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家緯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梁曉昀、翁渝婷、鄞義林、胡祐瑄 中心助理研究員
COVID-19疫情仍未見趨緩,而其對全球的衝擊,不僅是公共健康,而是全面性影響了經濟、城市規劃、交通、基礎建設投資等政策領域,讓決策者處於高度不確定性中。因此OECD便將「戰略前瞻」(strategic foresight)列為回應COVID-19的政策建議之一,藉此程序可鑑別未來挑戰與機會,針對現行政策進行壓力測試,並促成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行動(OECD, 2020)。無獨有偶,重要的企業協會以及學術機構,均在這時刻提出新的前瞻研究,藉此形塑對於新常態的論述。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於2010年發布「2050年願景(Vision 2050)」報告,探討經濟發展同時,應避免人類開發程度超過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y)。該知名前瞻研究中,歸納出價值觀和行為、人類發展、能源與電力、材料等九個關鍵領域,並提出商業於轉型時期應採取具體策略(WBCSD, 2010)。而2019年WBCSD決定更新此願景報告,以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因此今年五月出版了兩份重要的議題摘要:「未來十年的總體趨勢與破壞性因子」(Macrotrends & Disruptions shaping 2020-2030)與「COVID-19對外來十年的影響」(The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for the decade ahead),以促使產業界對於未來願景更為具象的討論。
在學術界方面,知名跨國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則在六月份時發表了「後疫情時刻世界將往何去?」(Where is the world headed post-COVID-19?)的簡要前瞻分析報告。此報告中分別就一般大眾與永續社群(包括科研與倡議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於未來三年在社會變化趨勢的看法。
本文將分別介紹此兩項研究的重要內容,以促使臺灣決策者與社會大眾可以共同思考後疫情時期的臺灣願景。
商業領袖不可忽視的總體趨勢
對於企業領袖而言,討論2050願景之時,鑑別未來十年對其商業決策,會有顯著影響的重要總體趨勢。在「未來十年的總體趨勢與破壞性因子」議題摘要中,則鑑別出未來十年間在人口、環境、經濟、科技、政治與文化六個面向上重要的十二項總體趨勢,並綜整其對於2050願景的意涵。
在人口結構上,全球人口增長、高齡化、都市化已成趨勢,預估在2030年時,全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十億,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於都市當中,尤其在亞洲與非洲地區最為明顯。人口結構變化,將衍生世代衝突。1980年代後出生的人口數目已超越過去,不同世代間意識形態的差異與對立亦隨之高漲,如歷經2007年金融危機的成年人們比冷戰期間長大的成年人,更加懷疑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跨國移民將造成非洲與亞洲的人口成長,促成地緣政治、經濟實力的轉移。但經濟發展亦導致資源短缺、生態危機等問題,進一步加速人口流動,對政治造成更多動盪。
在環境面向上,氣候危機將影響人類生計與經濟行為,對整體社會形成壓力,迫使政府與企業積極轉型與作為,部分產業將面臨轉型風險,相對機會也隨之增加。此外,支持環保的政治人物與民族主義的強人(strongman)也會因民眾擔心極端氣候帶來的恐懼,透過支持相應政策獲取政治紅利。另一方面,在地性污染議題,如土地貧瘠降低農業生產力,空氣污染已成為亞洲超大型城市最為棘手的城市治理挑戰。這些問題將形成一股創新力量,促使企業與政府以更負責任的方式,管理自然資源的使用。
經濟面向上,新冠肺炎將使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下降4%左右,此下降幅度遠高於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的低點(CBER, 2020)。疫情爆發前,全球經濟成長已明顯趨緩,但全球負債卻不斷攀升,恐導致低生產力、貧富差距擴大,對長遠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另一個重要的總體經濟趨勢,則是亞洲將成為全球經濟中心。根據預估,亞洲GDP在未來十年於全球GDP佔比將達到50%左右。此趨勢伴同貿易戰,將重塑全球供應鏈。
科技面向上,新冠肺炎加速現有科技的部署,讓遠距工作和線上學習更加普遍,亦重塑和縮短整體供應鏈。然而,自動化可使供應鏈抵禦大規模傳染病的衝擊。隨著生物科技和再生能源等關鍵科技的發展成指數成長,將在2020年達到經濟臨界點。此外,自動化將衝擊到現有的工作和經濟安全,迫使勞工需要定期提高自身技能,同時政府應加強社會安全網,以減輕相關衝擊。在社會影響層面,當今社會將會面臨到監視級別的升級,大型科技公司將繼續收集資料以獲取利潤,故政府需實施更嚴格的資料隱私保障,以確保社會包容。
政治面向上,環境與經濟將導致兩極化及更激進的政治,對政治與菁英的不滿意識將使反動立場升溫。如同1930年代的納粹第三帝國(Third Reich)及羅斯福經濟改革新政(New Deal),2020年很可能會產生民粹主義(populist nationalism)與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ism)的組合。當全球民粹主義興起,將削弱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即追求共同目標的多個國家聯盟,忽視全球複雜性、盟國利益或投資,部分國家選民透過選舉懲罰民粹主義的領導人,因他們缺乏處理公共衛生等緊急事件能力。但在某些國家的情況,疫情的衝擊顯然加速獨裁主義(authoritarianism)的發展。
文化面向上,由於各國衡量個人地位與成功的方式差異甚大,70%中國人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來衡量個人的成功,瑞典、西班牙人僅有21%同意。在已開發經濟體中,年輕一代重視經驗價值更勝餘獲取物質,然而這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無法享有這種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因此此種消費主義仍具吸引力。此外,許多國家的價值觀正在分歧與僵化,如:英國脫歐與印度新公民法等,一方面是媒體加速了這趨勢的發展,另方面是由於種族、宗教、移民、性別、性取向、地方與全球化之態度。文化大戰助長政治上的兩極化,進而造成政治分化,並不斷循環增長,甚至在未來十年內,關於身份的衝突可能加劇。
綜合上述總體趨勢,其對2050年願景所產生的影響,可進一步歸納為「世代交替的政治衝擊」、「自動化、就業與經濟」、「民族主義與全球化」。
在「世代交替的政治衝擊」上,當今的年長者與青年間的觀點及利益相去甚遠,關係比過去更為緊張。1985到1995年的Y世代(Millennials)及1995年以後的Z世代(Gen Z),這些青年們對資本主義感到失望,意識到除非全球經濟大改革,否則將承受氣候災害帶來的後果。因此可能發展出三種情境:
(1) 近十年,青年世代在選舉中無法獲得政治力量,而2020年的Y世代影響力亦會被嬰兒潮(baby boomers)出生的長輩架空,最後才會輪到Z世代快速崛起。
(2) Y世代及Z世代對現狀高度不滿,使得政治更加極端與兩極化,成為破壞穩定的力量,使折中方案、結盟、多邊主義的執行更加困難。
(3) Y世代及Z世代成為政府選舉的基石,政府優先考量經濟改革與氣候變遷等政策。青年將不滿情緒轉為倡議,解決社會不平等及環境破壞。
從上述2050的願景來看,情境(3)是最為有利的情況。
在「自動化、就業、經濟」上,菁英政治逐漸掌握經濟體系,加上全球化、科技發展等因素,造就零工經濟出現。這些趨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讓底層勞工權益受損。儘管疫情過後,許多補救措施會逐漸撤銷,但勞工跟政府便會制定出一套分散風險的機制,避免類似情況發生。社會安全網體系可避免科技帶來的破壞性風險外,也能避免因貧富差距擴大,致使民族主義盛行,降低政治與經濟帶來不穩定的衝擊。在「民族主義與全球化」上,過去十年民族主義的增長,削弱了多邊主義的發展。但2050願景仍需多邊主義方可落實,故企業應更努力加強多邊程序與體制。
圖1. 十二大總體趨勢
資料來源:WBCSD(2020)
外卡衝擊與COVID-19
在這半年來,因為COVID-19之故,大眾應該都已感受到具有破壞性的突發外卡事件(wildcard disruption)對於總體趨勢的影響。而WBCSD在「未來十年的總體趨勢與破壞性因子」議題摘要中,進一步指出在諸如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以外,尚有「金融危機」、因自動化造成大量失業的「經濟奇異點」、科技抵制、國家間重大衝突、革命導致的政體改變、綠色金融驅動的氣候「明斯基時刻」、能源轉型達臨界點、生物科技的突飛猛進與全球綠色新政等,如圖二所示。而這些破壞性外卡事件之間,也可能存在相互關係,甚至產生「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故亦須具備危機意識,並思考應對政策。
而WBCSD在「COVID-19對外來十年的影響」此議題摘要上,就討論COVID-19此破壞性外卡事件全面影響。該議題摘要中,強調此次疫情暴露出當前經濟體系的下列問題:
- 仰賴經濟成長—擔心防疫措施對經濟的衝擊,導致太晚採取因應策略;
- 國家內與跨國的高度不平等—疫情加劇弱勢族群的負擔,「不穩定無產者」(Precariat)無法受疫情衝擊最大;
- 社會規範與組織無法促進協調與合作— 疫情發生後各國對於醫療器材出口的限制,富國在自身因應無暇下,未能支援窮國防疫;
- 照護體系、科研準備投資的不足— 針對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不足,在樽節政策下,照護體系的公共預算大舉削減;
- 太過重視效率與短期利益— 根據調查有44%企業並未對此類破壞性事件預做準備,企業主太重視股票回購此類短期利益的作為。
針對COVID-19對下一個十年的重要影響上,一方面會加劇當前社會經濟與政治歧見,另一方面則會促使既有趨勢加速改變。在前者上,主要將導致「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國族主義與多邊主義」、「世代衝突」以及「極化與原子化」的擴大。在後者上,則驅使全球邁向「供應鏈在地化(reshoring)」、「數位化」、「監控化」、「極權主義」等趨勢。
因此WBCSD在此議題摘要中,最終提出「重新調控資本主義」(An opportunity to reset capitalism )的建議,指出企業應該依循「負責」(responsibility)、「韌性」(resilience)、「重生」(regenerate)等新3 R原則,設定商業議程,共同推動世界經濟論壇當前積極推動的「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stakeholders capitalism)。
圖2. 十大破壞性外卡事件
資料來源:WBCSD(2020)
後疫情時刻世界將往何去?
為可宏觀的探討COVID-19對於全球永續發展的影響,知名的跨國研究計畫「未來地球」(Future Earth),與倫敦帝國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以及永續數位化倡議計畫則在今年四月分別針對一般大眾以及永續社群進行問卷調查,並於六月份時發表了「後疫情時刻世界將往何去?」(Where is the world headed post-COVID-19?)的簡要前瞻分析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在五大重要社會變遷趨勢上,無論是大眾與永續經濟關聯性與治理體制上,在未來三年不會有太大改變。兩個群體均認為數位監控則會增長,但大部分的受訪者可接受在緊急狀態下,運用數位監控降低人命損失。兩群體在不平等與生態足跡變化趨勢下認知差異較大,大眾認為不平等會降低,生態足跡會擴大,而永續社群則認為生態足跡無變化,不平等則會擴大。
若以不平等與生態足跡兩項作為衡量指標,則一般大眾中,有30%認為未來會朝向不平等擴大與環境負荷加劇此類不永續路徑,而有17%認為會朝向不平等縮小與環境負荷降低此永續路徑。在永續社群上,則有39%認為未來會朝向不永續路徑,而有19%認為會朝向永續路徑。而此調查中更以開放性的問題,調查首訪者認為影響社會未來走向的重要驅動因子,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政策方向、社會規範、權力結構與個人價值觀為最關鍵的驅動因子。
綜合此次調查結果,除了就區域性差異進行分析,如南方國家受訪者認為未來不平等會縮小、生態足跡會擴大,更進一步分析永續路徑的配套條件。此調查以交叉分析中發現受訪者認為降低經濟關聯性、國家自主性的提升為永續路徑的配套條件,認為藉由在政策轉變的推動下,如通過將廣泛的經濟政策轉向制定糧食和能源部門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及通過轉變商業模式規範(縮短供應鏈,增加本地/區域經濟)和生活方式(著重於當地糧食生產和自力更生,減少飛行和降低消費水平),可達到更大的經濟自立,有助於永續發展的達成。
圖3. 未來三年重要社會趨勢變化
資料來源:Future Earth(2020)
掌握臺灣前瞻思考時刻
由於防疫政策成效佳,在過往半來間,臺灣的公共健康衝擊遠較他國低,但仍無法避免產業因供應鏈與防疫措施受到影響,進一步擠壓青年就業機會,甚至因紓困振興措施,限縮後續的基礎建設預算編列空間。
由於防疫有所成效,在此階段,行政資源已有餘裕思考後疫情時期的全面佈局,因此更應汲取OECD的建議,採用「戰略前瞻」構思未來三十年的臺灣願景。且今年第四季時,立法院將進行第二階段的前瞻基礎建設預算審議,行政院也將招開第十一屆全國科技會議,都亟需類似上述WBCSD以及未來地球的前瞻分析研究,促成各方利害關係人以更宏觀時間軸,慎思當前決策。
參考文獻
- OECD(2020)."Strategic foresight for the COVID-19 crisis and beyond: Using futures thinking to design better public policies."
- WBCSD(2010)."Vision 2050: The new agenda for business."
- WBCSD(2020a)."Macrotrends & Disruptions shaping 2020-2030. Vision 2050 issue brief."
- WBCSD(2020b)."The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for the decade ahead. Vision 2050 issue brief."
- Future Earth(2020)."Where is the world headed post-COVID-19? Expected trends in the coming three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