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次四以「全球多重危機—World Economic Forum 2023關鍵解析」為主題,首先由世界經濟論壇代表Sophie Heading主講。Sophie以2023全球風險報告為主軸,探討多重危機的概念,指出當前全球風險是相互交織的。當多種風險同時發生波動並在多項領域擴散時,將會發生連帶效應,一併觸發多重的風險危機。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整體結構的趨勢,以及地緣政治與經濟條件如何推動多重風險的發生。Sophie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動態的變化及衝突,我們將在未來的二至十年見證資金與技術快速外流的可能。此外,快速的通膨、自然災害、極端天氣事件與商品波動也反映在國家前五大風險之中。Sophie也針對風險報告的內容提醒,全球性的經濟動態會催化許多風險問題,因而各國須加強相關規範和控管,以防止更大程度的惡化。比如地緣政治狀態連動影響著債務動態,若世界公債負擔接近,甚至高過全球商品價值,將會對經濟體產生債務困境、資本與融資成本增加等風險。
在演講的後半部分,Sophie提到全球於不久的將來會遭遇的潛在災難,並表示今日的危機會助長明日的災難,所以風險管理特別重要,其中風險又牽涉出先後排序的問題。例如軍費的增長可能會犧牲綠色轉型和減緩氣候變遷上的進展,因此在未來的兩年裡,氣候變遷不太可能有顯著的減緩趨勢,我們需要在這段期間進行氣候的相關調適,並且了解氣候變遷實際帶來的風險。另外,自然損失也和氣候變遷息息相關,生態系統的崩潰會加劇自然災害的衝擊,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脆弱體的糧食供給。最後Sophie分享他的見解,認為儘管全球風險局勢相互交織且異常複雜,但我們也可以回頭利用這樣的相互關係,去想像並思索這些風險的因果關係,以及它們在社會、經濟、生態等切面的潛在影響。
第二位講者為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特聘教授兼IPCS學程(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主任簡旭伸。簡教授指出,在資本主義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中,特別是對承受風險之脆弱體而言,會連帶在社經及公衛層面上衍生出許多危機。然而,解決當代問題的目標並非要消滅資本主義,而是提供以社會經濟為主的另一種生活模式。簡教授以學習英文及打工換宿為例,說明將雙方困境轉化為彼此資源的重要性,並以此為關係架構發展出更多方案和合作模式。接著,簡教授將討論擴展至多方困境、資源媒合與交換的議題,像是農民、社區與相關平台之間的互動交流,並且提及打造兼具社會經濟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方式,將是未來社會面對多重危機下的關鍵解方:讓商品不再只是商品,而是交織了各種在地連結與共生共享的關係。
此外,簡教授也提到,當前許多綠能轉型策略其實存在複製傳統城鄉二元分工的問題,需要以社區為尺度的低碳短距產製運儲,作為一種更具創意及責任感的產銷模式。最後,簡教授以臺灣的國際參與現況,帶出SDGs(永續發展目標)未來臺灣在建立跨國夥伴關係上的能動性。簡教授提出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當大家都在談論2030 SDGs願景時,下一個SDGs可能同時在逼近,因此,臺灣有無能力,至少在亞洲議題上,開始帶動新的全球的永續想像及相關議程的倡議?現在或許已到了起步的時刻。
第三位講者為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博士,從國際地緣政治、自然環境、總體經濟環境三個方面,分析目前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所面臨的危機。羅博士首先指出,因為地緣政治的問題,新的保護主義興起,導致全球貿易量下降和生產成本上升。與此同時,由於自然災害及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提高,突顯出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增加了各國之間的競爭,再加上疫情後所帶來的身體與心理問題,以及全球所面臨的勞工短缺問題。上述種種危機,導致生產成本上升、通膨問題加劇、各國債務負擔沉重,如果再遭遇自然災害危機,將深化各國經濟的脆弱性,導致整體經濟環境問題,因此,如何有效面對通膨結構化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羅博士接著詳細解說了造成通膨預期心理的原因與循環。每一經濟個體本就追求最大利益,物價因此上升,各國央行採取升息抗通膨的措施,反倒可能讓狀況更為嚴重。這是因為生產、薪資及資金成本都上升會導致停滯性通膨,而通膨加劇又會伴隨著失業率大幅提升的情形。最後,羅博士說明央行的三個主要目標:控制通膨、維持金融穩定、支持實體經濟。此三目標不但是相互連動的,當央行嘗試以升息抑制通膨時,反而可能導致銀行負利差的風險,從而影響其貸放意願與能力。一旦中小企業無法取得貸款,將會對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故羅博士警示,在當前高通膨、高利率的高壓經濟環境中,央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目標將面臨挑戰。
本場次的最後與談人為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美蓮,分享講題為「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解析全球多重危機之人類健康風險」。陳教授於簡報中對焦地緣、環境、科技、社會與經濟此五種面向,談到當前人們在身、心理及外部受壓等風險中的危機與轉機。例如,將AI應用於製程自動化能作為人口高齡化的解方,但另一方面也將導致勞工的失業危機,且衍伸出私領域空間壓縮及身心壓力等議題。此外,遠距工作雖然能夠控制疫情傳播,但同時也會為勞工帶來疏離感,甚至產生公司的資安疑慮。陳教授還提到高齡化及環境問題的發生,將迫使弱勢群體面臨更大的風險。因此如何實現社會結構中健康的永續循環,將是未來各國努力的方向。
在極端氣候的議題上,陳教授指出高溫一方面將導致暑熱與死亡,並加劇年長者和患者既有的疾病;另一方面亦讓弱勢群體不平等的問題更加嚴重。接續對極端氣候下危機與轉機的討論,陳教授提醒,綠色經濟創造工作機會,但是在太陽能的製造與安裝等程序上,也會同步對安全與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發展綠能的同時,如何規避此類健康的風險也須特別留意。伴隨平台經濟策略的擴展,交通事故與工作時間不穩定等問題,也成為必須正視的連帶風險。因此,職安預防相關政策與規章的研擬與推行勢在必行。陳教授將論題導回高齡社會的危機和轉機,指出從氣候變遷及數位轉型相互助長的趨勢,可以預測未來勞動力老化後,勞動成本將有所提升。然而,我們應及時把握住高齡者的豐富學養,發展代際學習的架構,化風險為轉機。
在本場次與談中,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主任向Sophie提問,就世界經濟論壇的下一步計畫,以及全球政府未來如何藉由協作治理的方針,進一步解決疫情、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潛在風險?Sophie表示,各國政府及地方政府、公私部門的合作僅是集體行動的最低標準,並指出在氣候問題的治理上,除了集體合作外,個人的行動及後續責任網絡的串接和拓展,不論是社會、經濟、生態甚至情感上,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承接周主任與Sophie針對國際間如何規劃集體的治理行動,為天然災害與疫情逐漸形成主要風險的國際社會,尋求未來共同解方的對話,本論壇的最後一個場次「化危機為轉機──極端氣候下臺灣系統風險挑戰」,由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首先與談,從政府的角度指出,面對極端氣候,喚醒大眾對於災害的在地記憶,同時系統化地進行預防性調適的重要性。正如2023全球風險報告中所警示,氣候行動失敗引發的風險程度最為嚴重,而水資源乃是國際專家公認,全球必須承受的首波重大反撲。當熱、旱、澇情勢成為新常態,賴署長進一步引用了COP 27曾於氣候調適議題上密切討論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概念,以三大方向來說明水利署如何踐行永續目標於水資源的佈署上。
第一個方向所應對的情境為供水不足的風險。為落實水資源的循環永續,兼顧糧食安全與能源發展,除了將短時強降雨有效率地儲備起來,「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再生水製程更是近期水利署主要推行的策略。發展小型且分散式的再生水供應系統能夠降低技術及運輸成本,同時達到提升水資源韌性的目標。另外,賴署長也提及,外界可能會因為能源分配的問題,對海水淡化廠的興辦存有疑慮。對此,賴署長參照了台電目前的綠能發展趨勢,提出跨域及跨介質的儲能方法,不但能降低夏季尖峰用電時間對水庫供電的依賴度,更能夠發揮海水淡化廠適地適用的特質,有效因應極端氣候下的供水壓力。至於在農糧與水資源運用的關係上,賴署長認為我們亦應調整農作的灌溉思維,借鏡日本精緻稻米的作法,轉而在水稻田上種植如黃豆、小麥、玉米等旱作,進而提高水稻田的灌溉效率。水利署近年更與嘉南管理處與台積公司三方合作,以數位轉型模式發展智慧灌溉技術,比起人工灌溉,更能節水將近5%。若欲提升水利永續及韌性,民生用水的亦是不容忽視的一環。為改善供水管網之漏水率,朝向2032年10%的先進國家標準邁進,除推動淨水廠現代化以及小水利工程外,行政院也已核定17條備援幹管,讓未來既有的老舊管線可以停水汰換,以在快速降漏的進程上加快腳步。
第二個方向所設定的情境為水災發生時的承洪調適。賴署長指出,若如過往徵收土地興建滯洪池,面對空梅或整年無颱風的狀況,滯洪池的使用頻率與資本額的投資是會被檢討的。因此,水利署已於2021年7月規劃,鼓勵在地農民以田埂加高的模式,在增加儲蓄的量能的同時,達到減洪的效果。而此在地滯洪的方式,也可以填補地下水的水量。此外,無論是藉由魚寮複合式的水環境營造,或是水岸縫合的城市美學,不僅可以打破傳統上打造親水環境所需的碳排及管理成本,更能夠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建立人水關係的韌性,促進親水空間的典範移轉。
最後,賴署長強調公私協力與有效的社會溝通機制,對化解人水關係疏離的重要性。期許國人能「把水種回心裡」。
承接賴署長對於化解人水疏離的期許,第二位主講人台電公司副總經理簡福添,以台電如何在氣候風險下,建立人與電的關係韌性為主軸,化危機為轉機。簡副總指出,隨著淨零碳排成為全球趨勢,除了對產業供應鏈與市場造成影響,也促使大家的生活模式轉移。臺灣作為出口導向的國家,勢必要結合政府、民間與企業一同朝向此歷程邁進。站在台電公司的立場,朝向穩定供電為首要目標。為達此目標,台電公司首要規劃的路徑,便是要從高排碳走向低排碳。至於在此過程中台電預計用哪些策略或方法來突破?簡副總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台電的電力穩供風險不斷。對此,台電提出了兩大策略主軸:(一)提供低碳穩定電力,提高電網韌性,以及(二)引領用戶智慧生活。針對第一點,台電已擬定了近、中、遠程目標,分別是先低碳、後零碳,直到2050年的全面淨零。簡副總提到,臺灣當前以風電與光電為主的再生能源,已悄悄達到整體電網的1/3。因此,當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佔比提高,許多管理策略與型態便減少對煤和天然氣等可運轉之基載電力的依賴。此外,智慧電網的發展也促成了電力輔助服務的轉型,讓投資在民間的部分電力能夠併到電網中使用,進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在需求面管理上,時間電價與需量反應的售電策略不但能壓低尖峰,客戶亦能調整對其最有利的節電方式。
在淨零作為營運策略的前提下,台電又該如何加強電網的韌性,同時達到穩定供電以及應付天災的需求?當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比例上升,簡副總強調過去電網集中分送的思維必須有所調整,朝向分散且適地適用的方式,避免電熱散失的風險。與此同時,電網的強固工程、電纜地下化與微電網的設計,皆能確保電網的災時韌性。
智慧電網系統也連帶引領了用戶的智慧生活。簡副總向我們揭示目前台電在智慧電表的推廣成效,並期盼今年的全國智慧電表安裝數量能夠達到250萬至300萬戶。他認為,當手機從類比走向數位化,電網也因此得以結合手機邁向智慧管理,回頭加強電網結構的穩定性及效能,藉此改變我們的用電習慣,打造城市的永續風貌。
本場次最後一位與談人為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主要分享臺灣在極端氣候下所可能面臨的系統性風險。石副教授指出,近期許多氣候科學家紛紛警告,在聖嬰現象與人為引發之氣候變遷的雙重影響下,未來的五年內我們將目睹過去巴黎協定所訂定的1.5℃氣溫警戒線被打破。接著,石副教授引用了去年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發布的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提醒我們未來的氣候災害不會僅再是單一事件,而是氣候風險結合社會、文化、經濟等非氣候風險多重驅動下,具複合、連鎖、系統性特徵的災害。在種種複合性風險成為日常的情境下,全球化趨勢所催生的全球都市化過程,暴露出更多潛在的風險,包含城市承受極端災害的脆弱度,以及社經弱勢群體生命與相關權利的剝奪。
因此,當我們用IPCC報告重新檢視過去氣候調適的規劃時,會發現城鄉差距所造成的氣候風險,與調適和減緩行動的不正義息息相關。換言之,本應是氣候風險中優先被政府保護的弱勢群體,卻因城市政經發展與氣候調適可能產生的扞格,反而成為居住權等權益優先被犧牲的對象。石副教授進而指出,此種以自然解方為名,實為犧牲弱勢群體的都市治理思維,正是所謂的「綠氣候仕紳化」(green climate gentrification),早已背離了自然解方的公正本意。對此,石副教授再次引用IPCC的報告書強調,在永續行動上無論是「利益」或是「負擔」均應共享,其中又以社會正義與氣候正義尤為重要。氣候正義所蘊含的程序、分佈,以及正視各種在地與草根知識的正義意涵是當前臺灣在發展氣候韌性的路徑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石副教授最後反省過去臺灣在擬定調適行動方案上,對人與社群關係討論的匱乏,同時也提供了另一種思考氣候風險的思維:自然災害或許從不自然,而是社會經濟等複雜面向所交織出的脆弱性,在面對氣候變遷時才成為災害。
在綜合座談中,主持人周主任首先從以色列優異的海水淡化技術的實地考察經驗切入,扣合本場次「化危機為轉機」之主題,彰顯了在氣候風險的逆境中求生存之道。接著,周主任以簡副總提及台電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連結石副教授強調的脆弱性,指出不論是韌性或是脆弱性都是思考社會程序的媒介。面對全球氣候轉型的變局,臺灣過去一直缺乏外生壓力,促進能源與產業的轉型。然而,隨著世界淨零碳排的布局、歐盟的碳關稅、碳盤查,或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臺灣的轉型已刻不容緩。周主任更呼應石副教授所提之程序正義等思考,並表示若是這些轉型早十五年啟動,也許現在整體的社會結構會有所不同,因為轉型的公正性、溝通或抵抗需要持續且細緻地被納入視野中。
在綜合討論部分,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就海水淡化與風電利用的可能盲區,分別就教於賴署長與簡副總。蔡理事長除了以臺灣與中東地區在地緣條件上的差異,提醒當前臺灣海水淡化成本仍過高的問題,也藉由點出我國電動車發展落後先進國家的現況,對風電儲備的前景表達其憂慮。蔡理事長更針對政府的整體永續治水計畫提出建言,認為現在政府過度將治水成本投入於只能治標的水庫(僅佔整體供水的24%),而並無對佔整體供水33%的地下水庫進行管理。因此希望水利署能盡速擬定水庫與地下水用水平衡的政策方向,才能治永續之本。隨後發言的中研院張靜貞教授則從經濟學的角度提問,當淨零趨勢的啟動,促使公私部門必須進行技術與管理的精進,其中亦隱含了相對應的水電費支出,我們是否能在倚靠稅收之外,研擬一套更具合理性的水電費制度來因應能源轉型。
賴署長的回應,借鑑了石副教授關於程序及分佈正義的論述,表示目前水利署的作法傾向採漸進式進行,透過對大用水戶徵收耗水費,鼓勵其投資水的回收利用。至於地下水的管理,水利署今年在抗旱的過程中,已在高屏溪沿岸鑿了不少水井,目前監測到的地下水位已回升至年初的狀態。賴署長也由地下水「要用要補」的思維,反省過去的「只用不補」。因此,今年水利署將會針對濁水溪沖積扇一帶做地下水的補充。另外,水庫集水區的轉型也必然經過長時間的社會溝通,為在地農民另尋出路,才能兼顧公正轉型的意義。回到海水淡化廠的議題,賴署長表示在能源回收的效能與成本方面,都是未來水利署會努力的方向。簡副總則坦白地向張教授說明,在淨零碳排的新技術與管理上,一定會伴隨新成本的增加,且配合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所訂定的電價機制,電價的上升將成為必經的過程。如何設想2050淨零碳排的情境,並從源頭排放管理到末端的配電策略進行滾動式的架構及檢討,是未來公私協力必須面對的課題。
本次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最後也由周主任總結,面對新興的外生壓力,臺灣的優勢在於是一個活躍的民主社會。透過這次的論壇,他樂見相關公部門與學者們所提出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期待此次論壇能夠作為社會溝通的橋樑,為典範轉型注入活水。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四 - 全球多重危機—World Economic Forum2023關鍵解析 - Sophie Heading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四 - 全球多重危機—World Economic Forum2023關鍵解析 - 簡旭伸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四 - 全球多重危機—World Economic Forum2023關鍵解析 - 羅瑋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四 - 全球多重危機—World Economic Forum2023關鍵解析 - 綜合對談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五 - 化危機為轉機—極端氣候下臺灣系統風險挑戰 - 賴建信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五 - 化危機為轉機—極端氣候下臺灣系統風險挑戰 - 簡福添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五 - 化危機為轉機—極端氣候下臺灣系統風險挑戰 - 石婉瑜
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場次五 - 化危機為轉機—極端氣候下臺灣系統風險挑戰 - 綜合對談
Error
Joomla Gallery makes it better. Balbooa.com
相關文章
【新聞稿】企業承諾淨零難!依循TCFD揭露氣候相關財務風險者不到兩成
【活動紀實】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上)-氣候風險治理與綠色金融3.0
【活動紀實】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中)- 企業TCFD落實指引,與投資臺灣大方案的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