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令儒 中心助理研究員
有鑒於氣候變遷、數位轉型等鉅變挑戰日增,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研究團隊整合社會學、經濟學、環境系統分析學、公共衛生等跨領域團隊,嘗試從不同面向掌握臺灣未來變化趨勢,並研擬長期轉型路徑。
臺灣2050前瞻研究系列沙龍,於2021年立夏當天進行到第二場,邀請中央研究員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主講,並由臺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黃慧慈主持。主持人黃慧慈引言介紹過去三年研究團隊運用多種方法研究臺灣面對的危機與轉型,今天要談的是人口轉型危機。就如去年新聞日本正式修法鼓勵延後退休到75歲才領退休金,宣告其正式進入銀色勞動力時代,而對臺灣來說,老化、少子女化這些議題也並不陌生。今日主講人林宗弘曾編輯撰寫《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描述過去數十年臺灣經濟發展型態導致財團化、工作貧窮與少子女化的危機,2011年(編按:總統大選前)出版即引起轟動旋即成為暢銷書,今過去十年,再邀請當初作者、也是前瞻研究團隊成員林宗弘老師講解,題目為「人口轉型與世代正義的大挑戰」。
林宗弘首先強調,他是作為研究勞動的社會學者來看人口學的人口轉型議題,我們研究都只知道某一部份的成因與後果,只有片段非全部。他再以魔球(Moneyball)故事為例,說明過往習慣關注的指標(球員長打率),並不一定與要解決的問題(球隊得分、贏球)有關,就像是否高齡化(人口老化指標)與社會是否面對人口危機並不一定相關聯。而他認為社會學核心關懷是社會不平等,簡化來講就是貧富差距,也包括性別、族群或健康上的各種不平等,社會轉型就是社會不平等機制產生重大變化,而社會轉型影響人口轉型。
如何解釋人口轉型的成因與後果?他介紹一般人口轉型理論:經濟發展初期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後下降、造成人口爆炸、平均壽命延長;末期出生率下降至替代水準、壽命延長減緩、人口逐漸恢復平衡。環境學者會擔憂人口爆炸,將使得地球資源耗盡、超過地球限度,但目前大多數人口學者都認為,在21世紀末或之前,地球人口就會衰退,即便是發展中國家的出生率都在下滑,僅少數國家保持在替代水準,大多數國家都會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超低生育率現象並非只在臺灣,這些低生育率地區,如東亞與南歐,共同特徵之一就是父權體制。出生率受到性別平權與避孕行為影響、改變家庭與婚姻的意義與行為。臺灣只是少子女化、老化的速度更快,去年開始「生不如死」出生率低於死亡率,今年絕對人口數已減少。這是第二次人口轉型的挑戰。每個國家社會的現象與成因都不太一樣,是過往歷史沒有經驗過的,也都還在研究中。這當中會產生世代差異的問題。在此,世代是指受到重要事件影響的同一出生年代之群體;世代不平等是指不同世代之間的權力、資源、生命機會與風險的不平等。比如經歷過一戰、二戰、中國大陸移民潮、白色恐怖時期、戰後嬰兒潮世代等。這並非指哪個特定世代就要負什麼責任,而是從資料來看有這樣(世代不平等)的可能性。
為釐清研究觀點,他進一步說明過去高齡化社會相關文獻研究,大都假設高齡者都是退休族群、沒有或不能就業,擔心他們沒有收入會不會又老又窮?所以關注於長照(身心健康觀點)或年金議題(經濟與社會觀點),但對另一端健康的、願意留在職場上的高齡者研究卻相對較少。因此,趁著參與本計畫來探勘未來臺灣2050的社會,可能是樂齡就業、世代公平、世代共好的社會結構。在此,樂齡就業者的身心健康為何?如何影響世代公平?後兩者才是他所關注的議題。有些議題他已寫有文章不再贅述。接著他將解釋台灣的後工業化與世代不平等如何影響第二次人口轉型。
到底是怎樣的社會轉型前因,造成臺灣第二次人口轉型後果?林宗弘從四十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相關統計數據,娓娓道來。就如《崩世代》書中所提,「產業轉型與資本西進」是這二十年最重大的轉變。臺灣從大航海時代貿易就很發達,但是在九零年代末臺灣資本外移、大西進,臺灣的經濟全球化很大比重涉及與中國大陸的投資與貿易往來。而臺灣本地的經濟轉型進入後工業化,近二十年服務業人口已超過工業就業人口,且超過總就業人口一半以上,雖然有知識經濟一說,但其中部分仍可能是低薪彈性就業。同時歷經教改、高等教育擴張,至2020年每十位勞動者有四人上過大學,理論上是高技術勞動力增加,但也可能產生學用落差,這是勞動人口的專業化。在階級結構上,雇主在1998年達到高峰後開始減少,黑手變頭家的自營作業者、無酬家屬工作者(俗稱頭家娘)這類家庭企業、中小企業減少,大部分人變成受雇者,臺灣企業變大、雇主減少,就是資本集中化;政府雇用可能因民營化等因素也減少了;失業率在2003年前逐漸升高,至今些微下降。較好的趨勢是女性勞參率上升,雖然在先進國家仍偏低,比日韓低但差不多。而臺灣性別工資比從百分之七十幾進步到百分之八十三,在OECD國家則算中段偏後,遺憾的是,至今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相等。社會不平等指數,在太陽花運動前也達到一個高峰。(編按:上述臺灣經濟轉型議題亦可參考講者參與主編《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臺灣經濟與社會》相關研究。)
於是臺灣青年數十年來面對資本外移、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升高的社會,就牽涉到第二次人口轉型。出生率加速下滑;死亡率漸漸上升;結婚率下降;離婚率在2003年達到高峰反映經濟狀態;預期壽命增加速度減緩,且男性預期壽命成長率低於女性。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到2050年,死亡人數將是出生人數的三倍。
若以人口高齡化指標(以年齡為界,將六十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視為被扶養人口)看到總扶養比上升的趨勢令人非常憂心。但從不同角度觀之,若考量平均壽命延長、健康老化趨勢,看實際上誰被扶養,又是另一回事。以六十五歲計算的扶養比上升,並不等於勞動參與率的下降,事實上就數據觀察,臺灣勞參率是上升的,從2003年資本大西進、臺灣關廠潮後仍有上升,因女性勞參率上升速度快過男性勞參率下降。如果勞動人口越來越多,可扶養他人的勞動者增加,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也還在扶養他人,那需擔心的就不是扶養比問題,而應為提升勞參率。
因此,2050年臺灣要面對的人口挑戰本質為何?世代不公平、資本外移與性別不平等,缺乏福利國家對照護的支持,是壓低結婚率、生育率以及女性勞參率的重要因素。扶老比是不能調整的嗎?可以延後65歲退休界線並提高勞參率,他提出可能最有效的「勞動生涯價值永續發展」四個方法:
一、提高總合生育率。他想推翻自己的論點,認為少子女化不是危機,但生育補助托育資源等還是要做,只是並非為了提升生育率,因回到替代水準已不可能,而是為了公平正義,若不做政策後果將會更糟。二、提高女性勞參率。需注意避免女性參與低薪部門,形成勞動市場二元化。三、改變高齡的定義,即健康老化或延後退休、或退休後再工作。四、引進更多新移民。他說明後工業化未必導致少子女化,但一定會高齡化,要面對的是世代不公與性別不平等如何影響勞參率。
因此接著談到,臺灣的經濟貿易投資數據與所得數據,在不同世代、階級、性別的相異趨勢。他指出,臺灣近三十年薪資停滯,主要影響了1998之後到2013年間進入職場的世代薪資,但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後有好轉。原因可能是兩岸投資與貿易擴張(全球化),以及後工業化的服務業低薪彈性工作擴大。青年成功創業或有繼承者的收入不低,但人數少(資本外移與繼承行為延後)。而性別不平等的長期趨勢與婚育行為尚待細緻研究。現有研究尚未能解決房價與婚育行為間的內生性問題。他強調,因果不能完全逆推處方,即使前面經濟原因是對的,並不代表經濟補貼就能回復,亦即並非現在補貼就能馬上把小孩生回來,補貼是因為有世代落差、世代不公問題。因此最可行高齡化對策是提升高齡勞參率,若延後退休改善勞參率,是否將導致青年失業與低薪問題惡化?
樂齡就業目前研究較少,對延退政策尚無統一解答,但高齡者相較年輕人更願意延退、重回職場,林宗弘笑說可能人們(青壯年)會(錯誤的)想像未來退休後的世界更美好,但真正屆齡退休或已經的人不這麼想。其實就他以2018年臺灣首次提高勞保老年年金請領年齡至61歲的政策效果研究看來,青年就業跟高齡就業,並非替代關係,高齡者延退不會排擠年輕人就業。而對於退休後再工作,他進一步分析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資料發現,無論哪種退休方式(勞保、軍公保、沒退休)有工作的樂齡就業者不論在客觀所得、主觀快樂與健康感受都高於(或不低於)無工作高齡者。雖然各世代性別差異需進一步探討,不過樂齡就業除了對個人有好處,對社會也有廣泛效益,可減緩財政負擔如年金、健保、長照支出,也可能減少家庭暴力。
接著討論若增加移民來改善臺灣勞動參與的狀況。台灣在2015年已從移出國變成移入國,移入人口結構中,產業移工占大多數,社福移工次之,第三則是學生,再來才是專業白領及婚姻移民。因資本南向,南向國家移民連結增加,移出中國大陸者減少,留學國相對穩定。所以相對於吸引全球化高階菁英移民的想像,實際上臺灣低薪與南向國家經濟成長,將會加速產業移民與中階化。
他總結已知的研究成果與政策意涵:一、提高總合生育率。即便用何種政策補助都無法回復到人口替代水準,但不提升托育資源後果會更糟糕。二、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可能有用但不確定有多大的效果。三、改變高齡的定義,健康老化並延後退休有用但有政治風險。四、引進更多新移民必須有政策承擔也有政治風險。而這次演講及他研究尚未解決的疑問,有如鼓勵愛家跟婚外生育是否有助於因應婚姻與家庭的解組?高齡失能人口的照護?尊嚴死亡?以及這些高齡政策的科技解決方案有何?還有待後續研究釐清。(編按:補充講者亦合著有COVID-19對老化社會的影響一文)
在最後問答時,有民眾認為扶老與長照問題仍需注意,因為延長的壽命,是不健康(失能)餘命,講者回應這也是團隊其他研究成員所關注的,而他希望的是長者仍能健康的參與貢獻社會,不要落入長照處境。講者回應民眾詢問房價的影響,就他所知目前相關資料及研究較難解釋清楚,如房貸對青年的薪資、結婚、生育等的影響,此仍是複雜問題;也有民眾提到退休後的二度就業也可採用在地的、合作經濟等多元方式。講者說明對於提高勞參率的就業方式在此未多著墨,他認為在地的地方創生是種方式,但因應城鄉差異,會有不同的策略。最後主持人感謝所有參與者,並提醒前瞻系列沙龍接下來還有兩個場次,將由研究團隊臺大公衛系林先和教授(5/19)與中山大學社會系人口學者蔡宏政教授(6/4)主講,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與!
完整的會議內容,可參考下方影片。
活動紀實影片: 「未來即現在」-臺灣2050前瞻研究系列沙龍:場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