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桂田 中心主任、趙家緯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截至八月底,新冠肺炎全球死亡人數已超過80萬人,而在疫苗尚未研發之際,各國的染疫人數仍持續增加;另一方面,2020年前半年全球均溫,已達到歷史第二高,而夏季時,加州大火、亞洲洪災,均是氣候緊急的具體事證。新冠肺炎為時間尺度短、立即危害的「傳染」風險,而氣候變遷是時間尺度長、破壞深刻的「累積性風險」,但這兩者均是具有全球跨界、科學高度不確定性並外溢衝擊社會、經濟、族群、倫理的特性,均屬世代面臨的系統風險挑戰。
面對此類系統風險挑戰,我們更需要整合環境、公衛健康與社會構面的前瞻分析,如德國於2012年提出《防災計畫風險報告分析》,進而進行因應病毒大流行的先前部署,於此次新冠肺炎的防疫表現相當傑出。臺灣嚴重的少子化、耗能產業轉型遲滯、青年低薪與跨國人才競爭力,加上氣候脆弱性、疫病與老化社會,多重的雙伴效應下更逼迫臺灣逐步邁向系統崩潰的臨界點。
面對這麼複雜、轉型棘手的系統風險,未來、前瞻的社會發展路徑需要深度、持續的研發。臺灣於2016年12月舉辦的第十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中,亦指出強化科技決策支援系統的重要性,「透過系統性角度觀測我國社會現況、變化與需求動態,彙集產官學研的多方對話,形成我國科技發展願景」。臺大風險中心在科技部支持下,整合未來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系統分析學、公共衛生以及法學等跨領域研究團隊,自2018年起啟動為期四年的「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計畫」。面對新冠肺炎此系統風險,本研究團隊亦思考其對於前瞻研究、老化社會、公共健康的衝擊,並思索適當的評估方法,掌握COVID-19的衝擊。
在風險中心團隊撰寫的〈前瞻研究引領後疫情時代新常態〉一文中,綜整「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與「未來地球」(Future Earth)等在這時刻提出新的前瞻研究,剖析COVID-19對總體趨勢的影響。由中研院社會所林宗弘研究員與林文正所撰寫的〈COVID-19對老化社會的影響〉一文,則分析了肺炎對老化社會所產生的「空間」與「時間」作用,包括隔離政策對高齡者所造成的社會疏離感,產業衝擊導致中低收入的中高齡者生活困頓等,並提出「改善個人職涯的工作品質與模式」以及「世代公平」議題,作為臺灣在探討COVID-19對老化社會影響的重要課題。
相較於其他類似的科技前瞻研究,「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計畫」架構初始便以納入公共衛生研究團隊,因此,此次專刊中,由林先和教授帶領的團隊撰寫〈COVID-19:抗疫持久戰,資源整合與風險治理仍是關鍵〉一文中,則指出要跟COVID-19進行持久的攻防戰,應採用「健全且即時的人畜共通疫情監測系統」、「儲備足夠的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人力,確保執行緊急應對計畫的行動力」、「確保醫療照護單位與醫療人員的部署、感染控制設備的可用性」等更完整的政策。若要掌握COVID-19對全球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等重要系統的衝擊,需要大型評估模型。最後,臺大環工所馬鴻文文老師研究團隊所撰寫的〈系統動態模型應用於系統風險與永續轉型分析〉一文中,則介紹了如何應用International Futures(IFs)系統模型探討是否會因各國實施封城、禁進出口令、限制經濟活動等措施,而加劇國家政經局勢惡化,並提升內戰發生之可能性。
後新冠肺炎時代,全球各國重要智庫都頃囊探討國家永續路徑,或檢視國家治理弱項與變革。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亦將「戰略前瞻」(strategic foresight)列為回應COVID-19的政策建議之一,藉此程序可鑑別未來挑戰與機會,針對現行政策進行壓力測試,並促成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行動。
雖然各大學或經濟智庫也提出一些解方,但比較起來缺乏系統性、全盤性,更乏於清晰、前瞻的未來(世代)發展目標,與如何永續實踐的期程路徑。科技部將於今年召開全國科技會議,或許除了在重大議題討論之外,也值得好好檢視我國的前瞻研究量能。本次「COVID-19與2050臺灣新願景」專刊,則從「臺灣2050前瞻轉型研究計畫」研究架構檢視COVID-19對臺灣的影響以及可採行的因應策略,藉此促進各界對於「後疫情新常態」的建設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