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友嶸 編譯
「我們用著自己的速度前進,也註定在某處我們必然碰撞。」"Moving at the speed of life, we are bound to collide with each other." –電影「衝擊效應」台詞。
現代社會中的社會議題背後,往往夾雜著多元利害關係人互相角力。如同電影「衝擊效應」一樁單純街頭搶案,卻觸發了種族、貧富、權力不對等許多隱藏問題。而現代環境變遷與經濟發展議題具有更複雜的結構,如減碳的必要性、氣候變遷威脅、核電的使用。在政策制定、執行前充分溝通、與誰溝通、溝通手段,往往是這些政策能夠得到信任與正當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台灣鮮少有被嘉許的公民社會和政府對話的機制,造成的後果是,全民必須承擔政府與民間缺乏有效對話帶來的苦果。本文介紹歐盟(2012)所蒐集各國推動低碳經濟、和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政策中,政府與民間如何建構對話機制成功的案例,以供國內鼓勵民間參與政府治理間有效對話的參考。報告書名稱:歐盟(2012) 「未來國家能源混合藍圖- 從歐盟和其他區域觀察公共參與過程」。
建立對話是全球化環境與經濟治理中至關重要的議題。過往一國發展是政府主導為主,近年來面臨環境、氣候威脅以及資源逐漸減少窘境下,全球化帶來整體經濟發展面臨結構性改變,也包含了我們對能源使用需要改變習慣。這些全球化發展牽動國內經濟社會調整的幅度(scale)和腳步(pace)速度之快,已遠超過政府既有科層治理所能掌握,因此必須要與民間展開對話,以掌握真實脈動,走出專家知識的框架,才能取得治理的信任與正當性。
公民參與將每個人都視為一個節點,每個人在討論過程中彼此利益互相牽連,因此政策決定要具備權衡彼此的智慧。
政府發起對話目的包含了理解不同利害關係人所關心利益,統整集體利益。國家扮演了至關重要角色,為了更理解何謂公民知識,以及發展出適當的能源未來,這過程中不停的進行權衡(trade-off),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除了提出低碳經濟願景外,也必須平衡專家知識和平民知識之間距離,在過程中國家同時肩負了需要分辨出那些是技術上可行的以及那些是經濟上可行的,以及利害關係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報告也強調公民知識在能源政策中並不是單純參考用,近年來也發現民眾越來越具備一定能力理解、分析與回應複雜的資料,有鑑於能源發展需要長期投資無論是關於能源效率、電網鋪設或是敏感核能議題,很明顯的歐洲公民社會扮演了重要的社會道德角色。此外,一個真正有效參與,除了公眾、政策決定者以及專家整合外,知識體系更應具備良善的可問責性,讓知識具有適應改良的可能性。
對於低碳經濟發展如此複雜問題,歐盟提出更具策略性手法納入更廣泛利害關係人參與,目的並不是找出一條正確無誤的科技道路,而是聚集更多人在一起思考,不停找出「更好」道路給未來,接下來我們來了解歐盟如何讓民眾願意進入有效的對話機制。
「信任建立」為對話的關鍵
在對話開始之前,我們必須透過己想原則建立彼此信任,這個動作最重要是克服彼此還不了解前先入為主的利益衝突,在歐盟整理報告中談到事前準備包含了:所有參與者都是直接參與且持續一段時間進行協商、對話的機制為透明且具有課責性、對話之前必須釐清:目的、目標及議題範圍、利害關係者是否全部進入對話、彼此應尊重不同觀點與知識、良好的對話是建立有效的參與、專家意見應有獨立性,不應受到其他因素左右、對話中提供的資訊是有受到評估且正確無誤、應該盡可能讓對話中利害關係人資訊對稱、對話是真正對外開放此外對話強調了,利害關係人在發言時能感受到處於一個安全的協商環境,也就代表他們能坦然所言。
若以能源政策為例,能源問題並不是單一部門問題,在台灣不應是環保署責任而已,他必須整合地方、區域和整個國家發展的方系,細項包含;經濟、產業、競爭力、健康、安全和生活品質,因此所謂更好的實踐參與(better practice),他必然要融入更多且更完整的利害關係人加入討論,整合型參與(integrated involvement)代表了連結中央代議民主機制到最直接草根參與。
「參與」的方式與工具- 一起描繪多元的劇本
從歐盟研究報告整理,參與方式非常豐富:利害關係人對話、公共會議、公民調查、論壇、工作坊、同行交流、互動型網站、透過媒體和新聞與外界溝通都為是有效方式,但所有溝通機制都必須把握幾項核心原則:
第一、必須建立邊界,才不會形成泛泛空談;
第二、探索不同的劇本(scenario),成功的參與定義是:有不同的劇本供行動者可以模擬甚至是實踐
第三、有些定量模型可以模擬劇本的成本效益,將對話常常發生的如果問題(what if)轉化為實際的權衡選項(trade-off option)。 因此整個參與的目標並不要達成一個完美的共識,而是要建立不同的劇本可能性(scenario-building),劇本的重要性是他能因應不同環境、社會、基礎設施變化而有所調整,是以長期規劃出發。
公民參與方式非常多元,越來越多方式是數位時代來臨出現的,像是部落格、社群軟體等,未來除了面對面資訊交換,網路更決定更多閱聽人接收的廣度。
劇本的規劃有幾種產生方式,首先,所有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中心利害關係人將不同參與者的權衡做整合 ,提出具體方式或是決定,此時的劇本功能是讓利害關係人了解到將會面臨哪些挑戰?以及探索或是嘗試不同解決方式,歐盟對於能源政策劇本已經推演到2050年,也在長期規劃下,讓更多民眾了解和參與如何改善環境。另外一種劇本方式稱為:參與式多標準分析(the participatory multi criteria analysis),討論過程將帶入非常多案例,目的是平衡及界定量化數據和社會價值之間關係,PMCA常被使用於當科技發展與社會價值之間衝突時,透過討論過程產生適合當今社會能接受的調整方式。拜科技所賜,越來越多新方式可以模擬數據或是計算對於環境傷害度,也協助人類避免潛在風險。
利害關係人該扮演的角色
利害關係人中專家扮演相當吃重角色,他必須超然獨立提出對於議題專業的洞見,除了產出意見,更重要是融合多方意見外產出包含:技術上的、經濟上的具備可行性以利利害關係人參考,透過專家和利害關係一次次溝通產生好的循環描繪出符合社會價值且具可行性方式。
如何擴大且動員民眾參與?首要任務是必須建立公眾信心,建構一個參與網絡連接不同利害關係人,一個好的網絡他要動員兩群最主要社群:地理上相關、利益相關,若以能源政策為例,應包含法定的與非法定的組織,公民社會組織,具體來說:政策制定者、政府部門、執行的行政單位、地方政府與權威、能源管制者、傳送系統業者、工業、商業代表、非政府組織、有組織的地方社群(local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CBOs )、獨立能源專家以及學術機關代表。
挑戰與結論
雖然我們有很完善系統以建立好的對話,但最重要是我們該如何鼓勵公民或是產業代表走出來加入公共對話,中間將會有非常多緊張關係,如:議題界定該由誰來做?以及如何讓所有利害關係人皆能彼此平等對待,此外議題常常會受到中央政府把持,政策最後產出卻受到地方政府或是社會排斥,地方的意見無法上達(upstream)以及無法持續參與議題都是重要課題。另外在台灣社會也面臨到政府在制定政策前的聆聽民間意見常常以商業代表、工業代表、研究單位為主,對於當地社會文化、風土民情著墨較少,也造成政策和地方脫節成為象牙塔的政策。
總結,本篇文章要強調對話重要性並不要立即產生決議,而是讓更多意見能浮出檯面共同參考(out of box),此外政府態度也左右了對話是否有效,是否參與者能暢所欲言,以及人民是否有能力課責政府,最後有效對話的落實必須與代議式民主結合,使得決策過程能融入討論後意見,整個決策網絡最後必須擴及且融合原本在法定外的組織,以此才能稱為「好的有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