有環境行動的補助案;各部會有青年培訓活動;學校方面近期台大亦舉辦ESG提案競賽。周主任回應,未來需要產業界、學界、NGO來跟青年或各世代群體多對話,目前執政者已提出2050淨零排放架構,但實質路徑不清楚,轉型需要各界更多討論、動能和野心。林孟慧委員回應,目前社會存在資訊落差,大眾對於未來期待跟想像有很大的分歧,鼓勵青年運用機會發聲。
周主任最後總結社會需要對迫切問題提出思考跟願景,也預告接續系列講座及研究論述可關注本中心官方網站。
下方為本次講座精彩影片及投影片。
0518 公正轉型與青年系列講座(一):社會環境變遷與健康 session1
0518 公正轉型與青年系列講座(一):社會環境變遷與健康 sessi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