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奕陽 中心助理研究員
受到疫情影響,原訂於1/20與台灣綜合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鉅變新視界沙龍:「國際氣候政策視角下,台灣的挑戰與回應」未能如期舉行,但風險中心與台綜院仍透過線上會議形式於2/24舉行。是本中心首次舉辦的遠距沙龍,意味著未來在資訊及知識交流上,不再受到空間與地域的限制。
圖一 沙龍與會來賓分享
(由左一至右分別為:風險中心陳米蘭博士、永智顧問公司石信智總經理、台大社會系劉仲恩副教授、環保署環管處減量規劃組吳奕霖組長)
當前,氣候緊急不再只是口號,各國政府都無法迴避。全球已有超過120個國家,以立法或政策討論的形式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展現對抗氣候變遷的野心。台灣雖透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後稱溫管法)制定長期減碳目標,但目標及期程的設定上明顯落後於國際。本次沙龍透過分享國際氣候行動趨勢,檢視台灣現況及未來需積極作為之處。
本次沙龍共有三位與會來賓,分別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劉仲恩副教授、永智顧問有限公司石信智總經理,以及環保署環管處減量規劃組吳奕霖組長。在主持人陳米蘭博士的簡介後,由劉副教授揭開序幕,分享美國拜登政府的氣候政策走向。其後則由石總經理介紹國際整體的減碳趨勢,以及台灣在此國際趨勢下的影響。最後,吳組長接續討論國際趨勢,也分享台灣近年來所做的努力。
劉副教授明確且精要的描述拜登上台後的氣候新局,對於過往低估氣候變遷議題的美國而言,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突然得到強力的牽引,一口氣躍升到最顯眼的位置。拜登政府的氣候政策主流化,比歐巴馬時代更加全面。其中,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在於人事佈局,比起過往氣候團隊由科學家或相關專家所組成,拜登團隊擁有更多的社會學家和社運團體人士,號稱有史以來最有戰鬥力的氣候團隊。有關於拜登的氣候團隊,可參考劉副教授於風險中心電子報撰寫「美國選後氣候戰鬥團隊與內部挑戰」一文!
圖二 劉仲恩副教授分享拜登當選後對國際談氣候談判之影響
在介紹完拜登的氣候團隊後,劉副教授透過價值、外交與內政三個面向解說拜登政府的氣候行動。價值面向上,氣候變遷已不再被認定為科學問題或單純的環保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外交上,拜登政府已經透過行政命令將環境政策視為外交政策與國安問題。不同於前二者,在內政上恐遇到相當程度的阻礙,窒礙重重。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氣候變遷是高度黨派化、高度分化的議題。民主黨普遍支持氣候政策,而共和黨成員則鮮少認為氣候變遷是施政主軸。最後,拜登政府給台灣的啟示在於,氣候政策將是未來台美交流的核心之一,我國亟需將氣候議題主流化。
接著分享的是石信智總經理,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歷練豐富的他,自1999年起便開始參加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的會議。石總經理首先從聯合國氣候公約的演變進程開始介紹,帶大家了解國際氣候公約指標性的轉變,從由上而下的「京都議定書」,轉為由下而上的「巴黎協定」。其後,石總經理分享國際間力推2050年淨零碳排的趨勢,雖然各國積極制定減碳期程,但在樂觀的情況下,2100年前限制升溫的程度仍只有2.1℃,離1.5℃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圖三 永智顧問公司石信智總經理分享
在限制全球升溫不樂觀的情況下,石總經理認為有必要積極推動碳定價機制(碳稅與總量管制與交易機制)強化減量行動。理想的情形下,全球碳價在2030年需達70美元/噸。截至2020年為止,全球有66個地區實施碳定價,其中31個採用碳排放交易機制,30個採用碳稅機制,約佔全球22%的氣體排放量。除此之外,國際上也會開始採取碳邊境調整措施(即碳關稅),對台灣而言,如果還不搭上積極減碳的這班車,除了會遇到國際貿易障礙以外,也將面臨全球供應鏈的壓力,不容輕忽。
學界與產業界的專家都分享了重要的視點,自然也不能少了官方代表。環保署吳奕霖組長接續石總經理的觀點,延伸探討國際的氣候動態與趨勢。吳組長說道,今年年初聯合國秘書長公開十個重大議題,其中第三個就是氣候變遷,氣候議題與環境議題的共生關係,儼然已經是當前要務。並且,再生能源發展議題在全世界會越來越熱絡,淨零排放已不再是理想國藍圖,而是當前必要的發展條件,其屬於社會、環境、產業發展的重大議題。面對這樣的國際趨勢,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歐盟的碳關稅倡議落實之日將近,吳組長強調,我們無法迴避全球供應鏈上的角色。他認為,台灣在氣候治理上是有持續強化的,且五年一次的溫管法檢討機制也會繼續落實。
儘管這次沙龍採用線上會議型式舉辦,但依然不乏聽眾來賓的熱烈提問,且許多提問都相當值得深思。例如,有聽眾詢問,由於台灣在國際政治的立場較為尷尬,當遇到跨國的氣候問題時,要如何讓國際願意與台灣合作?對此,石總經理首先附和了這樣的提問。他表示,對於氣候變遷的跨國共識與討論,時常是以閉門會議形式進行,導致台灣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準備程度上與其他國家有所落差,處於被動、一直在因應他國談判出來的結果的窘境。因此,他期盼能透過貿易與碳市場等商機為台灣找到國際出路。劉副教授則較為樂觀,他認為台灣不用妄自菲薄,若從企業角度,如台積電等實力產業的角度出發,依然是有良好發展空間。另外,相較其他部門,學界的交流受到的政治阻力是比較小的,這也是可以把握的地方。吳組長也接著表示,過去台灣在國際氣候變遷交流場合中,還是會有國際智庫的雙邊交流,且環保署也會持續在國際主流議題上努力發展合作空間,增加能見度。
另外有聽眾提問,學界和官方在能源轉型制定過程中,對於公民參與的方便性,有什麼樣的見解和期待?對此,劉副教授表示,環保署在這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努力,例如去年底對氣候變遷開放徵詢公眾意見等,特別是台灣在民主體制下轉型,許多經驗可以給國際參考。吳組長則認為,在能源轉型議題上,算是一個蠻成功的公民參與案例。而在淨零排放議題下,吳組長認為除了能源轉型之外,其他的社會轉型運動,會需要更大層面的接觸。能源轉型屬於供給面上的變化,但在需求面上,如何進行改變才能促成結構上大幅度的排碳下降。若不正視此問題,需求只會持續成長、供給持續不足,排碳問題仍是無解,故需要社會轉型才能讓減碳議題在未來有更全面性的成功。對此,劉副教授與石總經理也非常認同需求面的重要性。石總經理認為,期望民眾能意識到,台灣的能源價格真的太低了,如果真的要達到減碳目標,大家都要相對應的付出代價。
回顧這次沙龍,可以了解台灣過去在氣候及減碳的努力,包含透過氣候行動綱領整理六大部門,以及五年一期檢討各部門行動方案等。而始終落於人後的碳中和目標,也終於被環保署等行政機關移至檯面上討論。稍有遺憾的是,目前仍無法得知我國對於訂定碳中和目標的具體決心、確切時程,以及入法相關的資訊。
完整的會議內容,可參考下方影片。
活動紀實影片:鉅變新視界沙龍「國際氣候政策視角下,台灣的挑戰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