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視訊回顧 活動照片 檔案下載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上午場)
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與永續轉型
場次三主題為「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與永續轉型」,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周素卿教授主持,再由內政部董建宏次長引言,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黃啟瑞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與談。
首先,董建宏次長在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EU Social Taxonomy)的框架基礎上引言,強調該標準在綠建築減碳標章、企業永續發展和勞動權益方面對我國具有參考價值,以促進永續轉型。其後,董建宏次長分享推動社會住宅綠色施工的過程、工法及減碳節能方法。我國由於人口密度不均的問題亟需解決,社會住宅政策則為此應運而生,旨在提供年輕人返鄉創業和發展的居住空間。這些住宅不僅滿足居住需求,還要符合社會和環境韌性,創造低碳人性化的居住環境。
例如,高雄市政府邀請台積電進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隨之而來則是勞動力不足和環境壓力增大。台積電為了因應這些挑戰,相關建築採用綠色工法和系統化建築設計,致力於降低施工過程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綠建築設計的核心在於節能與高效運營,並與經濟部合作,採用節能設備和科學化系統,實現固定碳和營運碳的雙重減排。智慧電表和節能設備的應用,則降低社會住宅的運營成本,並推動循環經濟模式的實踐。因此,社會住宅作為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節點,透過資源共享和系統聯結,綠色氣候債券或社會債券對綠建築標章的認可與嘗試,證明這一策略的國際影響力。
接著,黃啟瑞教授及其所帶領的臺北大學商學院永續發展研究團隊,探討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的內容及重要性。黃啟瑞教授介紹歐盟於2018年啟動大型立法工程,並於2020年3月推出環境分類標準,隨後於2022年3月發布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該分類標準涵蓋六大環境目標,包括氣候變遷減緩、自然資源循環經濟、水資源保育、污染防治等,並強調在環境轉型過程中不能犧牲勞工權益。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強調員工和勞工的基本權益,包括工作權益、生活標準和社區包容永續。這些標準已在歐洲法規得到完整體現,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相連結。對我國而言,在重大違規方面需要持續跟進,並且參考歐盟的勞工權益標準,並在環境轉型過程中保障勞工權益,將有助於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發展。
在勞動議題方面,辛炳隆教授認為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與永續轉型,特別強調勞工權益。歐盟的標準涵蓋勞動參與、消除勞動不平等及最低薪資,並強調透過勞動參與創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我國在國際相比雖然有完善的勞動法規,如《勞動基準法》、《最低工資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和《就業服務法》,但法遵率不高。主要原因是處罰機制難以抓到違法廠商,違法被抓到的機率很低,導致企業違反規定的成本不高。因此,辛炳隆教授認為,首先應加強法律處罰機制,透過重罰來提高廠商違法成本。其次,應透過資訊揭露,如ESG報告,引導投資者和消費者抵制違反勞動權益的企業。此外,市場力量也可以促進企業遵守規定。然而,資訊揭露的內容和投資者、消費者對這些資訊的關心程度是關鍵。臺灣缺乏工會力量,主要原因在於缺乏勞動教育。大部分消費者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角色衝突,導致工會發展困難,此外還有移工的勞動權益問題。因此,勞動教育應從小做起,讓孩子了解工會的社會價值,以促進勞動權益價值。
本場最後綜合會談時,周素卿教授總結從歐盟社會永續分類標準與永續轉型,再到勞資關係。過程經歷多次重大變革,正如辛炳隆教授所言,勞動者與消費者的角色分裂等問題,並非單靠法律規範就能解決。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和改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需求。
綠色金融公正轉型-金融部門挑起轉型責任
場次四的主題為「綠色金融公正轉型-金融部門挑起轉型責任」,主持人為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三位講者依序為專題演講國際勞工組織社會金融計畫Craig Churchill負責人、與談人台北富邦銀行郭倍廷總經理,以及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發展中心林士傑主任。
Craig Churchill負責人引言題目為「公正轉型金融:銀行與保險的路徑」(Just Transition Finance: Pathways for banking and insurance)。首先,Craig Churchill負責人簡介國際勞工組織是聯合國的分支之一,為政府、雇主與勞工之間的第三方組織,其社會金融計畫的重點工作為金融的包容性、永續投資與影響力保險。再者,他提及與氣候轉型與調適相關的合宜工作與社會考量,並且強調勞動權利、土地與原住民族權利、社會與僱傭的共效益、技能提升與重塑、處於困境的勞工與社群、生計與家戶之保護。再者,他強調公正轉型金融的基礎在於治理、參與、量測與申報、完備,於銀行與保險的活動中採用公正轉型工具、並且遵循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的淨零轉型計畫框架、提供實務指引、連結相關資源、創造合作基礎。
Craig Churchill負責人也提及公正轉型可以促進環境永續的經濟,並且涉及社會與經濟的機會最大化、最小化與忠實地管理挑戰,還有考量社會層面,包括:受影響利害關係人、部門特定的影響、特定脆弱人口、地域為基礎的考量。另外,銀行與保險公司為何促進公正轉型的原因包括管制壓力、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的期待、避免聲譽損害。再者,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公正轉型金融核心活動為促進社會對話與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需要內部組織瞭解、承諾與營運的基礎,還有明確角色與責任的治理、產品提供與流程的完備、利害關係人與客戶的參與、滿足在地需求的資本配置。最後,銀行與保險公司需要量測與申報目標是否達成,並且有效地執行公正轉型的支持性策略、監測客戶及其投資組合的流程與品質。
郭倍廷總經理以「引領綠色金融 創造永續金融正循環」為題。首先,他簡介富邦金控的永續願景藍圖,包括低碳、數位、激勵與影響的四大策略,並且訂定2030年綠色投資目標,以發揮綠色投融資影響力、以大帶小加速產業邁向國家淨零轉型目標。其中在政策面完善永續治理架構,由上而下由高階主管設定目標、由下而上定期管理追蹤機制,而責任金融組負責執行永續金融相關計畫,並且成立綠色專責部門整合專業與資源,以便進行永續知識交流、ESG教育訓練。另外,在控管面落實投融資業務ESG檢核管理機制,以便差異化往來策略、推動客戶永續轉型,差異化策略包括積極承作、鼓勵轉型、逐步退出、不予承作,例如,建立授信業務ESG徵審評估流程,以便進行ESG風險評估與授信審核。
郭倍廷總經理也提及投資業務ESG風險評估流程,以便進行ESG檢核與綜合評估。再者,在溝通面強調主管機關及企業雙邊議合,例如參與主管機關相關永續專案、協助完備永續其氣候風險管理相關規範、評估企業客戶ESG作為與盤點需求痛點、舉辦論壇講座以協助企業建構減碳能力、提供企業客戶多元化永續金融商品及服務,例如擔任政府首檔永續債經理行、臺灣永續融資商品之濫觴、越南首件綠色或社會責任聯貸案。再者,台北富邦銀行的實績包括助攻新興能源起飛與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金融商品與領跑臺灣奔向淨零、以資金協助產業永續轉型與受到IFR Asia臺灣最佳聯貸主辦行、Asiamoney臺灣最佳ESG銀行肯定。此外,在創造永續金融正循環部分,台北富邦銀行落實目標管理,制訂短中期目標與中長期策略。
第三位講者林士傑主任,首先提及公正轉型不只與能源有關,也涉及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的社會需求及弱勢公正轉型方案。而公正轉型金融的脈絡,不僅從低碳轉型到轉型金融,也包括公正轉型及其範圍從勞工、就業、社區,擴展至區域經濟轉型、自然生態環境、社會資源分配等議題。再者,公正轉型金融的推動架構,可以透過混合金融(blended finance)驅動四種公正轉型,包括產業、環境、社會資源分配與認知,也涵蓋公部門資金的公正轉型基金、銀行商品服務的公正轉型融資、資本市場的公正轉型投資,或是公共基金、共同融資或是影響力投資,以便結合公私協力的力量、彌補轉型風險的缺口。
林士傑主任接續提到銀行業導入公正轉型金融的經營策略,可以納入公正轉型構面之組織經營和淨零策略、確保董事會和高階決策階層重視與承諾、將各面向公正轉型導入至融資設計及金融商品開發、「公正轉型盡職調查、風險監控、資訊揭露及人才培訓」、參考國際相關準則設計內部流程及商品、建構公正轉型利害關係人的動態議合,其中融資契約議和包括融資條件設計、績效連結機制或是利率、動態議和機制。再者,永續金融評鑑協助國內金融業推動公正轉型,將公正轉型金融的理念納入ESG相關評估指標、引導金融業協助企業客戶朝向公正轉型、引導公正轉型由上而下融入金融業本身的企業文化。最後,設定具經濟、產業、社會更多元角度的衡量指標,以資金力量引導企業客戶及金融業。
氣候財務相關揭露調查-產業淨零轉型關鍵行動與挑戰
場次五主題為「褐色經濟下企業供應鏈淨零挑戰」,由政治大學法學院林佳和副教授主持,再由勞動部綜合規劃司王厚誠司長、台灣綜合研究院蘇漢邦副院長、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孫興瑄研究員與談。
王厚誠司長介紹褐色經濟供應鏈的挑戰與機會。轉型金融是未來臺灣的動力,並指出二零五零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是臺灣的重要方向。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將在2026年實施,臺灣出口廠商將會承受碳排放及環境人權的風險,為供應鏈的企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在淨零永續趨勢下,傳統褐色經濟供應鏈面臨轉型壓力。因此,臺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需要應對歐盟和美國等主要市場碳盤查的要求,並注重環境和人權風險。
勞動力供需矛盾和技能缺口則是轉型過程的主要挑戰,特別是諸如婦女和高齡者等脆弱群體。尊嚴勞動是勞動部的核心關注點,社會對話機制不足和工會組織率低則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勞動部應積極推動綠色人才培訓與轉型,並與學術機構合作成立綠色人才培育中心,並開設相關課程。這些舉措旨在提升員工的技能和適應能力,確保在職訓練和職業發展機會,避免轉型過程導致結構性失業。臺灣需在褐色經濟供應鏈的轉型過程,注重有尊嚴勞動、綠色人才培訓和綠能科技發展,並確保不遺落任何人。
蘇漢邦副院長則認為強化企業資訊揭露,對推動全球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碳排成本、資訊不對稱的落差成本、臺灣綠色供應鏈以及學習歐盟科學管理思維等方面。蘇漢邦副院長指出,碳排成本外部化是實現全球碳成本一致性的關鍵。歐盟透過碳邊境調整機制控制碳排放,要求各國進口產品符合碳排放標準。資訊不對稱是企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會導致決策錯誤和氣候訴訟風險。因此,加強企業資訊揭露可以減少這些風險,促進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國際貿易對經濟動能至關重要。全球前兩千大企業中超過六成已建立碳管理機制,臺灣企業若不積極轉型,將面臨被供應鏈排除的風險。臺灣綠色供應鏈需依靠企業的資訊揭露和綠色競爭力來維持國際地位,確保出口市場的永續發展。歐盟強調科學管理,通過數據驅動和滾動式檢討來實現目標。他們制定永續分類規則,將其內化到企業經營和金融市場,確保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遵循綠色標準。這種系統性管理思維對臺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然而,我國需要加強系統性管理,而非僅僅畫出願景。因此,良好的碳管理和資訊整合是維持綠色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孫興瑄研究員介紹褐色經濟供應鏈的挑戰與機會時,原本想像是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帶來沒有汽車排放污染的未來。然而,這一理想的背後,電動車電池依賴高污染的鎳礦,特別是印尼的鎳礦工業區,引發社會對真正永續發展的反思。歐盟認識到這些問題,並採取嚴格的法律措施因應。歐盟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於二零二四年三月通過,要求企業對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全面盡職調查,確保落實環境保護和人權標準的落實。《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對企業提出嚴格的規範,不僅適用於歐盟內部企業,也影響到與歐盟有貿易往來的全球企業。這包括要求企業設立溝通機制,確保利害關係人能夠主動要求並獲得相關資訊。這種機制有助於企業了解供應鏈上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臺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必須面對這些國際規範帶來的挑戰。我國企業需要加強資訊揭露和綠色供應鏈管理,避免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學習歐盟的科學管理思維,採取系統性管理,而非僅僅畫出願景,是臺灣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面對褐色經濟供應鏈的挑戰,臺灣應學習歐盟的經驗,強化企業資訊揭露和科學管理,提升綠色競爭力。
在綜合會談方面,林佳和副教授進行總結,未來企業在供應鏈中要求企業揭露、綠電和碳排放管理,將推動臺灣企業整體向綠色轉型。強化企業資訊揭露不僅有助於解決碳排成本和資訊不對稱問題,透過這些努力,才可以推動真正的永續發展,確保環境和人權得到保護。
活動紀實 視訊回顧 活動照片 檔案下載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上午場)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三 黃啟瑞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三 辛炳隆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三 董建宏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三 綜合與談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四 Craig Churchill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四 郭倍廷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四 林士傑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四 綜合與談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五 王厚誠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五 蘇漢邦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_場次五 孫興瑄
活動紀實 視訊回顧 活動照片 檔案下載 2024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上午場)
Error
Joomla Gallery makes it better. Balboo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