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食品安全炸彈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空襲寶島台灣,已經進展到標準的「為富不仁」境界,住特級豪宅的紅頂商人,昧著良心以劣油製造黑心商品毒害眾多消費者,賺得大把鈔票,同時又在金融黑心商品上謀暴利,加上低息或無息貸款大買超級豪宅弁利。這種現象被冠以「權貴資本主義」,被認為是貧富懸殊、所得分配嚴重不均的禍首,於是「資本主義」受到撻伐,要求政府大力有效伸張正義的聲音此起彼落。這種現象並非台灣獨有,可說已成另類全球化現象,而且從上世紀末就爆了開來。
當2008年下半年全球遭受「金融海嘯」侵襲,在不絕如縷的求救聲中,卻也響起對「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的質疑聲,甚至有罪魁禍首的指責。這個場景非常熟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如火如荼之際,當時各個角落就響起對「資本主義」的質疑聲,甚至指資本主義是禍首,而且也有人附和馬克斯當年說法,認為資本主義已到自我毀滅的時候了。
質疑資本主義自由市場不絕如縷
1998年10月,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有社會主義傾向的聖恩(Amartya Kumar Sen)時,資本主義又被數落了一次。十年之後相同場景又出現,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素有「左派的良心」、撻伐自由經濟或資本主義不遺餘力的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
其實,歷史上一直都不乏對資本主義的數落。最有名的除馬克斯之外,被歸為奧國學派的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在1942年也提出,資本主義因為發展得太成功,終而產生危機而沒落、毀滅。不過,儘管有關資本主義的種種眾說紛紜,然而有一個關鍵課題卻必須先澄清:大家心目中的「資本主義」到底是什麼?
儘管「資本主義」世人耳熟能詳,但其意義畢竟是模糊不清的,全球知名的產權大師張五常教授早在1981年就說:「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甚至資本主義,它們的定義,含糊不清。甚至在以嚴謹見稱的經濟學的範疇裡替這些名詞所下的任何定義,也大有問題。」迄今,這個說詞仍是顛撲不破的,雖然充斥著各種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但我們卻看不到清晰的資本主義輪廓,似乎每位批判者都樹立一個稻草人來撻伐。
已故自由經濟學前輩夏道平先生1988年就曾說過:「『資本主義』這個名詞,是馬克斯創造出來,用以概括工業革命初期一切叫人厭惡的現象,作為攻擊的總目標。從此以後,『資本主義』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成為剝削制度的代名詞,一般人不懂得經濟學,也不熟悉經濟學,遇到訴諸於感官情緒的反資本主義的宣傳,他們就毫無批判地一概接受。」
反資本主義情結根深柢固
那麼,既然「資本主義」這麼模糊,何不設法將之定義清楚,或者乾脆放棄不用,將之徹底埋葬算了。雖然後者較理想,但因「資本主義」這個詞太具吸引力了,根本不可能拋棄,由「黨國資本主義」、「裙帶資本主義」、「超極資本主義」、「創造性資本主義」等等名詞的出現都要加上「資本主義」就可知一斑。那麼,既然無法放棄資本主義這個詞,為免大家各說各話,還是應該將其做明確定義。
就我來看,夏道平先生說的最好,他說:「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秩序。這種經濟秩序,是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生產與分配則由市場運作,透過價格體系來決定;政府的經濟功能,只限於提供某些必要的法制架構,使市場能自由順暢地運作而不加干擾。所以我們也把資本主義叫做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是什麼偉大人物的精心設計,它是芸芸眾生個別行為的互動中慢慢自然形成的;高明的社會哲學家只是發現它,瞭解它的優越性、並進而發展出一套自由經濟的理論體系。」
總之,「資本主義」這個迷人的名詞不可能被丟棄,就應將其真義做明確的定義和說明,而「私產制度」或「市場經濟」就是最好的代名詞。必須強調,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千千萬萬活生生、有靈魂、會思考的「個人」,而在人類有人與人之間互動以來,為了追求生活的最大滿足,致「治理這地、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境界得以達成並維繫,發現市場經濟是最好的制度。
當然,在市場經濟裡充滿了人際間必須遵循的「準則」,我們姑且稱為「市場規則」或「市場倫理」,而各個行為人也應該具備身為「人」的基本修養,如誠信倫理。至於政府這個組織,在市場經濟裡扮演著極其重要角色,簡單地說是「維護芸芸眾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實際生活在「所謂的」市場經濟的人們所看到的社會現象,叫人厭惡或苦惱的,卻愈來愈多。這該怎麼解釋呢?實情是,這不是市場經濟的結果,而是市場運作受到許多違反經濟法則的干擾使然,而干擾的源頭卻弔詭的總是原該擔任去除阻礙市場運作障礙任務的政府。
誠信倫理失落是金融海嘯根源
對照當今時不時出現的金融風暴,不正是芸芸眾生「不誠信」、破壞市場倫理,而政府沒盡其維護市場規矩、疏忽監理、沒扮演好其角色,甚至官商勾結、黑白兩道掛勾所致嗎?怎可反而責怪資本主義或自由市場呢?
我們知道,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所以出現,以及接踵而來的全球性經濟恐慌,「自由市場是禍首」的聲音響徹雲霄,而自由市場或自由經濟往往與「自由放任」劃上等號,也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其遠祖被認為是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這位有「經濟學之父」美名的蘇格蘭人,由於他的名著《原富》(較為人熟知的中譯名是《國富論》這個並不合適的書名,原文是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The Wealth of Nations)中「不可見之手」(invisible hand)帶引出「市場機能」的無限威力,在自由市場中經由「價格」這隻「無形手」(不可見之手)的指引,私利和公益就能妥善調和,各國(或人類)的財富就可增進,全人類的生活福祉也順勢提升。
二百多年來,自由市場理念被認為是主流,也被認為就是實行資本主義。概括地說,全人類的福祉的確是增進了,絕大多數地區跳脫了「貧窮的陷阱」,不過,像非洲還有許多「赤貧」(絕對貧窮)的地方,而即使是富裕的先進發達國家,其內部「貧富不均」的現象一直以來被詬病。到20世紀末,竟然演變為「中產階級的消失」和「M型社會」、「1%富者v.s. 99%貧苦者」的恐慌,也就是說,財富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或企業家手中,甚至於被認為是經由剝削勞工和其他弱勢者得到的,於是咒罵、攻擊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的言論,以及各種主義又紛紛紛出籠。
修正資本主義此起彼落
不過,縱然資本主義被如此的認定,甚至於有「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最糟糕的「經濟制度」的說法,但「其他的制度更糟糕」更是世人普遍的共識。於是,將資本主義「修正」就大為流行:有的是推動資本家或企業家做慈善、公益這種好事,而成立基金會作慈善事業更是成為一窩蜂,晚近「企業社會責任」(CSR)更成為顯學。有的是創造出新名詞,在「資本主義」之前加上一些形容詞,如「裙帶資本主義」、「放縱資本主義」、「超級資本主義」、「民主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等等,21世紀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2008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年度盛會「世界經濟論壇」演講中,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應是很受矚目的名詞。
其實,這些修正都是異曲同工,都是讓企業家幫助窮人,為窮人做好事。蓋茲的「創造性資本主義」重點在「創造性」,因為他是高科技巨星,一生從事創新,乃想在「純粹資本主義」中加入一些誘因機制,在原先已有的「獲利」誘因外,再用「表揚」這種「無形的名」來提升公司聲譽,以吸引顧客和優秀員工。在蓋茲眼裏,資本主義以有效且可持續的方式運用「自利」這股力量,但只服務了那些有能力支付的人們,而慈善組織和政府幫助疏通我們對那些沒有能力支付者所寄予的關愛,但在這些人的需要尚未獲滿足前,這類資源就已用罄,蓋茲乃認為,我們需以一個更好的方式吸引創新者和企業參與此行動的制度,來快速改善窮人的生活,他於是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
這個制度是由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共同努力以延伸「市場力量」觸角,使更多公司能夠賺錢或獲得表揚,並改善世界不均現象。聰明的蓋茲已猜到有人會質疑這種「市場導向社會改革」不可行,質疑把情操(或利他)和自利結合在一起,不但無法延伸市場觸角,反會阻礙市場的擴展,於是他先下手為強,搬出資本主義之父、堅信自利對社會有大價值(即私利和公益相調和)的亞當.史密斯的最重要作品《道德情感(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關於人具有「利他心」來抵擋或有的質疑,蓋茲更以微軟在過去二十年從事的慈善行動,來證明他倡導的新制度是可行的。
如何看「創造性資本主義」?
如果只聽蓋茲感性和自信的演說,一時間絕對會受感動並認同蓋茲,但真的可行嗎?會不會產生不好的負作用呢?《時代》雜誌專欄作家麥克.金斯利(Michael Kinsley)覺得「創造性資本主義」這個名詞含義不明確,而「在事業經營中納入做好事」這種將道德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好生活結合起來,「是否可行」以及「如何行」,更是重大議題,他在些許慌張不安下,乃公開徵文,邀請素負名望的專家發表看法,結集成Creative Capitalism一書在2008年出版。
包括威廉.伊斯特利、史帝夫.藍思博、麥克.克里默、維農.史密斯、蓋瑞.貝克、羅伯.瑞奇、理察.波斯納等認為傳統的資本主義被誤解,而應回到亞當.史密斯的世界,讓政府做對的事並將該做的事做好,不要干預經濟事務,如此一來兼具自私和利他心的自由人,就能在市場機能的引導下,做獲利和慈善兩者兼得事務,也可在「自助、人助、互助、天助」下,讓貧窮消或不再出現。
其實,即便在政府做錯事的當今世界,我們順手拈來就可得到例子,蓋茲本人就是一例,而20世紀的首富洛克斐勒更是很好的例子,他以「信任」(trust, 中譯「托拉斯」)經營「品質標準」的產品(標準石油),將賺得的錢經營龐大的慈善事業,在飽受無情、長期的攻訐和謾罵下,洛克斐勒仍將其鉅大財富大都用於慈善事業。他抱持著上帝使者之使命感,從事這項事業,發現其難度甚至比經營企業有過之,也到處顯現出人性醜陋面。一方面是各方貪求無厭的需索,一方面是多方冷言冷語的諷刺。無怪乎洛克斐勒會感慨說,巨富是巨大負擔,是一項沉重責任,不是大福就是大禍。
為了做好慈善事業,為免除受補助者的依賴性更深,洛克斐勒提倡「相對基金」理念,尊重專家意見,實施「普及性」社會福利。他在醫療和教育兩類慈善事業上最有成就,所創設的醫學研究所,研發出多項治癒嚴重傳染病的藥方並普及全球,而此研究所演成的洛克斐勒大學,也成為培育諾貝爾醫學獎的溫床。在教育方面,芝加哥大學這所名校的創辦固然有名,但在基礎教育,尤其是女性和黑人的普及教育上更值得大書特書。由此兩類慈善事業,可看出洛克斐勒具有「永續發展」的遠見,也可窺知其不在求名,此由他一概謝絕用他的名字作為機構名稱,更不出席各項落成典禮等等行為也可見端倪。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斐勒在行善時,極力避免讓人養成依賴性,他在1911年3月17日曾寫一封信給兒子約翰,就一則指責他吝嗇、捐款不夠多的新聞,以一則寓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故事,來解釋「我很少理會那些乞求錢來解決他們個人問題的理由,更能解釋讓我出錢比讓我賺錢更令我緊張的原因」,該故事的寓意很簡單:「一隻動物要靠人類供給食物時,它的機智就會被取走,接著它就麻煩了。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人類,如果你想使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枴杖再等上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裡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
洛克斐勒告訴他的兒子說:「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的幫助,它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這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作為富人,我有責任成為造福於人類的使者,卻不能成為製造懶漢的始作俑者。任何一個人一旦養成習慣,不管是好或壞,習慣就一直佔有了他。白吃午餐的習慣不會使一個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贏的機會。而勤奮工作卻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我們享受成功所付的代價,財富與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和其創辦的窮人銀行,所秉持的理念和實施方式,與洛克斐勒異曲同工,都要讓窮人有尊嚴,不是給魚吃,只養他一天,而是教窮人捕魚的本領,供養他一生。即使要救濟無力過活的窮人,也要保證能快速且直接交到當事人手上,絕對要避免層層移轉,尤其更不能交由貧窮國家的腐敗政府來負責。
至於類似蓋茲所倡議吸引有理想、不計金錢報酬的優秀人才從事造福窮人的科技創新工作,有最偉大科學家之稱的愛因斯坦,可作為模範。他在1933年受聘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時,提出兩個條件,其一是「要求低薪」,夠生活之需就好,與另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正好相反,後者「自私自利」,每件發明都為了賺錢,對工人又極苛刻。雖然兩者迥異,但對人類都有大貢獻,重要的是,他們都在自由經濟、資本主義的世界裏。我們或許可以這樣想像,如果愛迪生能有「利他心」,應該可對人類產生更大貢獻。
在一個不受政府有形之手干預的自由市場裏,壞產品很快會被淘汰,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貪婪,甚至於欺騙、狡詐,市場就會萎縮、甚至於消失。2008年金融海嘯就是「信用破產」讓金融市場崩褪的活例證,是「市場反撲」,怎可本末倒置的說「自由市場是禍首」呢?如果人人具利他心、善心,在自由市場順利完善運作下,應該不會有貧窮問題的!讓我們午夜夢迴捫心自問、從「心」提升吧!!
馬克斯的資本論在21世紀還魂
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今年(2014年)出版了一本近七百頁的磚頭書《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wenty-First Centry),在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 Krugman)熱捧下,成為全球暢銷書。該書不只傳達馬克斯《資本論》的相同訊息,且以三百年來的具體數據,標示兩大訊息:一是除非有大規模戰爭和政府的介入,資本的年報酬率約為4%到5%,而經濟年成長率僅1.5%左右;二是如果一直維持「資本的年報酬率大於經濟成長率」,貧富差距將持續擴大,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皮凱提和他的合作者公佈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的研究成果,被認為讓中產階級認清:放任式市場經濟下的受惠者侷限於富有的10%(尤其是最富的1%),其他90%的人全是受害者。而2008年年金融海嘯也被認為證實了金融市場有其內在的缺陷而無法自行調節,也被認為違背了主流經濟學的根本假設、進一步摧毀市場萬能的神話,歐美的中產階級因而徹底覺悟,2012年「佔領華爾街」運動乃出現。
論者又指出,過去堅決擁護市場機制的國際組織也大幅調整態度。國際貨幣基金(IMF)建議中國和印度要加稅與與提升基本工資,以便創造貧富均霑的發展模式,遏阻貧富差距的擴大。世界銀行資深總監也呼籲各國政府要創造工作機會並改善勞工待遇,否則「已開發國家的貧富差距將會持續增長,而阻礙消費與經濟的成長。」皮凱提在其書中也提議,對富人課80%重稅和高額遺產稅,來消除所得分配惡化以達「經濟平等」。
這些21世紀的排山倒海批判「資本」和「資本主義」,並對自由市場和市場機能嚴厲抨擊的輿論,終究是要讓政府當救世主,要政府負起責任對市場機制作管理與規範,並以稅制來落實財富重分配。平心而論,這些都是老調,也都嚴重扭曲資本、資本主義、市場的本質,並對政府的角色和職能過度幻想,而且對貧富懸殊問題的觀察失焦。上文多處已作了說明,此處再作個歸納。
所謂「資本」一般指機器、設備、廠房,意指增加生產、使生產倍增的因素,如今連人受教育,接受訓練後生產力提升也稱為「人力資本」,而「社會資本」、「關係資本」等等都是資本範圍的擴大,擁有資本者往往對生產的貢獻較大,其報酬也理當較多。不過,資本的獲得及累積是要支付成本的,而且生產出的產品不一定有市場,所以需擔負高風險,因而「資本家」或「企業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當。有必要強調的是,資本的形成大都來自民間的「儲蓄」。問題在於:這些民間自願性儲蓄如何流至資本家或投資者手中?
在自由經濟的自由市場中,是經由金融機構由資金市場來決定,資本家是資金需求者,民間儲蓄者(表面上是金融機構)是資金供給者,經由市場價格(利率)的運作,各個資本家就以「合宜」的利率獲得資金,民間儲蓄者也得到合宜的利息作為報償。當今的問題是:政府為了降低資本家的成本和所謂的「總體經濟成長」將利率儘量壓低,如今更低到幾近於零。這也就是資本報酬率高於經濟成長率而人民所得靜止的關鍵。問題的出現正是政府干預政策扭曲市場的結果,怎可怪自由市場?
金融風暴和經濟蕭條所呈現的市場低迷、甚至市場消失,只是顯示「交易清淡」、甚至「無交易」。這種被稱為「市場反撲」的現象,正是要敲醒世人反省檢討做錯了什麼事,怎可反過來指責「市場失靈」呢?
自由市場帶引世人向天堂趨近
說到底,「市場」只是「交易場所」,為了方便交易自然形成的,由於「物物交易」不方便,於是「交易媒介」乃出現,演變到現在,「貨幣」或「金錢」就是最通用的交易媒介。在各個市場中,「價格」是資訊的總和,經由價格的運作,供需雙方的交易行為乃平順進行。不過,由於世人將貨幣擴大為金融資產,以及各式各樣衍生性金融商品紛紛出籠,投機炒作、貪婪、欺騙等等行徑猖獗,金融泡沫乃與世人常相左右,經由「五鬼搬運」、「金蟬脫殼」等等法術,金錢、財富就集中到少數有權勢者手中,背後正是政府這個最強大「獨占者」以印鈔票、減免稅、補貼等等政策,甚至官商勾結、貪污舞弊所導致。所以,檢討政府該扮演什麼角色,讓它「做對的事,把對的事做好」才是正辦,不要再抹黑市場,更不要胡亂指控自由市場,也不要胡說「自由經濟學者是無政府主義者」,更不要胡亂將「市場萬能」的帽子亂壓在這些學者頭上。
畢竟「人間不是天堂」,人間處處存在「交易成本」,而市場正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機制,如上文所引夏道平的說法,它也不是誰發明創造的,而是人際間「自由演化」來的。讓市場愈自由、愈競爭,交易成本才愈低,但因完全競爭市場在人間是不存在的,所以教科書中所謂的「市場失靈」其實是人間常態,但讓市場愈自由、愈競爭,失靈的程度愈降低,也愈向「神界」趨近,可惜的是,除非人人能修煉成仙,否則永遠達不到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