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一、 前言
臺大風險中心在2019年底發布《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政策報告,緊接著臺灣便面臨到總統大選,在政治局面大勢底定的情況下,該是探討智庫的建言路線圖,以及如何邁向真實願景與挑戰的適當時機。然而,國際上澳洲正經歷世紀性的森林大火,雪梨也面臨三十年來瞬間的超級大暴雨,更令人震撼的是歲末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危機,這些雖與能源議題關聯性不大,但我們應以不同的視野角度,綜合思考這些接踵而來,跨地且跨領域的挑戰,與其帶來的課題,並以謙卑的態度探索這類系統性危機。同時回頭思考能源轉型的兩大議題:一、我們即將迎來的挑戰為何?二、我們做了哪些準備。
臺灣能源轉型的擺盪和爭議從沒少過,包括能源議題的公投,但公投的結果不但沒有釐清未來的願景展望,反而倒退嚕到上個世紀的舊式思維,儘管國際社會給了新考題,但臺灣仍在考過時的考卷。雖然隨著總統大選的落幕,讓政策走向得以較為明確,但不可否認的是臺灣目前仍存在許多面向的錯誤,且可能存在更多反挫的拉力,而這拉力不一定是藍綠兩黨的角力,而是需要更謹慎地去面對繁複紛雜的連動。
在臺灣,許多民眾皆經歷過十七前的SARS事件,當時確實難以想像類似的全球防疫事件會再度上演,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突顯出在長期決策集權與社會力壓抑下,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左支右絀的問題,且其累積和突顯的結構性問題、系統性危機,及韌性問題等,都提供我們在「啟動臺灣長期能源轉型」時相當務實的警惕。因此,本文除針對臺灣的能源政策轉型挑戰,提出個人實際觀察與參與經驗外,亦嘗試從還未止息的疫情中,借鏡並梳理危機與轉型的關鍵紋理。
二、 能源治理革新的在地觀察
臺灣的能源政策長期以來都是中央政府的職責,以電力為例,台電公司不只負責供電、發輸配送電外,有時也需配合政府產業規劃的需求,但這種「以供定需」還是「以需定供」的策略,常讓臺灣能源議題陷入國家發展與政治角力的漩渦中,也造成許多能源的論述和專業技術,包括技術、管理、配置、社經衝擊、政府治理等,完全由中央所掌控,致使在能源議題上,地方政府除了舉辦節能競賽外,幾乎無法觸碰,造成如1999年的729大停電、2017年815大停電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地方政府幾乎使不上力且無從應變;此外,在能源轉型政策啟動階段時,地方政府也處於無力招架的階段。
然而,在臺灣的能源轉型路上,地方政府不應只是扮演節能、創能的角色而已。若能得到地方政府局長級官員的反饋,定會有更豐富的轉型方向,因此建議:
- 中央整理全國各縣市的推動方案,並評估參考學習的可能,避免資源浪費。
- 長遠思考「能源稅對地方產業衝擊的可能性評估」、「地方政府對能源稅的看法」,以及「溫管法與溫管基金地方的權責」等議題,並嘗試建立「地方森林碳匯、綠地覆蓋率碳匯盤點」等可行性。
- 培力基層公務人員對能源轉型know-how的功力。
- 不一定要以縣市為界,只要願意評估參與各種平台,可思考啟動「跨區域地方政府合作」的可行性。
- 地方政府也應思考諸如電價如何合理化,以及其所衍生的地方產業如何轉型、不同產業的節能思維與衝擊…等等議題。[註1]
2015年政府在核四封存政策下急推出的「智慧節電」計畫,及後續2017年的「新節電運動」三年計畫下,地方政府漸漸由舉辦節電競賽、盤點能源使用等,走出能源轉型的地方特色與願景。尤其中央主管機關經濟部協助導入的「地方能源治理」制度性培力,更是刺激地方政府往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前進。在整個能源轉型政策的思維裡,地方政府的角色與動力是需要被啟動的,相關的「脈絡」與「細節」尤其重要。就「脈絡」而言,需在臺灣的歷史背景下,一一去面對相關問題,不宜直接複製國外經驗,如:中央與地方能源主管窗口為何?有多少中央政策、法規、智庫計畫、商業科技的資訊與資源滾動平台?國家願景路線圖為何?產業配比、能源配比、能源自主性、能源分散性藍圖為何?積極面對此些問題才得已讓地方政府看到自身的定位;至於「細節」處處都是,因此需在中央政府協助下,建構完整且靈活的制度性體系。
三、 民間倡議的社會治理
如前所述,政府、民間、產業等皆對「能源轉型」陌生,因此在推動過程中,除由政府主導能源「政策治理」外,民間團體應共同建構出一套更為多樣,且具有說服力、與具實務經驗的基礎,並納入公民參與機制,培養多元且蓬勃的社會力,在分工合作情況下,扮演既是監督,也是競爭,更是刺激的角色。這也說明相對於「政府治理」,必須存在一種具有累積性的「社會治理」協作平台。
2015年7月14日由環保團體、在地社團與社區大學等多個組織,共同成立「民間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以培力與co-work的模式,與國外民間團體合作、學習、分享經驗,並設計國內能源轉型關鍵指標,在與各縣市政府面對面溝通訪談後,分別在2016年及2018年完成「縣市節能政策評比」以及「縣市能源政策評比」。而紮實的學習、對話與實踐,也成為經濟部「能源轉型白皮書」研擬過程中,擴大社會參與的基礎。
然而,臺灣的能源轉型仍呈現上熱下冷的狀態,即日常生活層面仍停留在「電夠不夠用」、「電價會不會漲」、「再生能源又貴又不穩定」的議題上打轉。此外,除了非常有限的基層民眾與社區學習外,許多綠能政策的推動,只是被簡化為「發電方式」的一種替代,而不是新的思維、新的契機,以及新的生活模式的變革,導致綠能和轉型議題陷入鄰避設施、圖利廠商的疑慮和泥淖,結果就是包括政府、企業、民眾等,倒退嚕到過去興建電廠抗爭的衝突解決模式,令人受挫憂心。也因此,政府應更有耐心和誠意地民眾溝通,透過大家熟悉且安心的各種溝通方式,或是經由信任的「轉譯者」協助,在「共同願景」的前提下,互相傾聽學習。
四、 社區(大學)作為「能源治理」的重要節點
當2003年爆發SARS危機時,全世界人心惶惶,而這種超乎集體社會認知和經驗的風暴襲來時,「未知」便會成為人們最大的恐懼,所幸在當時的社區大學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時的「公衛教育在社大」聯合全國各個社區大學,於各校進行公衛教育計畫,期望借由社區大學此平台,推動社區居民認識與預防SARS以及其他傳染病,強化台灣草根公衛體系。
有過這樣的歷史,臺灣便有理由相信社區大學可以作為一個能源轉型「日常化」、「生活化」的節點,並成為能源教育與對話的緩慢平台,而平台之所以緩慢,是因為能源轉型離生活太遙遠,不可能於「一次性課程」就完全了解其中的涵義,且適合社區完整能源轉型的課程,亦在摸索規劃中。
筆者於過去兩年在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內,成立公共性社團「聰明用電社」,並與其中的會員夥伴共同推動「能源轉型在社區」,也與新北市的蘆荻社區大學、淡水社區大學等社團進行交流與學習。三個社大所在的地區居民屬性與居住型態皆不相同,因此筆者考量此些差異性、共同性,與特殊性,並努力嘗試,替未來社區、地區、縣市的推廣提供參考的範例。
事實上,社大學員的參與提供了許多具體實在的反饋,例如:
- 民眾害怕改變,因此必須討論「能源現況為什麼非改不可」、「以前這樣有什麼不好」、「影響的範圍有哪些」等議題,釐清改變的必要性。
- 許多專有名詞一般大眾並不會特別留意,例如時間電價、備用容量、負載管理…等。
- 民眾對於新能源議題頗有興趣,但就太陽能、風力發電種種的問題,各方訊息不一,建議請廠商統一來解釋。
- 民眾不清楚政府對社區、公司行號汰換補助措施的原始設計想法,建議請政府官員當面與民眾溝通。
- 校外參訪課程更能激起民眾的討論熱忱與專注度。
鑒於這些反饋意見,筆者便邀請再生能源業者與地方政府官員進行專題演講,結果民眾反應相當熱烈,民眾不僅對於能源轉型的脈絡可以更加完整掌握與理解外,其所提供的反饋意見也給基層官員許多實際的案例和建議,讓與會官員收益良多。此外,學員亦積極去其他社區舉辦說明會,設法讓更多民眾了解能源轉型的議題。然而,在實作教育上,部分公部門的能源教育景點由於周末並不開放,因此要讓能源轉型教育與模式有更周嚴的設計,許多細節仍需做調整,以便打下穩固的基礎。
事實上,第一線的能源教育困難重重,且效果難以複製,儘管新北市有三個社大案例,但如果有更多的社大擁有類似的課程與社團案例,便可透過經驗交流和匯聚共同制度困局後,從「如果要在社區開一門課,要達到什麼目的?考量為何?內容如何設計?」,還有「公部門、民間的很多示範點,如何做更好的教育參訪對話的設計和推動?」開始,讓社大成為能源轉型困境與對策探索的民生場域,而這也是臺灣在能源轉型道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的契機。
五、 臺灣公共政策轉型經驗,以「零廢棄」為例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風暴提供許多借鏡,值得我們以同樣的思路來檢視能源轉型的相關雷區,包括在中央政府長期決策壟斷下,地方政府面對變局或複合式的風險是否完全失能,在執行一個簡化指令下,沒有經驗、沒有擔當、沒有想像,也沒有社會力的慣習運作,各種系統都會面臨崩潰的危機。
但其中一面向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根據臺灣公衛促進協會常務理事陳美霞教授的說法,表示不管在臺灣或中國都有「公衛體系醫療化、醫療體系商品化」的現象,因而弱化了公衛體系,致使難以面對新型病毒的威脅。若延伸到能源轉型領域,應避免「能源轉型綠能化、綠能體系商品化」等過度強調市場和商機的危機。
除了疫情時事外,臺灣還有一些公共政策的轉型經驗,也應作為能源轉型政策參考,以「廢棄物政策」為例,過去總以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用電、用水、排碳、垃圾都會因此增多。但在臺灣社會集體努力下,垃圾量不增反減,是第一個與經濟發展脫鉤的指標,也揭櫫了一種新發展思維的想像,因此,關於臺灣廢棄物政策的轉變過程,便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如家戶垃圾清除從不收費,到開始建立制度收費,整個推動過程與經驗中,應有一些漸進式的設計與社會溝通,可提供給諸如「外部成本內部化」、「使用者付費」等議題作為參考。
而地方政府對「能源轉型」的做法與想像雖然較為缺乏,但在建立完整的垃圾處理及資源回收體系後,過去幾十年來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在第一線面臨到各種疑難雜症,藉由與各方力量、社區鄰里整合調處,產生相當亮眼的成果與應對創新,因此如何橋接不同政策變遷的系統性知識建構,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初步整理「廢棄物政策轉型 vs 能源政策轉型」面相對照,如(表一)所示,有待進一步探索與梳理。臺灣社會的種種進步軌跡,即是公共政策轉型的過程,也是社會累積的共同資產。
表一:廢棄物政策轉型 vs 能源政策轉型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六、 於互相學習、多元參與中尋找共識
能源議題雖非這次總統大選的主要選戰議題,但仍是藍綠兩大陣營的主戰場之一,且主張差距頗大,臺灣整體社會應嚴肅以對,在面對不斷湧現的國際重大議題時,需時時警惕這些議題不只是單純的議題,更是複合式的風險、系統性問題。
在2018-2019年間,具有高度公眾參與的《能源轉型白皮書》遲遲無法定案,儼然成為一種政府信用危機。其中,許多關於能源稅的質疑,雖然能源稅就長期而言是高度共識的議題,但各政黨礙於產業界的反彈,以及預期可能造成物價上漲的說法,一直難以啟動,使能源稅在大選前卡關。而大選結束後,執政黨政府應更堅定且更細膩地來設計啟動路徑,重新思考與布局,如何讓產業界主動面對,而非反對;此外,政府也應超前設計解決「能源貧窮」的問題,做好詳實的「社會衝擊評估」報告,以充分的數據、說理和配套,來突破延宕近15年(2006年由131位立委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時任行政院長為蘇貞昌)的制度性變革。
「參與式治理」之革新與行動策略需步步為營,而在處理過程中,不斷建構和調整的「支持系統」,絕對不是只靠「補貼」便足夠,還必須有脈絡和尊敬的細節。至於經驗的學習、演練、轉型過程等細節,如何反饋進入系統,是不能直接複製他國案例,而是必須清楚回到臺灣自己原本的脈絡中,扎實打下基礎,此便是一個不斷互相學習、多元參與、尋找共識的過程。
註解:
(1) 賴偉傑,2017擔任「節能諮詢委員」,訪談紀錄。
參考文獻:
- 周桂田、張國暉、趙家緯、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團隊(2019)。《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全文報告》。臺北: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 梁君棣(2003)。〈台灣民間防煞行動 公共衛生在社區大學〉,大紀元,10月2日。
- 陳美霞(2020)。〈弱化的公衛 如何對抗新興疫病〉,聯合報,2月5日。