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培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文/林珊如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系所主任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出版的「鉅變新視界」電子報創刊號中,王麗容(2013)教授指出臺灣持續的人口高齡化不僅影響未來的國家稅收、勞力與人才資源供應,也對國家的生存發展與競爭力造成威脅。聯合國也早就提出警告,愈晚正視人口快速老化現象並加以因應之國家,當問題來臨時,將措手不及(United Nations, 2001)。本文進一步將高齡化的議題聚焦於數位時代的發展,以提供政府、產業界、及一般國人及早因應,提昇國際競爭力。
WHO(2007)公布「高齡友善城市計畫」,提出八項發展目標,包括(1)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2)大眾運輸;(3)住宅;(4)社會參與;(5)敬老與社會融入;(6)工作與志願服務;(7)通訊與資訊;(8)社區及健康服務。對照我國行政院相關部會於2010年曾提出之高齡政策建議需求項目,包括:整合性生活照護體系(送餐服務、照顧服務、外勞管理)、無障礙環境(輔具器材、營建住宅及無障礙環境、無障礙設施交通運輸工具)、老人醫療(醫療設備及器材、藥品、健康養生、預防保健)、教育進修、休閒旅遊及文康活動、金融理財及保險信託等(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0),不難發現我國的高齡政策與國際標準項目之間最大的差距應屬「工作」及「通訊與資訊」類別。此差距之產生根源於社會普遍對於高齡人口存有「年齡歧視」,認為高齡者不適合持續工作,或是高齡者無法學習科技與資訊。因此,我國在目前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之際若企圖提昇國際競爭力,勢必努力打破年齡歧視,發展新的高齡政策領域,特別是本文聚焦的「通訊與資訊」類別。
林珊如、楊培珊(2004)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經資中心,進行產業科技發展現況之專題報導「老人學與科技研究發展重點」,強調應鼓勵臺灣高科技園區內之資訊與電訊相關科技業者,結合醫療工程、教育出版、休閒娛樂等產業,投入研發老人適用之科技產品。可惜該報告未能點醒政府及產業界積極投入,如今10年已過,臺灣在「數位老年」(digital aging)領域的研究發展及產業運用都已經遠遠落後韓國、日本、北歐及美國等。隨著資訊科技之發展與成熟,「資訊」以及「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未來將繼續在國際競爭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我國能急起直追,發揮臺灣現有高科技產業在資訊、電訊、及智慧型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等,各方面的既有基礎及優勢,以掌握蓄勢待發的銀髮市場。
以韓國三星(Samsung)為例,三星多年來大規模推出年齡友善(age-friendly)行動裝置,以搶攻銀髮市場,同時大手筆投資「數位老年」學術與應用研究並成立專門的研究中心,2013年6月更贊助國際老年醫學及老年學學會(IAGG)世界年會於韓國首爾舉辦,主題就是「數位老年:推動健康照護及活躍老化的新視界」,並由數位老年研究中心執行長發表主題演講,大大為企業行銷加分。Walker (2011)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認知退化與生理障礙等問題,致使老人客戶嚮往「簡化(simplification)」,因此,以「Makes life simple」為設計哲學產出之iphone,成為適合老人使用的年齡友善手機。Pfanner(2013)指出日本富士通分別與法國Orange電信、日本電信NTT DoCoMo結盟,推出具觸控螢幕、上網功能,與較大按鍵之手機(Raku-Raku),鎖定年長的消費族群。除了從手機本身介面出發設計外,也有業者開發APP,直接將智慧型手機首頁換成老人適用的介面;例如Big Launcher、Rakuphone、Care Pack等,介面以簡單的圖示或大字體文字標示出「電話、簡訊、相機、相簿、求救(SOS)」等常用功能,讓老人可以直接點選使用。新加坡Newton Circus 公司亦針對老人推出Silverline Mobile計畫,除現階段已經推出整合相機、分享所在位置、每日新聞頭條,以及提醒老人按時服用藥物、飲水、運動的Care Pack以外,未來更希望開發「Go & Explore」APP,希望藉由創新符合老人友善介面的網路地圖,提供老人更好的外出體驗,促進活力老化(Silverline, 2013)。臺大智活老人福祉研究群也將其開發之腦復健軟體APP上架,共計有「今天吃甚麼」、「Touch Game」,以及「電子睡眠教練」三款;前兩款可協助老人訓練自己的手眼協調與記憶力,而「電子睡眠教練」則讓老人可以紀錄自己的睡眠日誌,該APP並提供認知治療訓練、相關衛教知識,以助改善老人睡眠品質。
智慧行動裝置之普及,讓未來老人擁有並使用這些裝置的機會大增,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表示,未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失智症,鼓勵長輩使用3C產品,可以讓老人增加動手動腦的機會。因此,如何提供適合未來老人使用之APP,將是相關研發單位重要之發展方向。老人適用之APP除了在介面上應契合老人生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在內容上要能滿足老人日常生活需求,以及老人的親屬和照顧者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因此,未來有必要透過使用者研究,進一步針對老人及照顧者日常生活資訊需求、心理認知及情緒運作等層面,深入了解老人需要、想要的APP內容以及呈現形式。
隨著嬰兒潮世代上網人口數增加,年齡因素造成之世代間數位落差(inter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預計將逐漸減少。但另需注意的是,世代內會受居住區域、教育程度、收入狀況、社交活躍度等因素影響,而產生老人同代內的數位落差(intra-generational digital divide)。因此,如何針對不同社經狀況的老人,提供並設計適合其學習與使用的數位科技服務,應加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